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9-08-29王耀春
王耀春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吉林 132021)
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运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1],其不仅可以用于患者骨骼的检查,也可以运用于多方位的重建[2],CT血管造影以及脑注灌成像等,其在临床上运用的范围较广[3],且已经到达了影像技术的最高端。结合实际情况,在该次研究当中,选取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患有下肢静脉病症的100例患者,并利用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一组采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另一组采用X线下肢静脉造影,同时将两组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中共选取100例该院收治的患有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实行随机数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分组后,50例患者采用X线下肢静脉造影,50例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74岁,平均年龄为(56.6±2.6)岁;男性24例,女性26例;其中小腿皮肤带有溃烂症状者5例,小腿伴有静脉曲张以及色素沉着者20例,右下肢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者15例,左下肢伴有不同程度肿胀者10例。观察组年龄为31~71岁,平均年龄为(54.2±5.3)岁;男性23例,女性27例。其中小腿皮肤带有溃烂症状者6例,小腿伴有静脉曲张以及色素沉着者21例,右下肢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者14例,左下肢伴有不同程度肿胀者9例。两组患者在对比其病状、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后,发现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诊断为下肢静脉病症患者。(2)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且《知情同意书》已签署。(3)经医院伦理会同意。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的并发症。(2)具有沟通障碍者。(3)伴有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
1.3 方法
分组后,各组患者接受对应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组采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另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下肢静脉造影,具体内容如下。
对照组:采用6 000数字的胃肠道造影机,做X线下肢静脉造影,术前为患者做碘过敏实验,患者进行造影时需仰卧于X线检查床上,并进行足背静脉的穿刺,同时需采取头高脚低15°的姿势,在患者踝部进行浅静脉的阻断,76.00%的复方泛影葡胺用生理盐水稀释为40.00%~50.00%的溶液后进行注入,同时可以加入地塞米松5 mg。最后观测深静脉的显影状况,以及摄取小腿,膝部以及盆腔等的正侧位片等。
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采用的机器为GE Lightspeed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并使用120 kV,180 mAs,层厚为1.25 mm,旋转为0.8 s/r,间距为 1.25 mm,l螺距为 1.375∶1.其重建矩阵为512×512,重建视野为 36 cm。 造影方法如下:(1)患者仰卧后需要采用止血带以实现踝部上侧的捆绑,研究所使用造影剂的剂量是按照体重1.5 ML/kg进行注射,速率为1.5~2.5 ML/s;造影剂需要按照1:2的剂量进行稀释,其造影剂的总量应为75 mL、造影开始时,造影剂需由双侧足背静脉以及双侧小隐静脉同时注射,同时并使用三连通的接管连接患者的双下肢静脉,并使用扫描程序进行扫描。(2)最后可重复扫描一次。造影图像出现后可以在GE AW4.1工作站进行处理,并进行重建工作,其主要包括了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极易容积重建。(3)最后需要由造影师进行阅片。
1.4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造影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将两种诊断方式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进行记录,观察组中:图像质量分为一级:患者下肢深静脉每一级分支显示相对较差,同时显示充盈度不加或是外加显示出现有条状的一些伪影;并且患者的大血管位置的伪影现象较为严重,其3D成像会较为困难。二级为患者的下肢静脉造影出现混合度不均匀的状况,同时血管的强化度较差,且无伪影现象出现。3D成像普通。3级为患者的深静脉分支较为清晰可辨,同时对比剂的混合较为均匀,并且3D成像效果极佳,血管强化度较高,无伪影等出现。对照组中采用双盲法对接受X线下肢静脉造影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的具体分析以及其显示能力比较。
此次研究主要的分析部位为腘静脉,股静脉,胫前后的静脉,髂静脉。
1.5 统计方法
对上述“1.3观察指标”部分的2组患者指标结果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测算,采取百分率的方式表达2组患者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实施检验方式为:χ2值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中,髂静脉的图像质量比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 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比较
3 讨论
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是一种功能较为齐全的病情探测仪,目前已经运用于临床上的血管造影成像,心脏成像,人体三维成像,脑灌注成像等。其主要组成部位X光的断层扫描装置以及微型电子计算机,电视显示屏幕,记录等组成。多层螺旋CT运用于医学上可以针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发现病灶。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以及较高的来灵敏度,并且可以多层次的将病灶显示出来,其与传统的X光射线检查有着很大的差别,并且与单层的螺旋CT相比也具有较高的功能水平。在临床运用上其覆盖的范围较广,可以对胸,盆腔内脏器官等进行检查。
该次研究当中的多层螺旋CT其主要的技术核心是使用了多排的探测仪,排数可以是几十列不等。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的同时,其所用的线束为锥形线束,并根据锥形线束的一般宽度来进行激发,对不同列数目的探测仪进行激发后可以同时采集多层的图像。多层螺旋CT所具有的优点为空间分辨率高,所采集的信息量量较大。而由于其每曝光一次可以同时进行4层的扫描,故其在延长球管寿命的同时也减少了扫描过程当中的次数和时间,使得在扫描过程当中对于患者的辐射大大地减少,并且多层螺旋CT也可以对层面进行任意的组合,并且其也可以使用更薄的层厚,所显示的图像对比度将更高,更清晰。并且在近代医学上,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在该文当中,对两组患有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进行造影诊断,并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不同的造影方法运用于不同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其2组患有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案,观察组患者组采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另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下肢静脉造影。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有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在采取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后,观察组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中,髂静脉的图像质量比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要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此,2组患者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且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在临床上运用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给予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其所出的下肢静脉造影图像质量较优,且与采用X线下肢静脉造影相比较优,能够在临床上作为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早期诊断,为下肢静脉病症的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帮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