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分馆模式下的专题图书馆体系化建设
——以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为例

2019-08-29熊剑锐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本馆体系化分馆

熊剑锐

(广东东莞图书馆,广东东莞 523071)

专题图书馆,是一种依托于专题文献资源收藏开展专题服务的图书馆。具体来说,专题图书馆是以专题来集中各种文献,通过特定主题或密切相关的系列主题的图书馆馆藏资料(包括数字馆藏与实体馆藏)满足读者与知识受众对专类知识和信息的需求[1]。我国专题图书馆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至今,公共图书馆专题馆发展迅速,形成了由浅至深、由点及面的发展态势[2]。

笔者在CNKI中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以“专题图书馆”“主题图书馆”“馆中馆”“特色图书馆”为主题词,时间限定在1990年-2018年,进行“精确”检索,剔除不相关文献和重复文献后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1篇。笔者从文献发文的时间、发文作者区域及讨论的内容以探求目前专题图书馆的大致发展现状。

1 专题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和数量来看:92年1篇,95年3篇,96年2篇,98年1篇,99年1篇,02年2篇,03年1篇,04年1篇,05年1篇,06年2篇,07年6篇,08年1篇,09年3篇,10年2篇,11年6篇,12年9篇,13年5篇,14年7篇,15年6篇,16年4篇,17年11篇,18年6篇。(如图1)。

从以上发文时间和数量来看,我国专题图书馆发展时间较长,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专题馆的探索研究比较活跃。

图1 1992-2018年“专题图书馆”发文统计

从发文作者的地区来看,有9篇讨论高校专题馆而忽略外,72篇文章中有47篇作者单位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些文献大多讨论本区域内的专题馆。这说明专题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范围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

从文献研究内容来看,专题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从早期专题馆建设的倡导讨论、概念及要素的界定、资源建设、专题服务到现在专题馆的服务创新、科技融合等方面都有涉及,而对于服务效益、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等问题探讨则较少。

专题图书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走出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全面发展模式,是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如何摆脱发展瓶颈,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专题图书馆能否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依托总分馆模式,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服务,以提升服务效能而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以期为专题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图2 建设中的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

2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实践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是全国首创依托总分馆模式建立的特色专题文献服务体系。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依托总分馆体系,与分馆、社区、幼儿园等合作共建绘本馆,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搭建儿童阅读服务网络,为亲子阅读、儿童阅读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到目前为止,建有12家绘本馆(如图2),与总馆、少儿馆的绘本馆(区)形成合力,服务全市1/3儿童。绘本馆体系建设以来,备受市民,尤其是亲子家庭的热捧和媒体焦点关注,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应日益凸显。2019个绘本馆体系化建设将全面铺开。

2.1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确定文献专题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第一条就是“从小养成和增强儿童的阅读习惯。”“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现在和将来的首要使命,而且也是当今公共图书馆赖以生长的活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未来不在于今天拥有多少馆藏和多么雄伟的建筑,而在于现在和未来能够吸引多少民众[3]。2017年《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儿童阅读推广是法律赋予图书馆的使命。

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宜儿童阅读的第一本书”。绘本于17世纪起源于欧洲,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迎来了黄金时代,并至今一直长盛不衰。21世纪初我国开始出现出版和研究绘本的热潮,如今绘本已经成为全世界儿童阅读的热点。

东莞位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市民对儿童阅读普遍比较重视。据东莞市统计调查信息网发布的《东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8220237人,其中0-14岁的儿童人口为678085人[4],接近总人口的1/10。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到2018年,东莞儿童人口的数量要远远高于这一比例;另外,根据我们对东莞图书馆少儿部及东莞图书馆少儿分馆5年来儿童借阅情况的调查,儿童绘本的借阅量一直位居儿童类图书首位。因此,东莞图书馆实施绘本馆体系化建设项目既看到绘本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也是适应当前儿童阅读、亲子阅读的迫切需要。

2.2 实地调研,科学布局

绘本馆体系建设在进行网点布局时,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当地经济、管理水平及专业人员积极性等多因素。项目启动后,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制定了《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及《东莞图书馆绘本馆建设指南》。根据方案要求,绘本馆的建点先由各意愿建馆单位申报,再实地调研考察,进行择优筛选。第一批申报的单位共有8家,最终选择了万江分馆、石龙分馆、塘厦分馆、南城中心幼儿园、大朗长塘社区。第一批绘本馆开馆后,到馆人次及借阅量明显上升。2018年初启动第二批建馆意向单位申报,由于第一批绘本馆的绩效明显,第二批申报单位更加积极。经考察后,将樟木头分馆、谢岗分馆、道滘分馆、虎门东方明珠幼儿园、东坑分馆、茶山分馆、长安乌沙社区馆纳入第二批建馆名单。由于绘本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没有加入体系的分馆也在纷纷努力开展绘本馆的专项建设,期待时机成熟加入体系中。

2.3 统筹管理,统一运作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项目实施实行“统筹管理、统一运作、资源共享、上下联动”的运行模式,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坚持“公平公益、统一规范、服务专业化、内容第一”的建设原则,以统一的标准及要求去规范各个绘本服务点,协调各绘本馆的文献资源,保证专业的服务水平。如统一标识,提高公众对绘本馆的识别力;总馆提供优秀绘本书单,共建双方统一采购绘本文献资源,以保证文献资源的优质;统一实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以保证专题服务的专业性;统一管理规则,保证对读者服务的一致性;通过流通人次、活动频次、借阅册次等绩效指标来促进管理,提高各绘本馆的积极性和管理水平;每年策划统筹大型绘本活动,各绘本馆实行联动,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宣传和社会影响。

2.4 全城联动,多维度进行阅读推广

首先将标识(如图3)运用在阅读推广中。尝试用儿童易懂的图画与标识相结合,将标识运用在各绘本馆名牌及馆藏绘本封面、各式宣传品和活动中,进行品牌营销。标识中的图画是两个小动物坐在沙发中阅读;佩戴蝴蝶结的小兔子表示小女孩,鳄鱼表示小男孩,喻示着所有儿童参与阅读、热爱阅读。后期将通过吉祥物衍生品系列的推广,使公众视觉化聚焦于吉祥物,建立内在信任、喜爱,建立有亲和力的情感连接,增强绘本专题馆读者粘度,提升绘本馆的社会影响力。

图3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标识

绘本阅读推广实行联动模式。以东莞图书馆总馆为中心,以12个绘本馆为主阵地,并依托东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绘本服务向33个镇区、51个分馆、102个服务站延伸。例如通过策划“为爱朗读”线上线下活动、“全城共读一本书”“春天的约会”等活动,促进资源共享,扩大了活动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果。

在绘本阅读推广中,注重“阵地+品牌”“线上+线下”开展绘本阅读推广。通过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丰富的文献资源,为亲子阅读、亲子教育提供交流互动平台,打造绘本阅读推广的长效阵地;创立品牌活动,依托绘本馆服务体系,举办“智朗团”“为爱朗读”“爱绘本 I悦读”“绘本进社区”等活动品牌,提升绘本馆服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培养和固化忠实读者。

3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实践对专题馆建设的启示

3.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服务

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化建设,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准确了解读者的需求。在众多的读者群及读者需求中,找准最需要的读者群以及他们最迫切的需求,然后提供相应的精准服务,使得在准确了解读者需求基础上的差异化服务,更具“匹配性”,可以有效做到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资源高效投放的双向融合,实现服务的精准供给。

绘本馆体系化建设契合了图书馆从数量发展导向向质量发展导向转变的历史要求,也是图书馆实施精准化服务的体现及有益探索。对在普适化基础上研究图书馆精准服务、规划图书馆发展方向发挥了积极作用[5]。

3.2 以机制保障促长效发展

为保障绘本馆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及发展,东莞图书馆建立了一套以资源为基础,以专业精准服务为核心长效发展机制。具体包括:一是项目管理机制。从项目策划、空间布局、文献采购、活动组织、日常管理等,都由专门的小组负责,保证了项目运行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二是制度保障机制。文献资源保障方面,《东莞图书馆绘本馆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及《东莞图书馆绘本馆合作共建协议》中,明确共建双方保障绘本文献资源的采购,为建设绘本特色馆藏提供资源保障;业务管理方面,制定《东莞图书馆绘本馆建设标准》《东莞图书馆绘本馆服务标准》《绘本馆合作共建协议》《绘本馆借阅规则》等,对绘本文献的借阅和活动组织开展、人员的管理、运营经费的投入做了明确的规范,保证了绘本馆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管理及后续发展;三是绩效激励机制。通过《东莞图书馆读者服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东莞图书馆2018“城市服务年”工作手册》等,推行绩效管理,对绘本馆的各项业务数据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一览表,形成了从部门层、服务层、员工层三个维度的绩效激励机制。

3.3 以体系提升整体服务效能

在现有图书馆管理体制下,着眼提高体系的整体服务效能,打破单个绘本馆的服务模式,加强绘本馆体系内的资源整合、业务统筹、管理服务力度,密切各绘本馆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现有总分馆体制的有利条件,通过绘本文献的整合和服务活动的延伸,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精细化、专业化,从而促使总分馆体系得以更好地延伸,实现绘本馆体系服务效益最大化。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在整体服务效果层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各绘本馆在总馆带动下,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大型联动活动,每周六日各绘本馆也组织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读者参与度高,大大提升了读者满意度。同时,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可以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丰富和活跃了读者的生活,这些先进的服务方式,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指标,又让广大群众就近方便地享受到图书馆的贴心服务。

3.4 以合作提升服务的专业水准

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涉及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个主体,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东莞图书馆绘本馆体系建设开展与社区图书馆、幼儿园合作,实现儿童阅读推广的家庭、学校、社会多个主体联合。社区图书馆有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幼儿园拥有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分享阅读的推广与实验,更容易接受早期阅读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绘本近十年来,已成为幼儿园教学和研究的课题资源,其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更为活跃、更富有经验。因此,公共图书馆开展与社区图书馆、幼儿园合作,实现多方联动,不仅能实现资源的整合,同时也能解决公共图书馆人员短缺、人员专业化较低的问题,扩大服务的辐射面,也保证了整个体系的正常运作。

寻求多方合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深度。与市广播电台合办“城市的声音 共享阅读”专栏,其中4期“绘本阅读”专题,向公众系统传播绘本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绘本理论、阅读方法、图书馆举办的亲子阅读活动等,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早期阅读,倡议儿童阅读从0岁开始,让早期阅读成为儿童的权利;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AI设备辅助儿童绘本阅读研究。从使用体验与阅读成效等多个方面进行基础数据收集,以获取用户使用机器人的体验、阅读绘本内容、习惯与效果。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智能设备辅助儿童绘本阅读提供可行路径。由李东来馆长等主编,馆员参与撰写的《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心灵成长图画书导读》《经典图画书导读》,以及2018年10月出版的《绘本书目总览》等文献,为亲子阅读、绘本阅读的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也极大地提升了专题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深度。

猜你喜欢

本馆体系化分馆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历史决议的治理之要: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和普遍化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