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砂壶艺历史谈作品“玉砾壶”的创作

2019-08-29董丽婷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阶层紫砂壶紫砂

董丽婷

在明清两朝,紫砂艺术曾经历了两次发展的高峰,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主导艺术发展的并非是制作紫砂陶的匠人,而是在当时处于文化统治地位的文人阶层。一直以来,紫砂陶艺都是基于传统文人的审美作为造型题材创作的基础,甚至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传统紫砂壶的文人器就意味着传统紫砂陶艺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代文人不仅在物质上主导遮紫砂艺术的发展,还在精神上把控着紫砂艺术审美的趋向,在明清两代,任何违背这两点的紫砂艺术创作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艺术,所以在紫砂艺术创作的历史上,经常出现老一辈制壶大家,猛烈抨击敢于制作开创性作品的紫砂创作者。但总的来说,紫砂艺术一直一来都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断的融入着众多的创新理念,推动着紫砂艺术的发展。

开放、包容、创新是紫砂发展的源动力,笔者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不禁就会思考,在明清时期,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整体文化需求较为单一,紫砂艺术或者说紫砂壶的创作,一是为了满足普通人日常实用的需要,二就是满足当时文人情感上追求。可以说整个社会的主流艺术取向是单一的,紫砂壶艺创作只需要符合古典文人阶层的价值取向,就能够被这一阶层所接受,而当时的文人阶层代表了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化取向,也就是说,在明清时期创作的紫砂壶只要被当时的文人所接受,那同时也就意味着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其造型设计和审美是一种宽泛的,带有指向性的创作,可以说当时的匠人在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下,会自然而然的制作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反过来说,创作者自身的艺术个性被压制了。当然少数能够在迎合主流审美的情况下,创作出带有自身特色的紫砂壶艺术作品的人,大多成为了历史留名的能工巧匠。

当下紫砂壶艺创作,创新成为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被众多紫砂从艺业者所追逐,眼前的作品“玉砾壶”便是笔者设计的创新之作。对比历史来分析当下紫砂壶艺的发展,就会发现紫砂壶艺的创新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跟明清时期相比,我们当下的整个社会构成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原本能够控制整个社会审美导向的文人阶层早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全民接受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当然,普遍的教育并非意味着普遍的文化,知识可以量化,但文化却是一种精神属性,基于传统文人审美的紫砂壶艺于是往往背上了传统艺术的标签,并非是为了满足当下时代的审美需求,而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

所以笔者在制作这件作品“玉砾壶”的时候,暂时忘记了种种传统经典的紫砂壶结构,仅仅从最简单的形体设计入手,基于紫砂材质如玉如润又如金石的质感,从本源上来进行描述,这把壶的整体气质,乍看圆润,但在口盖的转折上又兼有硬朗的成分,如硕如石,这贴近紫砂原本的样貌,因为紫砂原矿实际就是一种石头,紫砂泥是这种石头经风化后调配而成,然后再经由烧制,呈现出珠圆玉润的效果,在作品“玉砾壶”上腹鼓呈圆可以说是相当经典的壶身结构,一弯流前出,搭配重心稳定的倒把,让壶流和壶把之间无形中带有了连贯性,而圆润的的钮,就如同雨水滴落在砾石上回弹的那一瞬间,如露如电,如同定格了的抽象照片,整件作品只为表现紫砂本源之美,不去考虑任何其他的元素,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简洁、质朴,兼且带有笔者个人形体风格特点的创作。

由此可见,紫砂壶艺的未来不仅仅具有传统壶艺之美,还有众多的创新之美,只要经历不懈的努力,紫砂艺术在整个中华艺术史上必将翻开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阶层紫砂壶紫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刘少白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