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直觉与陶艺创作
——读陈福庆的文化情怀和遗风系列作品
2019-08-29陈卫和
陈卫和
《禅系列之二》 72cm×30cm×6cm 陶土(2018年)
玩艺术需要直觉,直觉是一种艺术思维能力,有没有直觉只能够自己体验,别人没办法告诉。就拿玩陶艺来说,一团泥巴如何能够赋予艺术生命,做什么和怎么做固然可以一一告知,我们也可以一一照做。但那是自己的陶艺创作吗?那只是在复制别人的想法和技法,而不是自己的创想,缺乏自己的感觉——艺术直觉,是否达到了作者思想情感的效果表达,复制者完全不知道!而真正的艺术创造,是将作者的情感转移到了作品之上,那种感觉的宣泄和释放给作者带来创造的快感,带来艺术生命诞生的成就感。这样的感觉只有自己体验,岂能够通过他人告知。看到不少学陶艺做陶艺的人,制陶方法和技能已经相当熟练,却没有自己的作品,因为对泥巴、对水、对火一直没有艺术感觉。
发现陈福庆对做陶有感觉是20多年前,那时他刚刚大学美术专业毕业,进入湖南美术出版社属下的陶艺大教室学习陶艺。那个年代还没有多少人玩陶,湖南陶艺大教室办了一期学习班,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永善教授、李正安老师过来讲课,为在中小学推广陶艺教学培养师资。当时,在一堆烧制的学员作品中我发现一件素烧作品,深浅不一的泥土本色,形似绵延起伏山峦,上面有些错落的小小窟洞,令人联想到敦煌鸣沙山的莫高窟。大家都在学习陶艺基本技法制作各种器皿时候,突然看到这样一件作品确实令我惊讶。询问之下方知是陈福庆做的,心中暗想这家伙做陶艺还是有些感觉的!
他从那时开始一直没有停下玩陶,从长沙到佛山,又到中山和东莞,后来回到家乡岳阳,一直与陶艺教学和创作相伴。在实用陶瓷艺术装饰和艺术陶瓷个性表达之间,他一直钟情于后者。创作的作品有釉烧也有素烧,这些年兜兜转转更多是素烧为主,而且特别喜欢柴烧。看他近年创作的《遗风》系列作品,更加感觉到他作品中的文化情怀和艺术状态。
陶泥素烧保留了泥土本色,辅以柴烧在陶坯上更是留下烟熏火燎的痕迹,产生无以言表的原生态及历史感。看陈福庆的《遗风》系列作品就有这样的感觉。人类生活离不开泥土,人类文化产生于泥土之中,又留守于泥土之上。那一块块平平整整形如石碑,其上排列有序状似文字的陶坯,煅烧后留下的窑变火迹,就像一座座人类文化的历史纪念碑。看到这些作品确实让人遐想令人惊叹,需要多么深沉的文化情怀和艺术感觉,才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陈福庆自己说,他做这些作品内心充满悲悯,对于人类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感觉任重道远并不乐观。这批作品题为《遗风》,既寄托作者对于人类文明的追念,更是深藏对于传统文化的怀想。
人类的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般翻番攀升。艺术如果随波逐流,也可以成为追求财富之舟,特别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陶艺。而陈福庆的陶艺作品,却体现出艺术的精神品位,不食人间烟火,追求文化境界。他遵从于自己的艺术直觉,面对效率优先的科技方式和物欲横流的商业市场,却潜心于手作的遗风流韵和文化的历史怀想,这样的坚守就是对艺术的追求,也是艺术家成就艺术杰作的可贵品质。陈福庆的《遗风》系列陶艺作品中,看到他对人类文化的历史思考和悲悯情怀,难得的泥土直觉和可贵的艺术品质还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