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普通中学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019-08-27周莉马永涛杨会坡王恒关星远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引体向上体重指数相关分析

周莉 马永涛 杨会坡 王恒 关星远

摘  要:“引体向上”是衡量男生上肢力量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引体向上也是中学体育课测试和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和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引体向上成绩不理想,有部分学生一个引体向上也上不去。本文以普通中学男生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各项指标成绩为研究对象,对测试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引体向上成绩和锻炼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引体向上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相关分析  身体素质  体重指数(BMI)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a)-0143-02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称新《标准》)规定,初中以上男生必须测引体向上项目,在体质测试中引体向上成绩占10%,同时属于加分项目。如此重要的一项测试指标,测试成绩如何呢。通过对我校高三男生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有哪些因素是导致引体向上测试不及格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测试中的61名男生。在我校2017年《标准》测试的内容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1000m;实心球、俯卧撑、握力(双手)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测量与收集

对我校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高三年级61名男生的测试数据和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1.2.2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通过SPSS 20.0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數理统计。计量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引体向上成绩统计与分析

把测试引体向上项目成绩与评价标准进行统计,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及格率仅占26.2%,有73.8%不及格,有54.0%得不到分。有29.5% 学生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上去。引体向上能够完成一次以上的BMI平均值都在20~23之间,高三男生的BMI数值大于24.0属于超重,大于28属于肥胖。而引体向上一个都不能完成同学BMI的平均29.77值,大于28肥胖标准。说明引体向上与身高体重有密切联系。

2.2 引体向上成绩与其它测试指标相关性分析

把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和身高、体重、BMI、俯卧撑、握力(双手)等测试成绩,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计量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2中可以看到,引体向上与体重、BMI、50m跑、1000m跑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为负值**,P=0.000<0.05,说明引体向上与体重、BMI、50m跑、1000m跑之间呈负相关。

引体向上与立定跳远、握力、俯卧撑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为正值**,P=0.000<0.05,说明引体向上与立定跳远、握力、俯卧撑之间呈正相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及格率仅占26.2%,有73.8%不及格,有54.0%得不到分。说明有一半多一点的同学,引体向上整个项目是得不到分的,并有29.5% 学生引体向上一个也做不了。通过相关性分析,引体向上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50m跑、1000m跑之间呈负相关,引体向上与立定跳远、握力、俯卧撑之间呈正相关。

3.2 建议

(1)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减少超重和肥胖率不仅对引体向上成绩提高有帮助,更多的影响着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如何减少超重和肥胖要涉及到诸多因素,在学校首先是科学锻炼身体,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针对超重、肥胖这些学生具体的肥胖程度,制定减肥的运动处方,制定长期训练计划,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训练,逐渐减少肥胖程度,使BMI值达到合理的范围,再提高其他体能训练提高运动成绩,达到健康的目的。对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及家长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深入宣传肥胖的危害性,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掌握合理膳食相关知识,给孩子养成科学的生活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从引体向上成绩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来看,引体向上与立定跳远、握力、俯卧撑之间呈正相关。建议,那么在教学训练时可以多练习俯卧撑,加强上肢、胸部、背部练习,提高肌肉力量,从而提高引体向上锻炼效果。

(3)为了每个学生更合理更公平。建议在体质测试项目或体育中考、体育会考的选项时,把引体向上和实心球两项都进行测试才能较合理的体现学生上肢力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曾令斌.学生引体向上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2.

[4] 张长军,郭双,刘文祥,等.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初三学生体育中考成绩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7(6):53-54.

[5] 白勇涛.阶梯式练习在引体向上动作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2016(9):35-36.

猜你喜欢

引体向上体重指数相关分析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广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孕早期体重指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上汽示范中国汽车“引体向上”
肋木在引体向上练习中的运用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影响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