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合作学习之风,扬初中语文高效教学之帆
2019-08-27王玉霞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有效性上,如何更好的应用令学生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252-02
有别于传统的教师的独自授课、学生独自学习的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无法更好的意识到自己思维模式的正确与否,不能更好的汲取他人的经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的优势有很多,首先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交流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路以及自己學习中的心得体会,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其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听取他人意见和合理分配任务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上,可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分配合理的小组合作人数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分配的人数不宜过多,过多的合作人数容易造成小组中出现混乱的状况,致使小组中的每个人不能都发表到自己的意见,并且分配到的任务未必可以平均。对于具体应该分配到的人数,应该就任务的难度而言,但最多不宜超过六人,并且对于小组中学生的确定还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相分配,尽量避免出现各个小组学生的能力不均匀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依据这样学生的各个层次分配的小组还可以制订一些规则以鼓励小组中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比如,可以规定,如果小组中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正确问题,则小组多加分,这样,因各个小组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为了可以拿到高分,小组中成绩较好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为了小组的成绩也会更加努力,使学生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还让学生具备了团队意识。
二、安排充足的合作时间和合理的合作内容
同学们的个人能力是有差异的,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每个人的融入时间不同,有的同学可能就需要两到三分钟才能融入小组合作之中,这样如果教师仅仅布置了两分钟的合作时间可能有些学生还没有开始表达自己观点,学生无法实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无法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就没有了意义,因此教师在布置好内容后,就要计算好相应的小组学习时间,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其中。
教师提出的令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值得让学生间进行思考和探讨,但又不宜过难,让学生们没有头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对语文的进一步学习,这就需要一个有价值的合作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一课时,学生们会对该不该要回羚羊木雕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就可以借此抛出一个有关于“代沟”的问题,结合文章,作为学生你是怎样看待代沟的?代沟有哪些表现?这样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认识,促进学生语文的学习。
三、抓准小组合作时间,指导小组合作技巧
对于让小组合作的时机也是具有一定的条件的,在教师讲解课程的过程中,若学生正处于兴趣匮乏的阶段,让学生间进行合作学习,那么取得的成果也会很少,若让学生正处在激情的时刻,并且渴望畅所欲言,那么这时候的小组学习就会颇具成效,足以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对于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的这一情节,可以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安排了丁举人上场打折孔乙己的腿,而不是丁商贾、丁农户?这样的问题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在学生间会展开自主的探讨过程。借此激情,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小伙计的角度写文章等等,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剖析课文。
不得不提的是,在学生不同性格的影响下,每个学生的发挥空间不同,教师就要起到平均学生的作用,对于较为开朗而滔滔不绝的学生,可以指导小组给他安排书写的工作,让他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同时给其他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对于较为内向的学生,就可以让他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平衡学生间的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共同进步。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既要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导,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共同发展,让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独有的能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的构建有效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方式,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历程,一视同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尚信.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0):11.
作者简介:
王玉霞(1968年7月-),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级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工作期间,勤于钻研,关爱学生,成绩较为突出。多次荣获学区、学校授予的“教学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