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19-08-27吴周泽
吴周泽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时期,在此过程中,除了家长对孩子们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外,教师也是孩子们小学阶段的重要引路人。因此,教师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给小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体验 品德与社会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78-02
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质。但就当前阶段而言,大部分小学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过程中依旧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品德与社会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单纯的讲解,之后一纸试卷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实施考核,分个优良合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背离了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初衷,还会让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和课程教育的目标相背离。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怎样和生活情境互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是当前品德与社会课堂急需改革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体验性学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共鸣是体验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说理性极强的课程,但同时也是一门体验课程,它的成功与否却不取决于道理你说得有多明白,而是取决于孩子的感情你激发到了什么程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对教学组织的管理,教学内容的讲述,却忽略了孩子们的积极情感体验。以下是两位老师在《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教学中的不同做法。A老师照本宣科,向学生逐一讲述了电脑、农药、转基因技术等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危害,学生兴味索然,一知半解。B老师在上课前先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手机带来的危害和便利的资料,上课一开始就组织了一场小组辩论: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言语交锋、思维碰撞中产生了道德情感体验,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看你怎么使用,由此及彼,拓展到生活中其它科技成果带来的问题时也就水到渠成。
從这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激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主角,才能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在实施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动心动情的开场白,积极的评价语,或者课前布置的观察和调查等都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凭借东风上青云”,技术手段是体验的助力
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落实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生活场景的再现,社会知识的补充,交互式功能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落实了明理导行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时,一段马路上频发的车祸视频的再现,一首《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歌曲的播放,将孩子带入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车祸现场的惨烈,十三岁女孩的离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心灵的震撼,从而引发的对规则的感受和体验。创设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生情,才能排除孩子的认知障碍,将“我要告诉你的道理”内化成自己内心道德情感的需要,进而积极付诸于行动。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实践是体验的载体
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在课堂中,而是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孩子的道德品质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孩子实际生活的联系,将有利于他们形成和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最终内化成道德品质。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让诚信伴随着我”,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讲在认知上显然不存在什么困难,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指导他们在生活中践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师在面对检查时对学生违反事实的叮嘱,家长在生活中不经意的爽约都会使孩子的认知出现摇摆。只有学校、老师和家长带头表率,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情况对己对人都能坚定不移的做到诚信,那么才能在孩子的心灵播种下一颗诚信的种子。
同理,课堂上我们教孩子关心他人、珍爱生命、保护地球、热爱家乡等等这些道理,都要在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进行落实、反馈,让孩子知行统一。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体验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以情感共鸣为基础,以道德实践为载体,以技术手段为助力,才能改变我们的孩子“光会说不会做”的尴尬局面,达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衷志辉.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6(08):50.
[2]郭嘉鑫.生活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