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与毛泽东过往二三事
2019-08-27尚娜娜
尚娜娜
蔡畅是中国首届妇联主席,美国著名作家尼姆·韦尔斯笔下“最出色的女革命家和最完美的女性”,她15岁时与毛泽东结识,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长期与他并肩作战,坚定不移地追随他的步伐。毛泽东是蔡畅心目中智慧的引路人,亲密的战友,更是伟大的领袖。
智慧的引路人
毛泽东对于蔡畅来说,亦师亦友。毛泽东有着伟大的人生志向,时刻像老师、兄长般维护关心着她的成长;他思想深邃,有着强烈的革命追求,不断启迪着她对革命的向往。
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与蔡畅的哥哥蔡和森同为杨昌济的学生,因此常常住在蔡家。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国民穷困潦倒,一般家庭生活都比较拮据,蔡畅家道中落,亦很贫穷。但蔡母在供养蔡家全家人开销的同时,还不忘毛泽东兄弟两人的吃住问题。由此不难看出,毛泽东与蔡家人感情的和谐与亲密。正是此时,蔡畅结识了毛泽东。蔡畅就像尊重和信赖自己的哥哥蔡和森一样,尊重和信赖毛泽东,毛泽东也和蔡和森一样,关心当时的毛妹子。1916年蔡畅留校任体育教员时仅16岁,为了鼓励她,毛泽东亲自去听蔡畅讲课并加以指点,从而使她增强了勇气和信心。毛泽东不仅关心她的学习和工作问题,在革命道路选择与人生价值观引导上亦是她的启蒙老师。作为蔡和森的同窗好友,毛泽东常到蔡家与蔡和森促膝长谈,纵论天下大事,抒发爱国情怀。蔡畅年纪虽小但很喜欢听他们的讨论,有时插上几句话,在这些讨论中,她深受启迪,逐渐打开眼界,不断了解国家大势动态。新民学会成立后,特别是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更强烈吸引着她,都对她萌发民主思想、爱国意识加以影响。1918年4月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成立,此后毛泽东更是频繁来往于蔡家,他们常一起讨论振兴中华、改造国家的大计,他的进步思想对蔡畅產生深远影响,激发她走上革命道路。此后,她坚定地追随着毛泽东、蔡和森走向社会实践,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1919年在毛泽东的倡导和支持下,她积极组织并参加湖南女子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留学期间,她刻苦研读马列经典,接受革命洗礼,参加革命斗争,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信仰。可以说,蔡畅从出国前对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世界观的模糊认识,到赴法后确立了鲜明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启迪与引导起着重要作用。
青年时期的蔡畅在毛泽东指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从未怀疑过对毛泽东的信仰和追随。原因有三:第一,蔡畅对哥哥的信任和随同。在她的纯朴头脑中,绝对不能动摇的一个信条就是同哥哥一起奋斗。凡是蔡和森所追求的,她就坚信是正确的,并且也一定要为之奋斗。毛泽东与蔡和森志同道合,就连蔡母葛健豪也常说:“润之先生见解不凡,最是他同和子(蔡和森的乳名)的思想一致。”蔡畅十分崇敬哥哥,她此时坚信,毛泽东与哥哥都是自己应效仿与追随的对象。第二,相似的性格和价值观。青年毛泽东具有强烈的反叛、倔强的精神,反对封建制度,崇尚新风尚,这一点与蔡畅不谋而合。14岁那年,毛顺生给他包办了一个18岁的媳妇罗氏,实际是为家里添个劳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与她同居。无独有偶,蔡畅13岁时被父亲以500元大洋卖给当地一个富绅做小老婆,她坚决反对并只身一人逃到长沙,自此再未回过家乡。蔡畅曾说:“我憎恶结婚,因为我深知母亲和大姐的遭遇,我又看到这个社会里,结婚的人大都过着不快乐的生活。我只想读书不愿结婚,哥哥和毛泽东亦是一样,宣言他们终身不娶。他们之所以能和我做了好朋友,这亦是一个原因。”第三,毛泽东的个人魅力。青年毛泽东学识渊博,胆识过人,具有优秀的革命者素质。蔡畅说:“我非常佩服毛泽东和我哥哥……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才学见解,都很卓绝,就在当时,思想已经很进步了。”
亲密的战友
1925年,蔡畅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之后的生涯她跟随着毛泽东南征北战,始终坚持与他站在同一立场并肩作战。他们都是无产阶级伟大的战士,更是亲密的战友。
蔡畅对毛泽东的工作能力、性格特点和生活细节都非常了解,因此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她矢志不渝地支持毛泽东的工作。1927年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蔡和森曾向中央提出建立革命武装、发展农民运动的建议,蔡畅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与蔡和森的一边,反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在党内,以毛泽东为首与王明“左”、右倾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蔡畅还是坚定地站在毛泽东这一边。
1931年11月,蔡畅与李富春从上海回到中央苏区,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毛泽东。她一见到毛泽东,就想起了已被杀害的哥哥,悲痛哀伤一起涌上心头,握住毛泽东的手泣不成声。毛泽东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以深沉有力的声音,亲切地说:“莫要难过,凡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蔡和森都已做到了。”他深知蔡和森的牺牲带给蔡畅的精神打击,鼓励她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蔡和森未尽遗志。自此以后,毛泽东在蔡畅心里,不仅是党的领导人,更是兄长,她更加信赖和崇敬毛泽东。以后的数十年,她始终坚信,无论革命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毛泽东同大家在一起,革命就有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毛泽东的信赖和崇敬更加牢固,她也更像对待自己的哥哥一样尽心尽力地关怀着毛泽东。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时期,每次宿营后,蔡畅都要抽空去看看毛泽东。过草地时,有次宿营后,蔡畅和钱希均一起去看望毛泽东,当时毛泽东很累地坐在院子里把刚洗过的双脚搭在一张高凳子上休息,见蔡畅走进院子,就拍着脚掌说:“欢迎蔡畅喽!”蔡畅也打趣说:“你怪舒服噢!我们都快累死了,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啊?”毛泽东这才坐正了身子谈下一步计划。
1941年春,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5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 的报告。9月13日,蔡畅请毛泽东给中央妇委和西北局联合组织的妇女生活调查团作了《关于农村调查》 的报告。1942年,她又请毛泽东为《解放日报》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特刊题词,他写了“深入群众,不尚空谈”8个大字。她领导中央妇委干部认真学习整风文献和毛泽东的上述报告、题词,组织干部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思想、观点,启发干部树立坚定的群众观点。她在实际工作中把毛泽东当作兄长、战友,坚定地执行和遵循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为中国妇女运动奔波奋斗,撑起了妇女半边天的旗帜。
伟大的领袖
蔡畅从小就像尊敬自己的哥哥一样尊敬毛泽东,在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后,她愈加领略到他高超的军事智慧和伟大的领导风范。在中央苏区,她亲眼看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执行者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指挥,使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长征路上,她亲自领略到遵义会议后由于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使革命转败为胜的历程。在延安,她更认识到毛泽东的杰出领导才能,从而更加崇敬他。
在苏联学习期间,蔡畅还十分肯定地向众人讲起了毛泽东的领导谋略。她从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说起,讲到他指挥红军和革命人民反击蒋介石四次反革命“围剿”的胜利;讲到遵义会议,他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他领导发动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用一樁桩铁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的英明和伟大。
建国后,毛泽东日理万机,常常熬夜工作,上午需要休息,蔡畅知悉他这个作息规律后,无论工作上有何事,也决不在他休息时去干扰他。
蔡畅虽对毛泽东尊崇,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有一段时期,社会上对毛泽东的崇拜达狂热程度。有些工作人员也受这股风影响,热衷于购买毛主席像章,办公室到处挂着毛主席语录、画像。她比较反感这种做法,在党支部会上,她反复阐述:这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口号式叫喊的做法,实际上是把对毛主席的感情庸俗化了,这哪是真正拥护他呢?我们需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领会其实质精神,学习他如何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才能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办事能力,当然这是要动点脑筋用点功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于是她继续带头刻苦研读马列经典和毛泽东著作,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其中的精神要义。
她还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领会中央精神,忠实地执行毛泽东的方针和政策。她常对身边同志说:“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她把妇女工作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党和毛泽东,对于毛泽东的指示、决策,从来都是坚决执行,认真照办。1976年毛泽东去世,蔡畅悲痛欲绝,至此蔡和森和毛泽东两位兄长都离开了自己,李富春在1975年也去世了,无法想象这种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痛苦给她带来多大的打击。蔡畅家里一直高高悬挂着毛泽东《七律·长征》 的巨大字幅,即使在病中她也常请身边的同志一遍遍、一篇篇地朗诵毛泽东诗词。显然,这些气势磅礴的诗句,使她忆起以往的革命岁月,回忆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驰骋奋斗的情景。总之,毛泽东对于蔡畅来说,经历了兄长、战友、领袖这样一个逐渐发展的角色,而蔡畅也从一个毛泽东眼里需要呵护的“毛妹子”,逐渐成长为大家尊敬的“蔡大姐”(中央苏区时,毛泽东同其他人一样,称她“蔡大姐”)。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