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及其消弭路径

2019-08-27毕红梅赵本燕

理论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消费主义异化

毕红梅 赵本燕

摘 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而日趋紧密,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部分学生的精神生活陷入了异化危机,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缺失、道德认知和主体人格颠覆、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变异。科技与媒介共谋、资本与人性互构、理性与道德纠葛是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主因。为此,必须从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规范广告媒体信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提高休闲生活质量,重视精神价值灌输三方面着手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理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7-0108-05

“精神生活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方面。”[1]作为与物质生活相对的一个领域,精神生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某种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及特定的精神状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聚焦于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追求、休闲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作为一种西方社会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裹挟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广泛传入中国,其在消费模式方面的挥霍浪费、生活方式上的唯“物”主义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消费至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部分学生的精神生活陷入异化危机,这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透析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现状,探明异化之因,消弭异化危机,建构科学文明、充满活力的大学生精神生活,就成为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之象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消费的繁荣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模式中,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消费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世界各民族的生活之中。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丧失了主体性、独立性,脱离了自由全面发展的正常轨道,精神生活呈现出异化之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缺失

人类既有对物质的追求,也有对精神的追求。在精神追求中,对理想信念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应被置于最高位置。但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物质消费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部分大学生沦为物质的奴隶、精神生活陷入危机。一方面,理想信念淡薄。消费主义思潮以倡导享乐主义和消费至上为原则,消解个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担当。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被极端的物质享受、感官刺激所吸引,陷入了物欲崇拜。然而欲壑难填,在无尽的物质追逐中,最终沦为消费的奴隶,欲望的使徒;一部分大学生日益形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家国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个人的物欲享受面前不值一提。另一方面,人生意义虚无。大学生正处在奋发有为、青春搏击的黄金时期,未来发展不可限量。但消费主义思潮来势汹汹,其所宣扬的消费至上、极致享受、活在当下的观念侵蚀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念,使他们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产生了负面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被商品的价值所遮蔽,致使有的人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关注有余,而对培植精神需求兴趣不足,一部分人因过分注重物质享受而失去理想、抱负和应有的拼搏精神。这就带来了人的精神危机。”[2]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深陷消费主义思潮所制造的“欲购情结”之中,为了追求物欲满足疲于奔命,把物质消费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把无限拥有、持续获得物质财富推崇为人生目标,将获得物质满足视为生活幸福的象征和源泉。

(二)道德认知和主体人格颠覆

消费主义思潮诱导人们疯狂追求物质消费,忽视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在其影响下,部分大學生沉溺于物质享受,忽视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水准降低,主体力量蜕化。一方面,道德认知严重失序。消费主义的快餐文化使部分学生的道德观念认知出现了问题,对于真善美、假恶丑出现认知偏差,丧失了传统美德的观念,陷入了精神的空虚与贫乏,甚至审美追求和社会伦理观都指向物质的占有。他们在定位自己以及评价他人的时候不是以品德、修养为标准,而是建立在物质占有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人的认同,简化到了观察其拥有何种品牌商品的程度。此外,不断的消费诱惑,使许多大学生栽进了道德缺失的陷阱。消费主义思潮不断激发人们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快乐的欲望,使部分学生被一种对权力与财富的贪婪的野心所驱使,产生了超越秩序、超越规范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禁忌和欲望之间徘徊,乃至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主体人格备受压抑。作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实践活动,消费的本质应该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换言之,人是消费的目的,不是人为消费而存在,而是消费为人而存在。但消费主义思潮将消费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和终极目的,漠视了人的主体性的满足和主体力量的发挥,将物质消费看作完善主体人格的唯一手段。在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下,部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日益萎缩化、庸俗化,主体力量无法得到正常释放,主体性和创造性备受压抑。同时,在高度倡导符号消费的商品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试图通过符号消费与他人区分,陷入了强烈的物质追求的陷阱,沉浸在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追逐之中难以自拔。这种试图通过品牌商品消费进行自我表达和寻求社会群体认同的方式破坏了人的本质,使人变成了物质代码的奴仆,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变异

一方面,生活方式由健康活泼异化为病态萎靡。消费主义思潮认为个人幸福建基于消费之上,极力倡导挥霍浪费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在消费主义思潮的诱导下,部分大学生试图借助符号消费带来的象征意义对自身进行虚伪的身份包装,获得一种寄托在物质上的虚拟满足。由于片面强调商品携带的象征意义,一些大学生日渐形成了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此外,“对于物质的狂热追求,使人们的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延长,而自由时间越来越少,人们闲暇生活的质量由此降低。”[3]部分大学生激情澎湃地通过消费获得物质享受和感官快感,未能发挥消费满足人、完善人的真正功能,无法诠释休闲解放人性的作用。随着消费欲望不断升级,最终心灵和行为都会被束缚在对物质的追求之上,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异无法带给人们真正的自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维持人们健康生活状态的满足。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从“人—人”关系异化为“物—物”关系。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具有了异化的特征,人际关系已失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征,而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围绕消费塑造了一种网络化、虚拟化的交友场域,交友范围从血缘、地缘、业缘辐射至“淘友”。这类完全基于消费形成的交友模式冲击了传统的交友模式,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危机,不利于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多样化的人际关系被简单定义为消费关系,原本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变得冷漠世俗,每个人都似乎被牢牢地禁锢在功利主义的牢笼中。

     二、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之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日益步入了一个消费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传播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消费主义思潮甚嚣尘上。科技与媒介共谋,资本与人性互构,理性与道德纠葛,加深了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加剧了部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危机。

(一)科技与媒介的共谋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使消费者面临个性丧失的危险。一方面,互联网为现实与虚拟的二元并存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虚拟世界中,消费者化身成移动终端前的一串代码,现实中人的特殊性被二进制的普遍性所代替,最终汇入大数据系统,人的差异性转变为数的差异性。部分大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思想长期处于虚拟状态,道德认知、情感选择与心理定位缺失现实场域,甚至导致人格的虚实割裂。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主体性身份不再清晰。科技发展推进了消费的便捷化、虚拟化,使消费者逐渐沦为消费的手段,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主体被消费所定义。在一次又一次的消费狂欢中,消费者看似恣意地滿足消费欲望,然而真实的情况或许只是一场“楚门的游戏”,每个消费者不过是活跃在消费市场里的孤独旅人。

媒体应该是针砭时弊的舆论良心,但当下媒体信息的良莠不齐使消费者面临理性缺失的危险。一方面,传媒具有不可避免的消费主义文化倾向。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迅速普及,消费主义文化借助传媒得以广泛传播,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商业广告的热推之下产生了颠覆性变化。“中国传统消费观念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核心,而商业广告中的消费主义文化崇尚消费至上的观念,强调物质享受、感官快感,时尚流行和上层社会的身份、地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消费观念被颠覆。”[2]另一方面,媒体通过宣传鼓动无限扩张人们的消费欲望,冲击人们的消费理性和消费底线。部分商业广告为了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手段无所不用。有些手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道德的,完全没有涉及商品本身的性质、性能,它们只能抑制和扼杀顾客对商品的鉴别能力,使消费者丧失理性。

(二)资本与人性的互构

逐利的本性是资本绞尽脑汁激发人们消费欲望的动力。一方面,资本的发展需要人的享受能力和消费能力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最终将迫使人的消费能力异化。为了追逐利润,资本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群体最深层次的消费欲望,培养出在消费方面具有众多需要和丰富享受能力的人。通过窥伺消费者的弱点,资本绞尽脑汁地提供殷勤服务,不断激发消费者近乎病态的欲望,直至使人精神萎缩,濒临崩溃。另一方面,资本的内在逻辑驱使逐利者盲目服从无尽欲望并为其所奴役,从而造成人们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异化滋长。在资本逐利性的影响下,部分学生成为商品、货币的奴隶,疯狂追求物欲满足,造成理性精神的缺失。此外,资本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简单化为金钱的差别,使部分大学生以“货币万能”为价值导向,将金钱至上奉为人生法则,精神生活庸俗匮乏。

永不满足的贪欲和无法承受的空虚是人性的弱点。一方面,永不满足的消费欲望使部分学生入不敷出,造成经济伦理危机。在媒体广告的诱导下,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物质消费,一次次的“消费狂欢”推动消费欲望不断升级,部分学生完全沦为物质奴仆。“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鸦片般的迷幻,为了得到商品所带来的梦幻般的享受,消费由手段变成了人生目的,由需要变成迫切的日常行为,由理性控制变成非理性纵欲。”[5]另一方面,无法承受的空虚令部分大学生试图通过消费得到解脱。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个体化进程,个人日益与社会脱离。部分大学生由于刚进入新的环境,先前获得的安全感和相与感渐趋淡化,十分渴望获得新的群体认同。精神的空虚、内心的孤独,加剧了消费主义思潮的诱惑力。部分大学生试图通过物质消费宣泄个人情绪,通过追求名牌商品,获得自我表达和群体认同。可见,消费表面上是对物质的追求,背后却隐藏着人精神上的焦躁和痛苦。

(三)理性与道德的纠葛

市场经济理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世俗。消费主义思潮主张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迎合了虚假经济人趋利避害的要求。在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将经济理性奉为人生法则,行事、交际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面临选择时,通过仔细的衡量比对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变得功利世俗,缺乏基本的人情温暖。在经济理性的驱动下,每个人行为的动机都是寻求利益最大化,这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表面彼此独立、自主,暗中彼此竞争、冲突的面貌。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私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情感关系,只有赤裸裸的商家与顾客、消费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为了追逐利润,人们不择手段,践踏伦理道德,忽视人伦纲常,丧失道德信仰,人与人的关系褪却了往日的温情。

但是,人类毕竟是有感情的生物,市场有伦理,经济有道德。因此,市场经济理性与人际关系道德选择陷入了两难的纠葛之境。一方面,经济理性要求人们“利己”“逐利”。在经济理性的主导下,人们每次行动都仔细考量这种行为带来的物质利益,人与人的交往充满算计,在一次次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追逐中,互相欺骗、彼此伤害。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完全以经济理性为主导就是一种利益交换,人情消费仅仅是利益最大化的筹码。父子、兄弟、邻居甚至夫妻之间如果按照经济理性相处,那么传统家庭中的血缘亲情、邻居友情、夫妻爱情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就会受到侵蚀,基于美好人性的天伦之乐、邻里之情、夫妇之爱等多维度的人际关系与情感也会逐渐淡漠。这使我们陷入了两难的抉择,精神世界出现分裂。

     三、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打破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动态平衡,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同时,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其精神生活的异化无疑会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此,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

(一)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树立科学文明、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根本。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奢靡浪费的风气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泛滥。为防止奢靡之风在大学生群体中进一步扩散,必须改变不科学、不理性,甚至扭曲畸形的消费观念。一方面,要通过高校教育、媒体引导、社会宣传,使当代大学生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尽快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指导重构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并以之指导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使其平衡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的重要指示,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关键。高校和社会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力度,深度挖掘其中所蕴涵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思想,引导学生的消费实践。面对部分大学生贪图个人享受、忽视社会责任、价值观扭曲的现状,必须大力弘扬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宣传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群体理性消费能力,使其文明消费、适度消费,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放在第一位,把象征意义放到次要的参考位置,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做科学高雅的消费者。

(二)规范广告媒体信息,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规范广告媒体信息是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重点。广告媒体应当传播内容真实、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符合、体现现代健康节俭型消费观念的商业广告,发挥引导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广泛散播,不实信息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甚至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破坏。因此,必须从严把信息质量入手,規范传媒信息,使广告媒体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法制化建设,规范行业制度,加强广告媒体的自我约束,增强广告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自觉传播符合社会要求的、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促进社会中合理消费模式的建立,推动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是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重要举措。社会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正确的社会舆论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社会,强化个体的社会关系;错误的社会舆论则会对个体的观念甚至行为造成误导。因此,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能够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国家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党和国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从思想根源上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渗透和传播。其次,在微观层面上,社会各界要加强对舆论方向的引导,使社会舆论广泛宣传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引导学生群体注重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注重精神世界的发展。

(三)提高休闲生活质量,重视精神价值灌输

提高休闲生活质量是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必要措施。科学文明的休闲生活有利于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投入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才能真正体悟休闲的意义,满足健康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部分大学生将消费视为休闲生活必要组成部分的现状,引导大学生群体积极投入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正确体验休闲价值,提高休闲品味。一方面,高校、社区要进一步完备完善、优化升级休闲设施,为大学生休闲活动创设稳定的休闲场所,使其能够以合理方式缓解压力、释放情绪;另一方面,要主动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加强对大学生休闲观念和休闲行为的引导,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健康活泼的休闲活动中去,在休闲中提升精神境界。

重视精神价值灌输是消弭大学生精神生活异化的基础。当前,部分大学试图通过物质消费填补内心的空虚,以符号消费作为一种身份标识,将物欲满足、感官快乐视为幸福人生,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要真正解决物欲横流和精神空虚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对于精神价值的传播和灌输,提高人们观念层面的认识水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防止物欲膨胀。要通过精神价值传播,引导当代大学生不以物质占有量的多少、物质消费金额的高低来衡量生活的品质,而是以和谐的社会关系、愉快的工作、优雅的休闲和节能减排的生活状态作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引导大学生做有道德的消费者,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活模式,在世俗化的生活中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 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精神生活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6) ∶51-55+72.

[2]赵津晶.我国商业广告中的消费主义文化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 156.

[3]杰弗瑞·艾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田松,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 34.

[4]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 160-161.

[5]蒋建国,等.消费意象与都市空间——广州报刊广告研究(1827-1919)[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 7.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消费主义异化
Film review:WALL·E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