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腾冲市董官村“个性保护规划”探究
2019-08-27侯艳菲
侯艳菲
摘要: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历史价值极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剖析战略中的“二十字方针”的文化内涵,准确地把握村落特色,准确地认知历史空间,努力构建文化网络,以腾冲市董官村为例开展因地制宜的“个性保护规划”的实践探索。村庄规划路径没有唯一,也无法通用,本着一村一特,一村一规,量身定制保护规划。
Abstract: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rich i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have high historical valu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20 words policy" in the strategy, accurate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accurately recognizes the historical space, and strives to build culture network, and takes Dongguan Village of Tengchong City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personal protection pla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village planning path is not unique, and it is not universal. It is tailor-made and protect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one village, one planning.
關键词:乡村振兴;董官村;村落文化;个性;保护规划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Dongguan Village;village culture;individuality;protect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0-0041-04
1 背景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对传统村落建设实践的有效指导,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个性”一词通常指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包括特色、特点、特质的含义。与“共性”相对。在此,将“个性”引用到村庄规划,笔者认为每一个村落也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下长期逐步形成的聚落空间,具体表现在村落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历史文脉、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中国地域广阔,文化深厚,民族文化丰富,孕育了个性的民俗文化,传统建筑的个性也在传统村落中淋漓尽致地体现。
传统村落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容易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商业的过度介入会破坏乡村空间更新的渐进性,产业的极速转型可能不适合乡村的良性发展,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造成不良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传统的意识在外部发展的强势介入下,开始发生改变,保护传统村落意识淡薄,部分传统村落面临消失的危险,在乡村振兴中如何让乡村传统文化延续,形成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值得思考。
具有百年历史的腾冲市董官村,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村庄规模不断扩大,村庄建设突飞猛进。村庄在快速发展之下,整体风貌及特色受到空前威胁,文化资源的发展和传承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尽快对村庄进行整体性保护,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对其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规划路径。
2 乡村振兴战略与村落保护规划
2.1 产业兴旺——“农业文化”
产业兴旺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特色农业文化,增加人群的农业体验,从而提升乡村的经济效益。
2.2 生态宜居——“生态文化”
生态宜居村民的宜居,也是市民的宜居。用“生态文化”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2.3 乡风文明——“村落文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既蕴含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乡村农耕文明,又能够体现具有现代工业化、城乡化发展和特征的现代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继承、创新发展优秀乡土文化,复兴传统的村落文化;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4 治理有效——“村民文化”
治理有效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调动村民加入治理,保护自己的家园,形成具有组织带头,村民参与的“村民文化”。
2.5 生活富裕——“文化自信”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提升经济收入,广泛宣传动员村民自觉的保护乡村的建筑和文化形态,保持原有的生活模式,不外迁,扎根于家乡,共享乡村未来的发展成果。[1]
3 傳统村落个性保护规划探究
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传统村落自身的发展趋势,都体现出个性保护规划的必要性。传统村落作为农耕社会的产物,其形成和演化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单元内,一个缓慢的“长时段”中,构成一种自我叙事[2]。因此,要实现个性保护规划,首先要掌握村落的地理空间单元,其次要研究村落“长时段”变化发展中的历史文脉,自我叙事也可理解为村落发展中在空间组织形式中体现的个性。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村落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个性”;二是对村落历史文化“个性”的准确把握;三是针对村落未来发展的“个性”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和发展策略,并加以落实。下面以腾冲市董官村为例,进行个性保护规划的探究。
4 腾冲市董官村个性保护规划的实践探索
4.1 村落的地域环境“个性”
董官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云南腾冲县城西北郊。腾冲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永昌道上内地通往缅北、印度的必经之地,是云南面向东南亚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口岸,也是茂恒商行的发源地。
董官村处于全省“腾越文化-南部火山热海旅游片区”内,紧邻腾冲市各知名旅游景点,距离和顺古镇10km,距离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16km,交通便利,这为董官村的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条件。与新城西山坝新城区仅一路之隔,距县城中心仅9公里;隶属于腾越镇云山社区村委会,由4个居民小组组成。
4.2 董官村的历史文化“个性”
4.2.1 历史沿革
腾冲市董官村是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现有165户,886人。董氏始祖董救,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随西平候沐英西征到腾,因功世袭武信户侯土官连续八世,至六世祖董勋迁徙至马耳山脚,董官村村名由此而得。因住居位于腾冲城西边而被称为“西董”。董家建立了繁荣的商业帝国,抗战时期,捐资助粮,扶危济困,积极投身保家卫国的战役中,积善义举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图1)。
4.2.2 村落的空间布局“个性”
4.2.2.1 历史空间
地域环境影响下的村落空间,通过村落中的场所和特定要素予以呈现。董官村空间场所风水极佳,具有两大特色。一是所处的地区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坪坝地区,董官村坐落在坝子的西南边,村落在选址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汉族聚落选址的传统风水思想,坐山环水,背风面阳;二是西靠林木葱郁的马鞍山,东可远眺高黎贡山和北海山梁子,南有来凤山,北有大、小茏苁山。在当地有一个民间传说,比较好的验证了董官村的选址风水考究,传说依据董官村周边山形地脉,指出董官村坐落在“马蹄穴”的位置,当地谚语“大马撵小马,伸出一只胯;有人坐了蹄心穴,整个腾冲说了算”,大马指打鹰山,小马指马鞍山,蹄心穴为董官村所在位置,说明董官村坐落在一处能大富大贵的穴眼位置(图2)。
4.2.2.2 村落布局
山、水、田、林构成了董官村特有的,区别于城镇的乡村景观的自然资源。
①董官村坐山面坝,前阔后高,村庄沿山麓自东南向西北发展。因受传统的“天人感应”影响,村内大部分屋宅均坐西南朝东北。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村庄格局秉承“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以受生气”的原则,将董氏祠堂设置在董官村尾,也就是在西董建筑群的东北方向,并且墓葬区选在村后的马鞍山上。
②村庄的功能布局有几个特点:第一、防御性。过去沿村落外围筑起了一道围墙进行防御,只在南北向的环村主道路的两端留出入口,出入口上设有防御性的门楼和门坊,这是村落明确的“边界”,在腾冲移民聚落中属孤例,围墙以不存在但是形成的“鱼骨状”巷道肌理延续下来。村落的“核心”是位于村落中后部整齐排列的董氏古宅。根据调研访谈发现,主要出于防御性的考虑,居中靠后更隐蔽,更有利用保护他们富足的财产。其次,生成功能置于村庄外围,农田分布在村东侧和北侧,林地分布在村西侧,在村庄工业大发展时期,将肥皂加工厂布置在村庄的最北端(图3、图4)。
4.2.2.3 传统建筑
西董建筑群现存建筑四栋,分别为董友薰(六老爷)、董友菊(五老爷)、董友莲(三老爷)及老宅后代居住,座北朝南,为穿斗式木构梁架,四合院落,均采用当地楸木构建,房屋建筑周边石角全部采用当地青石筑砌。建筑形式受大理民居影响,院落为“三方一照壁”的基本居住单元,民居木梁架承重,建筑层高惯用“七上八下”,墙体形式以夯土墙、土坯墙、砖墙为主,墙体下部有石砌勒脚,门头和窗格装饰有技艺高超的木雕工艺,建筑的人字形双坡硬山顶和通风格栅等细部具有较深刻的文化内涵,建筑材料大量选用楸木,不易变形和开裂,显示家势尊贵。腾冲当地的火山石大量运用在董官村的建设中。全部传统建筑物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80%,仍在使用的传统建筑物的比例98%(图5)。
4.2.2.4 村落的宗族文化
董官村董氏宗族仍然繁荣发展,血脉延续至今,现状村中人口以董姓占绝大多数,现全村有董姓190来户。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董氏承启“孝友传家,诗书继世”的祖训,以“孝善”在同一地缘关系下形成了浓厚的血缘关系,形成了和睦的邻里、家庭规范,更重要的是“孝善文化”在于推己及人、及社会、及国家的济世情结[3]。
4.3 保护和发展的个性化策略制定
4.3.1 整体策略
以地域基因为纽带、“西董”历史文化为底蕴,保护和传承西南边陲古村的市井生活和以休闲旅游体验为主导,集“西董文化”宣传、特色民居体验、山田游览健身为一体的腾冲市文旅节点和腾越镇后花园。
①充分发掘董官村的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董官古村本体和周边自然环境,延续村落价值特色,彰显古村魅力;②充分体现地域文化风格和民族风貌,完善董官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③促进古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确保古村人文特征的延续与传承,加强村庄精神的保护与传承。
4.3.2 分项策略
董官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包括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物质文化主要是传统村落空间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技艺,包括传统建构筑物、街巷体系、山水田村景观要素等;非物质文化是村民日常生活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民俗信仰、民族服饰、饮食习性、节庆活动等。优秀村落文化是村落的核心生命力之一,要深度挖掘和传承村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将之融入乡村发展之中,保持村落的生命力(表1)。
个性化的”山、水、田、村”保护发展策略:
①山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保护董官村马蹄穴的山体格局,形成南北山地,中部官田的口袋式布局。周边山坡种植杉树苗木,是官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之一,也形成了较好的森林景观资源。
未来发展挖掘马鞍山体资源,丰富山体景观,引入药材种植等,创立马鞍山林业生产基地;提供休闲、度假、健身功能,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休养生息之所;打通马鞍山“穴”空间、官田,乌龟山、龙隐山、打鹰山之间的视线通廊,增设马鞍山山体景观路线和景观节点,打造环山走马、亲子游乐、户外拓展、登山观景的旅游路线。
②水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保护和疏通废弃的官沟网络格局(图6)、村民的饮用水源龙王庙水源和西面侍郎坝水库。维持官沟形态不改变,发挥灌溉农田,调蓄洪水和供水的作用,传承古官沟历史文化价值;
未来发展重新挖掘董官村官沟价值,并融入时代元素,以官沟为主构成自然水体景观,沿官沟水渠布置钓鱼台、环湖漫道、游乐场、观景台景观节点,形成富有活力的亲水空间;借助洗衣池、荷花池的文化脉络,赋予观赏、游乐、康疗、度假等旅游功能。
③田的保护和发展策略。村庄北面的官田是极具代表性的景观,保护原有肌理,划定保护红线,通过对官田整理,使其连接成片,耕作季相分区,实现规模化生产。
未来发展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加快发展茶叶、水果、养殖等农业庄园;增设农事体验,进行农业科普、田园花海、亲子农场等内容,集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实践了乡村环境+农业生产+乡村休游+乡村生活的美丽乡村的旅游新形态。
④村落传统格局保护和发展策略。董官村村落选址四周群山环抱,沟渠纵横,有“群山环卫,朝抱有情”、“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之意。空间形态呈现“聚族而居,宗族至上”的街巷布局,村庄内部道路由大官道和巷道组成,保护巷道8尺宽度,建筑与街巷空间比1:2-1:3之间。巷道铺装采用火山石铺面,就地取材,对东西向道路西董花园至西侧商业街及东侧桃源街至居民委员会和侍郎坝村采用青条石铺装,并进行局部台阶处理,疏浚巷道内单侧重力排水明沟。
保护沿街民居的传统建筑形式,保持街巷及两侧建筑的原有尺度关系,重点保护沿街建筑立面形式、墙体勒脚、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的统一性、连续性和视觉景观的完整性,使历史街巷景观得到延续:加强对主街及其周边空间环境,尤其是沿主街的建筑入口的风貌整治。
⑤开敞空间保护和发展策略。开敞空间重点保护从村口门楼→西董花园→侨辉古壁→荷花池-董氏公祠→晒场→大觉古刹等一系列传统街巷空间;保护公共开敞空间的界面和视线通廊,重点保护沿街建筑立面形式、墙体勒脚,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的统-性、连续性和视觉景观的完整性;董官村西侧马鞍山高地空间可俯瞰村落、官沟官田的视线通廊。
4.4 产业规划的个性化策略
董官古村的产业发展策略应扬长避短,将文化、产业、人本相结合。(图7)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系统,以建设绿色生态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导,将文化、旅游、生态、教育板块相融合共同发展,重点打造以下几种产业。
4.4.1 生态观光农业
充分打造董官村官田农业观光产业基地,马鞍山森林休闲体验区,着重发展结合农耕文明的展示与生态休闲职能;做强经济作物种植业,尤其是苗圃、花卉及药材种植,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优质苗木、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古村落观光,休闲农业、度假养生,打造一个复合型的旅游聚集区。
4.4.2 特色手艺加工业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特色餐饮、传统建筑修缮、木雕、绣花腰、玉雕工艺等特色产品的加工,配合旅游系统展示,开展集中规模化生产,同时作为董官村手工技艺的传承、创新、展示基地。
4.4.3 旅游服务业
以居住功能为基础,依托腾越镇风景名胜区资源,加强与旅游开发相关的配套,包括农家乐形式的旅游餐饮业、民居客栈等形式的体验式服务。
5 结语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董官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西董”文化特色,主要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发掘董官村的文化要素,重构董官文化,形成独有的董官文化基因,以文化引导传统村落规划实践,积极摸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落个性保护规划的路径。当然,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特色振兴可以带动经济、社会、教育、生态的全面振兴,也可以通过经济、社会、教育、生态的多種路径来实现。传统村落各具特色,没有固定的保护开发模式和套路,应当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寻求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周锦,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09).
[2]孙亮.何依.从规范到精准:基于特色的名村保护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9(2).
[3]张山.校友传家,德启人文——云南腾冲侨村董官村“孝善文化”透视[J].保山学院学报,2012(3).
[4]黄淑娟,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桂林市灵川县江头村为例[J].中外建筑,2019(2).
[5]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