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须回归生活的本真与趣味
2019-08-27储晓霞
储晓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诠释语文积累需要语言积累,特别是语言典范的积累,如优秀诗文、格言警句、经典名篇等。于永正老师特别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而生活积累,主要是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自我感悟和生活资源的运用,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来自生活经验。
语文学习是一个从“熏陶”到“自然”的过程。作为语文老师,需要我们为儿童设计多样的学习情境,让语言、经验与情感在具体情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我们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与其成长规律相一致的学习内容,帮助和支持学生自主建构、有积淀地生长。
伍新春教授认为小学中年级处于通过阅读来学习的阶段,也是阅读策略学习的关键时期,主要解决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质量和数量的问题。而高年级更是处于阅读发展和质变期,尤为重要。
书,只要读下来,谁都可以。但是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读懂,读出趣味和想法,思考着读,记录思考和创新,语文老师就需要动动脑筋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语文绝不仅仅受限于教材。语文教师有必要开发课外的个人课程、班级课程等。而名作名篇都有极具个性的创造,需要独特的解读方法。所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作家入手,积累文学阅读的经验,是培养文学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学习时代语词,鉴赏个性语词,吸收传神语词。”
一篇小文《下大雨》让不少孩子初识汪曾祺。他的散文崇尚自然恬淡,用词明快流畅;平淡质朴,生动幽默,读来倍感亲切。汪老是我们江苏人,家乡高邮距离海安不过百十公里,地域文化背景甚为相似。于是,我决定以汪老的散文集《食事》为基点,从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美食”话题入手,引路阅读。活动分为三大流程:
一、印象
新学期开学不久,孩子们的桌上摆上了一本新书《食事》。大家开始交谈汪曾祺是谁。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搜索了关于汪曾祺的资料,看了他的简介、照片,了解了一些他代表作的名称。同为高邮人的一个女孩,整节课都涨红着脸,几多自豪,她才知道这位大师竟然是她的同乡。
一周后,班上涌现出一群“汪迷”。第一次“分享·印象”如期举行。没有负担,形式很简单,就是一个读书分享会。只需要带着自己喜欢的那个章节,到前面来读给大家听就够了。开始略显冷清的场面被得力的班长打破,她给大家朗读了关于“炒米”的章节,清亮的声音配上细致温软的文字给那个下午撒上了甜蜜的味道,孩子的味蕾仿佛被打开,气氛也渐渐活跃。接着,男孩女孩们陆续登场,关于“米线”“汽锅鸡”“河豚”的各种文字随着别具一格的朗读在教室里回响。他们朗读的同时,我会适时地将相应的图片在屏幕上呈现出来。“哇!”他们惊呼着,聆听着,也在遐想着;也有的悄悄打开了书,翻到了同学正读的那一页,随着朗读一起回味、体会着。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就下课了,意犹未尽的孩子们涌到了讲台前,七嘴八舌地想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部分告诉给我听。我问:“你们觉得汪曾祺写美食怎样?”孩子答:“写得好!”我又问:“哪里好?”“好像就能看到那道菜,我边看边流口水。”难怪有孩子在某日的写话里写道:“最近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晚饭之前看几篇《食事》,直看得满口生津,那天肯定胃口大开……”没想到,一本书还有这功效!
把吃的话题拿到阅读课上来,字里行间散发的烟火气让学生一个个满口生津、两眼发亮、“喋喋不休”。印象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引子。“民以食为天”,吃的话题从来不老,儿童尤为感兴趣。爱上了作者,爱上了话题,哪还用担心他们不爱看书?
趁热打铁之际,我将话题抛向书外:“汪爷爷写了这么多美食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垂涎三尺,那么你的脑海里有哪些难忘的美食呢?”话匣子一旦打开收都收不住,话锋一转,“不妨各自写下来,我们再做交流。”于是,出自孩子们之手的一篇篇关于“美食印象”的文章新鲜出炉,涌现了不少佳作优句。我一并将之做成简书文集,在班级群分享给大家互相观摩学习。
顾芷畅《桂林的风味小吃——米粉》节选:米粉和米线不一样,米线细细长长的,米粉却像压扁的面条,大概有1-2厘米那么宽,有点儿像粉皮儿,但不是透明的。米粉是按两算的,二两有一大碗,也就三四块钱,不贵。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才找了一家正宗的米粉店坐下。店里不知为什么,弥漫着一股臊气味,很难闻。据导游说,有臊味才是它的特色。我和妈妈各点了一碗清汤米粉,爸爸点了一碗麻辣米粉。米粉端上桌了,臊味儿更浓了。我放了少许香菜和葱,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也许是饿急了,吃起来居然没觉得臊,还挺香的。第一根米粉入口时,像巧克力似的,滑滑的,一下子滑到我肚子里。再吃时,便用牙咬住,生怕它直接滑进肚,又不知是什么味儿。我边嚼边细细品味:口感鲜嫩,无比美味,和我在老家吃的口感截然不同,不愧是正宗的桂林米粉。
二、寻味
有人说,汪老关于吃的散文“行文朴实而不煽情,所述食事可做食谱”。何不利用一下?又过了一周,我宣布了第二个活动“寻味”的方式:1.从书中寻找一种美食,可以利用周末到大街上找一找,并且品嘗它的味道。2.按照作者的描述,制作一道菜。
那个周末孩子们是忙碌热闹的,班级相册里不时有照片上传。这样的“寻味”就是一次蔓延,从书里到书外的延伸。书里那么些小食、大餐,我们到大街小巷觅一觅;到菜市场转一转,回家做一做。先对文字描述细读,再从生活中找到真实的影子,重现或者模仿。
就像一个有趣的游戏,彼此间的话题又增添了不少。尽管那些远方的美食目前我们遥不可及,但是碰头一聚,诸如过桥米线、汽锅鸡、河豚、皮蛋豆腐、炒米、干丝、萝卜汤、炒鸡蛋、狮子头、蚕豆、栗子、绿豆糕等小吃小食还是溢满了周末的习作。分享会上,我们将找到共同话题的分到一个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选拔和节选;再由推举出来的小组长将节选出来的部分进行编排,并串联简练的过渡语;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到台前做一个小小的展示。
当不同的美食名称随着几个小组汇报的声音逐渐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在聆听、在品味、在想象,也有的仍在翻阅、在比对、在更细地读。分享者喜悦,倾听者惬意。
刘晟然《汽锅鸡》节选:一个圆圆的陶制的小砂锅,砂锅中间有一个圆柱形的孔,孔里冒着热气,这应该就是汽锅了。这小汽锅里有竹笋、木耳、火腿肉和香菇,当然,最少不了的就是鸡了。这里的鸡用的是乌鸡,这些食材浸泡在浓汤里,很是诱人,看着就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汤,各种食材的味道一起涌上来,顿时打开了我的味蕾。虽然勺子很小,每次只能喝一小口,但是我觉得,这样才能慢慢品味汤的精华。我又夹起一块鸡肉,肉很烂,也很入味,轻轻嚼两下,就能很轻松地把骨头剔出来。
三、仿写
为了弥补“寻味”活动中无法企及的远方的美味,也为了让孩子们从文字中走进,再从文字中走出,第三次分享会我们把着力点放在了汪老在该书中的“细节描写”上。
似乎每一篇都是经典,每一个章节的描写都是那么可感,让人垂涎三尺。我们的规则是:四人小组先分享自己认为最具特色的细节描写,再推选出集体分享的篇目。商讨的气氛相当热烈,大家都拿出荧光笔把自己喜欢的段落重重地描了出来以示重要。
“我还是觉得我选的这段写得好,不信你们读……”后边小组传来男孩霸气的声音。
尖嗓子的女孩也不甘示弱:“比起我找到这段还差点儿吧!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你懂吗?”我顺声一瞧,四个已经站了两个,争得面红耳赤。
也有温文尔雅的。四个人的脑袋凑在一起,打开着一本书,其中一个朗读水平高的,用手指比画着红红绿绿的线,认真地读给大家听。
这一边,已经开始了投票选举。少数服从多数,到台前参加集体分享的人和篇目似乎已经定下了。
打开投影仪,大家边听边看。
读着读着,听着听着:“储老师,刚才大家读的不少是关于美食的制作方法呢!”
“是啊,还有呢?”我板书写下“制作方法”。
“还有这个食物是如何好吃。”
“嗯嗯,那就是口感味道。”我继续板书。
听完关于北京人吃栗子的片段,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还有食物的样子!”
“对,外观样子。”我在黑板上写完后,又加上了一个省略号。
分享后我让孩子们愉快地与书合影,这段历程不仅一起读了新书,认识了作者,分享了细节,还拥有了共读一本书带来的充实与收获。
继而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语文游戏,模仿汪老的文笔写一段。当然有难度,但是也很有趣味。汪老的文风虽具有年代感,似乎与现在孩子们的描述习惯不同,但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短小精练、风趣幽默。很快,或围绕食物的“外观样子”,或描述“口感味道”,或介绍“制作方法”,一篇篇小文诞生了。尽管稚嫩僵硬了些,但细细读来倒也颇有韵味,生动可爱。
卢力靖写粉丝:牛肉粉丝处处都有,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南通吃的粉丝。一端上桌子,就感到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粉丝细而晶莹,牛肉烂而不碎。我先夹起一片牛肉,但不嚼;再夹起一些粉丝,但不咽;最后喝一勺汤,一起吞下去,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直到肚子里。如果是我给它评价,只有一句话:好吃得不能形容。
丁雨萌写炒青菜:昨晚,妈妈在厨房里炒青菜。她先在锅里倒了一些油,再把盆子里洗净的青菜倒入锅中,然后用铲子快速地翻炒,稍后加入少许盐,便拿握住锅柄,锅口微微倾斜,借助铲子将青菜熟练地装入盘中。
王乙瑾写小米糕:小米为五谷之一,做法极多,其中小米糕就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小米糕做法不算复杂,可以当早饭吃。配上坚果,更富营养;调和牛奶,香气更是浓郁!
引路学生阅读课外名作的目的是让他们走进名作、感受名作,激发培养名作阅读兴趣,实现语文课程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功能。叶圣陶先生曾經说过“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只有留心观察,体验生活,积淀一定的生活阅历、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而我们在名作阅读中也能积极地融入生活,在此基础上的思考与写作,才更好地体现了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根据需要激活、提取信息,完成言语的复现、再现与创造。阅读汪曾祺先生的美食散文,既可以从中感受到美食的诱惑,体验“天然而不失于雕琢,古朴而不流于粗糙”的语言特色,又能学习一种充满了烟火气和鲜明生命力的写作态度,感悟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人的人间真情。学生的读写结合回归了生活的本真与趣味,是又一条实现语文积累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