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发展

2019-08-27刘锦辉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发展方式小学教学群文阅读

刘锦辉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还能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找到更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是很重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更多、更直接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小学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教学;群文阅读;价值;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

(一)拓展阅读层面

多阅读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实现让人不出门即可看天下。因此,新课标继续要求学生多阅读。在小学教学中,丰富的阅读量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很多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多阅读。但事实上在教学中老师更多是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很少,这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做好群文阅读的教学,在每一课程中插入群文阅读环节,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展现出来,让学生更深入学习课文主题,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层面,还激发了学生的广泛阅读的兴趣。

(二)增强阅读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索求更加强烈,而互联网的便利更提高了信息来源的广泛度,因此想要短时间内接收更多的信息就需要人们提高信息接收速度。而这也同样适用于小学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在进行文章讲解时会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而放缓课程教学速度,这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教学应用将对学生的阅读效率大大增强,它能够使学生更快、更深地理解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训练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最重要的是多篇文章的结合学习,老师依据文章主题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可要求学生自行先学习教材课文,将与文章相关的其他课外阅读结合思考,并且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阅读、分析。这样下次课上学生可通过分享形式将自己的群文阅读成果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也会慢慢发现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群文阅读的意义。这样学生的思维便在群文阅读中慢慢得到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慢慢形成。

(四)开拓阅读方式

在小学群文阅读中,有单篇阅读方式、多篇阅读方式、整本阅读方式等三种,这些阅读方式不同程度上對学生有着很大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通过引导来教授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分享来了解更多的阅读技巧,这样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分享中懂得更多阅读技巧,更多的思维模式。而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多种风格的作品,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的群文阅读范围更加宽广,阅读内容更加多样。当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开展朗诵、快速阅读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及能力。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式

(一)精选文章,提高群文阅读的质量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文章的选择,也就是说,老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将多篇文章聚集到一起,从而深化课程教学的主题,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有效地做好群文阅读的教学,这也避免了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无措感。

群文阅读并非仅仅局限于一种文体、一个主题,在展开群文阅读时必须选择不同主题,针对不同主题有助于提高群文阅读质量。老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积极健康的读物,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读好书,读好文章。老师可根据单元文章相似性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引导展开群文阅读,完成老师交代的阅读任务后可自行阅读。老师在群文阅读时可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等选择与之合适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确定主题,精心挑选阅读文章,这样才能使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更大。

(二)组合群文,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

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不要一味地让学生阅读,而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教学,循序渐进。如同一主题的群文,老师要根据群文的内容深浅度做好这些文章的组合,让学生依据顺序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从而将群文阅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因此利用不同的结构呈现文章,可以提高群文的整体功能,发挥出群文阅读的价值。

群文阅读有众多形式和阅读主题,老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多次重读阅读,亦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段学习,针对阅读内容举一反三。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老师可根据教学方针及教学目的,对文章进行筛选和排列。多次重读阅读就是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文章蕴意,如老师在进行一些名人精神教学时,可让学生阅读居里夫人、李四光、陈毅等名人的故事,在阅读中充分体会。体会这些精神后教师可再让学生精读,体会如何养成这种精神,如何培养自己有这种精神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三)设计问题,提升群文阅读的效果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群文阅读的桥梁和纽带,它可促进学生思考,同时也是教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老师可通过设计问题慢慢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读后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索欲。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老师让学生进行教材文章的阅读,其次是学生对多篇文章的阅读,而这多篇则是课外文章居多,学生将教材文章与课外群文结合,寻找关键信息,分析总结主题。因此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地设置各种问题(如设计比较性问题、设计迁移性问题、设计冲突性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老师可设置几个问题点,并采用误导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对于学生质疑的问题,老师应给予足够鼓励和奖励,让学生争相提问。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效,能一语中的地切合文章主题,这样学生就会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慢慢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學习习惯及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

(四)有意识地渗透,实现群文阅读的功效

在群文阅读实践中,学生更多的是采用默读、快速浏览等常用的阅读方式在短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而这样的阅读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来达到高效的阅读效果。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将群文阅读技巧渗透在教学中,将群文阅读的功效发挥出来。首先,在阅读第一遍时,老师可要求学生先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标注关键词句;其次,在阅读第二遍时,老师则要求学生细看关键词句,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最后老师可要求学生结合主题总结归纳文章思想意义。当然,在阅读中,学生不能局限于部分词句的理解,要综合整篇文章,提取关键词句,结合主题,分析群文意义。最后,老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让学生学会对一切事物质疑,敢于提出质疑。

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方法,不仅有利于语文阅读学习,更便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老师要重视阅读技巧的学习及练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结语

群文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它不仅能够给学生极大的阅读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思辨能力。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不仅能引起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重视对群文阅读教学材料的精选,并对群文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通过设计问题等教学方式,渗透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群文阅读的意义,从而真正发挥群文阅读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勇.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3).

猜你喜欢

发展方式小学教学群文阅读
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