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9-08-27付玲姚承胜
付玲 姚承胜
摘要: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存在着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首先从理论高度阐述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必要性,并论述了当前大学英语课堂的现状,指出其不平衡性,进而从师生关系、教学内容、课堂环境和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提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途径,从而营造出和而不同、和谐共生英语生态化课堂氛围,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经过跨学科演变,出现了新的分支——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研究教育生态系统,更加注重教与学之间的系统联系、课堂教学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情境间的相互作用[1]近年来,教育生态学被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研究中,进而出现了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系统。该系统注重让教师的主导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使学生成为生态课堂的主人,个性得到自由的发挥,潜能得到深度的挖掘。
一、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概述
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有英语教师、学生以及学习环境,还涉及诸多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课堂环境,评价体系,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该系统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及共生性,即,教师、课堂教学环境及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参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且融合的关系,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衡,进而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及质量。理解这一特性,有助于建构科学有效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二、当前教育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的现状
(一)教师授课手段老套乏味
当前,大学英语的授课模式依然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用传统的方式地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机械被动听讲。多数教师都会出现单纯地将教学目标简化为知识点的低层次认知,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陈旧,仍以板书为主,对多媒体、互联网技术运用较少,未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师生关系和互动环境缺乏活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地注重讲授知识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忽略学生表达的意见和想法,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有限,教师也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无法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观点;加之教师课前设置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个准确答案,学生习惯性接受教学结论,形成思维定势,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但由于教师是绝对的施教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未能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与此同时,课外自主学习缺乏有效指导,英语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共生关系被打破。
(三)课堂教学环境欠佳
当前,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教材日趋多样化,尤其是课件及配套的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然而,多数高校并未配备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设施,致使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交互性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比如,即便使用了多媒體手段,也只是将板书内容电子化而已,师生互动依然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往往是大班授课,受众较多,教室布局也不尽合理,也无法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加之教学课时不足,各方面的语言操练及实践难以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不平衡性。
(四)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对大学英语教学结果的评价沿袭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即“重结果轻过程”,以笔者任教的学校为例,一般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过度重视量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文素质发展,对学生平时表现、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评价占比太少,未能对学生在每个时期的状态做出客观评价。这就导致教师关注点放在学生成绩的反馈,而不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学习技能。因此,无法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一)创建生态化师生关系
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建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自己课堂“领路人”的主导地位,充分尊重学生“求知者”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保持明确的目标,当好学生探知过程中答疑解惑的“知心人”。教师要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中只担当引导与启发者,通过良性的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可以自由探索学习方法、发展个人潜能。同时,更要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的以网络为支撑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重建师生和谐关系[2]。
(二)确立生态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堂主要教学内容的载体,但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及其自身特色,结合社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因此,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进而优化教学内容。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这就要求,教学内容除听、说、读、写、译和语音、词汇、语法外,还应根据教材精选知识,加强实践教学,进行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强调以实用性为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3]。
(三)构建生态化教学环境
生态心理学家Gibson认为,环境因素可以给人的感知和行动提供直接的认知给养[4]。因此,生态化教学环境的构建至关重要,应当充分考虑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和虚拟环境。
物理环境要素包括学生规模、教室布局、课堂氛围等,这些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影响,因此,要着重对班级人数、座位编排、舒适度等进行合理化调控,为学习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可以尝试将大班授课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明确研讨学习的目标。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促进教学活动的多元化。
人文环境由师生共同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英语学习的焦虑感等课堂心理环境方面进行改进,教师要转变传道授业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增强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被动学习的心态和惯性;架设多样化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观看英文电影、唱英文歌曲等,举办英语沙龙,组织英文戏剧表演等,营造学以致用的环境。
虚拟环境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的生态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标志,指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法就是生态化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运用蓝墨云班课APP,组建微信群、QQ群等等,都是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体现。虚拟环境的创建,可以增强师生和生生互动,营造出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对生态化教学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探索生态化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教育以及社会领域所担负多重功能和作用,如反馈、认证、甄别遴选、管理等[5]。《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教师应该实施多维度的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成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要坚持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用。这种模式有助于掌握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水平。要在期末考试集中检验的基础上,多次且随机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阶段性考试,并按比例计入最终成绩,体现评价的客观性。
要突出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的评价。生态化课堂的评价体系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学習态度、小组活动参与度、作品展示、作业等,并科学量化赋分,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度,为生态化课堂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极化。由于生态化课堂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评价体系应当兼顾多个层面,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生生互评。操作时,可以让所有学生分别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参与评价全过程,给出最终成绩。这种模式可以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积极性。
四、结语
新的时代对大学英语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课堂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模式的构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理应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探索创造健康、自由、和谐的生态化课堂环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为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贾秋仙.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5):80-84.
[2]王晓红.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23-126.
[3]孙芙蓉.课堂生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2-115.
[4]Gibson J.The theory of affordance[A].In Shaw R&Bransford J(eds.).Perceiving, Acting, and Knowing: Toward an Ecological Psychology.
[5]Broadfoot.P.AnIntroductiontoAssessment[M].New York: Continuum,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