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08-27李武林吕超
李武林 吕超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建设强大的国防基础在国防教育。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特别是提高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国防教育的概念、加强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国防教育;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国家安全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的任务。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化的国防教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将青年学生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国防教育的概念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和必备的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二、加强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将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军入伍投身国防事业。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国防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全面素质,为建设祖国、保卫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需要
当代学生虽然囿于校园一隅,但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知天下之大,保家卫国之责。通过设立“国防教育日”,组织国防教育讲座、国防教育征文、国防知识竞赛、走进军营一日体验、参观展览等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实力,掌握国防知识,清楚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国防观念,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正确理解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开展这些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他们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是实现科技强军,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需要
当今世界还不太平,战争的硝烟远未散尽,民族、宗教、领土争端从未停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局部战争、“台独”势力依然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说,国家的安危,与每个公民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更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紧密相连。实践证明,没有高科技的军事就没有安全的国防。高科技战争需要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并能运用现代化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后备力量,而青年学生就是后备力量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国防教育,正是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为军队培养预备军官和储备高素质后备兵员的战略举措。
三、加强学生国防教育的途径
国防教育不是板起面孔来说教,应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学生所喜聞乐见;国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开展国防教育时可采取以下途径:
(一)把国防知识学习与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
教育部、中央军委《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军事课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军事理论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因此,学校要开设国防知识和军事基础知识课,国防知识教育要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向学生介绍国防的内涵和历史、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法规、武装部力量等基本知识;介绍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和主要国家战略动向;介绍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和主要内容;介绍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和发展演变、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主要形态、特征和代表性战例;介绍信息化装备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等。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忧患意识,使学生们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及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为国防科技奠定人才基础。
(二)把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为了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学校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他们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瞻仰烈士陵园;观看军事题材的电影;请老红军讲革命传统;开展“国防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光荣传统,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理解“爱国”的真正内涵,从而,立志报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作贡献。
(三)把国际形势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进行形势政策和时事政治教育时,学校要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引导他们全面、正确的看待问题,明确国家对相关事件的态度、方针和决策,从而知道自己应该坚持的态度,把握好自己应当采取的行动。
(四)把学生军事训练与半军事化管理相结合
1985年以来,按照《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在部分普通高校和高级中学中开展了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起,全国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全面展开,军事训练纳入教学计划,成为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112学时,主要开展条令教育、队列训练、轻武器射击及攻防战术、格斗知识、医疗救护和生化防护、战备规定、紧急集合等。军训的时间往往只有2-3周,而学生在校的时间是三年或四年,仅仅通过军训来培养学生团结一致、服从命令、令行禁止、勇往直前的作风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通过半军事化管理,既可以巩固军训成果,又可以正规校风校纪。
(五)把军民融合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借助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是长期的办学活动中形成的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通过寓教于乐、健康有益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而开展军民融合发展,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军营,在符合保密的前提和要求下,参观军队现代化装备,学习军队严谨的作风,感受军人紧张的训练、学习和生活。同时,充分利用军队的文化设施开展活动,接受军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耳闻目染中接受国防教育。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育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教体艺[2019]1号.
[2]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M].人民出版社,2019.
[3] 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M].人民出版社,2019.
[4] 许鸿伟.全面提高学校国防教育质效[J].中国国防报,2019.5.29(003).
[5] 潘建美.从在校高职大学生入伍动机谈国防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作者简介:李武林(1987.11-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