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传播对传统戏曲的推动作用

2019-08-27肖松琼

新闻前哨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肖松琼

[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媒体的使命,但在多元文化与审美的新媒体环境下,戏曲的舞台演出遭遇困境,观众群体日益萎缩与老龄化,因此,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电视的力量,通过品牌栏目来弘扬传统戏曲,既是大众传播的使命,也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满足戏迷的要求并培养观众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央视经典戏曲栏目《空中剧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大众传播媒体对于传统戏曲发展的作用,试图就戏曲目前的困境探析中国戏曲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戏曲栏目 传统文化 电视传播

在大众文化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与受众需求多元化的大众传播时代,传统戏曲艺术遭受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娱乐产品的冲击,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大量流失的今天,如何利用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体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根据受众需求打造新的传播模式,是中国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一、戏曲电视栏目《空中剧院》发展概况

戏曲以电视为载体传播,有电视戏曲栏目及戏曲电视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电视戏曲栏目又包括综艺性戏曲节目、戏曲演出、戏曲教学、戏曲剧评等等形式。如央视戏曲频道既有主要播出中国京剧演员主演的经典剧目《CCTV空中剧院》(下简称《空中剧院》);有趣味横生的竞赛类节目《梨园闯关我挂帅》,有每天分别播出大戏和戏曲影视作品的《九州大戏台》,还有《名段欣赏》与戏曲教学节目《跟我学》,具有新闻性和知识性、信息性的《戏曲采风》等,这些栏目丰富了戏迷和戏曲爱好者的文化生活,增强了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空中剧院》以中央电视台的权威性和覆盖范围大,因而其传播影响力更大,效益也更显著。本文以《空中剧院》作为主要对象,分析定位清晰、宗旨高远、富有创新性的戏曲电视栏目中在传播传统戏曲、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与《梨园春》、《相约花戏楼》等综合性的戏曲栏目相比,《空中剧院》栏目是一个以直播或录播戏曲舞台演出为主的单一性的栏目。它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2003年元月开播的戏曲栏目,以“百花齐放、继承创新、强强联合、德艺双馨”十六字方针为宗旨,以播出经典大戏或折子戏为主体,以京剧艺术家和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的联合演出,通过现场直播或录播方式呈现给广大戏曲观众。该栏目由央视戏曲频道每周六晚上独家播出,并定期重播。首播剧目有专家访谈,普及戏曲知识,介绍剧目和主要演员的有关情况,介绍当晚演出剧目的剧情,与观众进行及时的互动与交流。这种播出频率高、传播范围广的新颖的戏曲栏目,使观众有戏看,演员有戏演,电视有好戏播,是一个注重品质、注重专业性和影响力、让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传播品牌。

由于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剧目最丰富,观众最多,因此,《空中剧院》充分发挥其电子媒介的传播广、受众多的优势。以播出经典京剧曲目为主的《空中剧院》,亦秉承其创办宗旨,传承兼顾地方戏曲,地方戏曲主要集中在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有全国性影响与观众群的大剧种以及一些小众的剧种如昆曲,包括一些平时很少走出当地的地方戏曲,满足了各个层面的戏迷的要求。

本文作者对《空中剧院》创办12年多来所播出的节目进行粗略统计,可以看出,其播出内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演唱会,如纪念著名戏曲艺术家的名家名段演唱会、京剧流派演唱会如《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90周年京剧演唱会》、《纪念越剧大师——人民艺术家袁雪芬名家名段演唱会》等许许多多精彩纷呈,令广大戏迷大呼过瘾的演唱会,并有著名的琴师的音乐专场如《京胡名家艺术生涯六十年傳承音乐会》等,使得这个栏目中广大戏迷心中受欢迎的程度迅速提升。第二类:折子戏,如《空中剧院》推出的京剧折子戏专场如《京剧程派折子戏专场》、豫剧经典折子戏专场、越剧折子戏专场等,满足了各个剧种各个层次戏曲观众的要求。第三类,也是最重要的,是全场戏,包括经典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例如《空中剧院·天津行》《空中剧院·湖北行》《空中剧院·上海文化中华行》等,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所演出的剧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还有对历届京剧艺术节演出剧目的转播,等等。这些高密度、大量集中的戏曲舞台演出实况的播出,既满足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戏迷对戏曲的需求,也不断地扩大了观众群。

二、《空中剧院》对传统戏曲的传播作用分析

《空中剧院》是戏曲舞台演出与电视联姻的一个成功范例,这种传播模式拓宽了戏曲传播的途径,使戏曲艺术摆脱了剧种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

1.不同于戏曲电影或戏曲电视剧将演员的表演从舞台上剥离开来,以摄影语言来讲述戏曲故事,包括演员的化妆、服装、表演范式、背景等,都与舞台表演有着较大的差别,《空中剧院》以转播戏曲类舞台演出为主要内容,完整播出全国各地戏曲的优秀传统戏和新编现代戏,将观众带入演出现场,跟着感受现场的氛围,甚至一起喝彩喊好。而且由于电视特有的镜头表现方式,音画同步传播,字幕与演唱的同步配合、演员资料介绍和剧情简介与预告滚动播出等,且能通过电脑特技等技术手段丰富视觉效果,由有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导播实时调度,通过特写、近景、全景、光线的明暗变化、慢镜头等等,能将在剧院观看演出时不注意或者无法看清的细节展现出来,忠实于舞台演出的原貌,又更突出戏曲舞台表演的审美性,这对于不能亲临剧场的戏迷来说,是真正的视觉和听觉盛宴,莫大的享受。

2.《空中剧院》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摸索了一条既符合戏曲规律、又具有电视自身媒介特点的戏曲舞台演出传播模式,也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起到了“推新人、出好戏、满足戏曲爱好者欣赏需求”的作用。当今时代,由于文化生活的丰富与艺术的多元与竞争日益激烈,大众的文化消费娱乐化趋势日益严重,传统戏曲在现实中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由于经费和观众的减少,剧本缺少投资,演员缺少舞台,戏迷缺少欣赏戏曲的地方,观众群体日益萎缩和老龄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借助电视这个传播平台,对于传统戏曲而言,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因此,《空中剧院》以其实力,协助全国的重点院团,打造精品剧目,继承传统与创新改良,使得传统戏曲得以在剧院上演,同时《空中剧院》转播的演出早已不限于国内各个城市各个院团,而且组织院团赴港澳台和海外演出,可以说,通过《空中剧院》这个电视戏曲转播平台,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华夏子孙紧密地联系起来,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特色是栏目或节目生存与竞争的关键。地方台戏曲栏目突出的是地方特色,突出乡音乡情,而央视作为覆盖全国以及全球的国家电视机构,《空中剧院》以播出京剧优秀经典剧目为主,发出的是中国的声音,对于海外华人而言,这就是他们的乡音、乡情,是他们联系祖国的传统文化纽带。

3.《空中剧院》唤起了观众的传统文化热。《空中剧院》与创办于2001年的《百家讲坛》,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利用大众媒体取得传播效益的成功例证,众所周知,当年由于《百家讲坛》的红火,中国的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之情被极大地唤起,引发了传统文化热,对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热”成为21世纪前十年最热门的话题,知识分子走向电视传播传统文化,普通民众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

4.一项针对央视戏曲频道的调查显示,由于受众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受众选择观看戏曲节目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在对“央视戏曲”APP受众调查时提到的200份问卷的反馈信息中,关于受众选择戏曲节目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调查显示,50%以上的观众是因为对戏曲感兴趣,将近90%的观众是为了享受传统戏曲的文化与韵味,其他还有提高自身修养、为了看名角、扩展人际交往的话题,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的时候打发时间等,这说明利用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只要始终坚持其宗旨,是能够不断扩大收视群体,并培养潜在的观众的。可以说,《空中剧院》的传播模式,帮助传统戏曲在大众传播时代实现了大众化接受。

5.同时,《空中剧院》对优秀演员和经典剧目的录制和播出,直接有效地保存了戏曲资料。以前名家名角的舞台演出,由于缺乏录像设备不能得以流传,为了弥补这种缺憾,让受众真实感受当时舞台演出的效果,只能由京剧演员来进行音配像式的再现与还原。有了《空中剧院》这个栏目,名家经典剧目、大型演出视频等资料可全方位的被完整記录保存,供戏曲爱好者、戏曲艺术创作者、戏曲艺术研究者观摩学习。

6.《空中剧院》的舞台戏曲节目的播放,还为戏曲挖掘潜在的年轻受众。戏曲作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艺术瑰宝,有独特和深厚的魅力。但是观众普遍老龄化,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戏曲不了解,又因不了解而产生偏见。借着戏曲与大众传媒结合的传播优势,让新一代的年轻潜在受众了解戏曲、欣赏戏曲、爱上戏曲便有了可能。

《空中剧院》是戏曲与电视这种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相结合,适应不断加剧的文化市场竞争,扶持了传统戏曲艺术,培养和锻炼了优秀的青年演员,也为传统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与思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一代的观众群体,《空中剧院》除了上述的与电视结合的传播形式以外,也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不断开拓传播的路径,如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另外就是央视论坛复兴论坛中与戏迷的互动。许多重要的舞台演出,《空中剧院》栏目组不但进行现场直播,还通过微博进行图文直播,与场外的观众进行互动,实现了多角度、跨媒体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俊凤:《梨园盛开春满园——试析河南电视台戏曲栏目(梨园春)》,《电视研究》2002年第4期

[2]陈鹏:《当代电视媒体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一以(百家讲坛)为例》,2009年硕士论文文库

[3]程子轩:《新媒体时代戏曲APP的传播作用研究》,2015年硕士论文文库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