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他留歌谣研究
2019-08-27冯如攀
摘 要:在边屯史的背景下,他留歌谣呈现出典型的民族文化特性,但在传统重文轻言的书写文化视角下,他留歌谣传承只能靠群众口耳相传。随着当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媒介大量涌入人类的世俗生活,改变人类的审美需求,引发一场书写文化的革新运动。笔者认为对他留歌谣研究,应以其口传性为基础,重新审视当代他留歌谣的书写及功能,处理好书面文本与口传文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差异问题,尽量保持他留歌谣的原初内涵。
关键词:他留歌谣;文化特性;书写内容
我国歌谣生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歌谣的多样性首先体现在民族特点的多样性上。中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由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中展现了其生活、文化和心理特征。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传统的书写文化呈现出“重文轻言、重贵轻贱”的典型特征,口传性文学中虽然有极少数内容曾被作家吸纳成为书面文本,但也改变了口传的原初内涵。在当代书写文化视角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呈现为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这样的审美置换,使大众重新审视口传文学所带来的精神震撼,掀起一场翻译和研究口传文学的浪潮。
目前对“口承与书写文化”的研究相对充足,但大多数学者在论述时,把焦点落在“文化”上。闫淑惠、覃慧宁二人主要分析歌谣的“文化”性,对歌谣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论述则相对较少。叶舒宪认为: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之间、文学与人类学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将会引发人类对文明的反思。巴莫曲布嫫对西方学界的“口承─—书写”论战做概要性的介绍与回顾,并进一步探讨民俗学研究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视觉融合。关于“他留文化”的研究,学者们分析其传承路径和发展空间,付伟、杨丽认为“整合他留文化特征及传承途径,要解决他留文化传承的路径问题,就要针对制约他留文化传承的因素,寻找发展路径。”他们也从族群认同角度出发,探讨他留文化的功能。唐嘉荣认为:他留文化早已渗透在他留人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之中,具有规范乡间生活的功能。也尝试站在边屯史的角度上,全方位解读他留习俗和文化内涵。《边屯探源》是一本论述永胜边屯文化的书,由众多学者的文章组成,较系统的论述了永胜边屯史,并将永胜的历史与毛泽东祖源问题结合在一起,将永胜由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跃然纸上,给后世研究提供了很多的文献。简良开《神秘的他留人》一书,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他留民族文化研究的专著,该书展现了他留人的祖籍来历,以及“青春棚”、“粑粑节”、“火草衣”等独特的民俗具象,向读者较全面的展示了他留文化。
另外,马学良、梁庭望、张公瑾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按时间把歌谣生发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新民主和社会主义时期五个时间段,认为每个时间段歌谣反映的主题与当时社会形态紧密相连。总体上,关于歌谣的相关论述颇丰,但涉及他留歌谣的研究则相对缺乏。
一、当代他留歌谣的文化特性
他留,自称“他鲁”或“他鲁苏”,他留人世居麗江市六德乡,在上世纪族群识别工作中,他留人被划为彝族的支系,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却没有通行的文字,所以他们的族源问题主要通过口传的形式代代相传。他留人集中居住在他留山,山上有他留河流过,史称“他留河流域”,流域内有双河、云山、玉水三个村委会,其中“王、兰、陈、海”是村中四大姓氏。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他留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表现为三种:牧畜文化、旱作文化、和稻作文化,围绕三种经济文化类型,形成属于他留人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整体上看,他留歌谣的文化特性呈现为“多源一体、多元一体、多维立体、奇异古朴”。
从他留歌谣的文化生境来看,他留人居住于山区,属于山区文化,艰苦的生活环境,反映在歌谣上表现为刚健、朴实、厚重的风格,缺少豪迈之气,却力图再现生活的艰辛,告诫人们珍惜美好生活。日本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学者,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特征曾经进行过有益的探索,他们指出:长江、珠江等大多数河流均源于云南,云南成为众多文化的发源地,并把云南看作是“古代人类迁徙文化交流的中心”。他留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区生长常绿阔叶林,按照日本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他留歌谣文化属于典型的照叶树林文化,这样文化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事以栽培杂粮(他留山红米)和薯类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另外,多源一体还体现在河流分布上,这样的文化自然环境滋养他留歌谣文化,也孕育着热情好客的他留人。
从外显层看,他留歌谣文化是多民族文化复合交融的结果;再从内隐层分析,它又是多元文化因子聚合而成的。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依存,各民族都不同程度的吸收对方的“异质文化”并加以糅合,这样每个民族文化都带有同质性的文化因素。他留人喜在平坝地带种植水稻,形成稻作文化类型;半山区种植种植玉米、小麦等杂粮,形成杂粮文化类型;同时,他留人也进行畜牧养殖活动,形成畜牧文化类型。这样的地域分布,使得他留歌谣文化带有厚实的多维一体特征,他留歌谣集中反映插秧的欢快,收割麦子的幸福,以及养殖的乐趣,代表作品有《放猪调》、《放羊调》、《高山情歌对唱》等。
他留歌谣的演唱场景也很讲究:婚丧、劳动、祭祖、过节时演唱的歌谣都不一样;家中有父母辈去世,一年内孝男孝女不得演唱歌谣;非毕摩不得演唱。他留歌谣还反映着他留人的民风民俗,有一种奇异古朴的内在气质。
二、当代他留歌谣的书写分析
(一)书写内容
他留歌谣集中反映了他留人的民俗。粑粑节是他留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他们要采集新鲜的松针铺在祠堂地板上,用新米做成粑粑放在松针上,三个村委会的他留人全部聚集一起,祭拜祖先。仪式结束后,他留人在祠堂外广阔的场地上“打歌”,由一个他留人吹葫芦笙,累了之后再换人接着吹,作为打跳时的主要的配乐,葫芦笙可以引领上千人起舞,人们随着葫芦笙乐声翩翩起舞。祭司唱祭祀歌,内容主要展示祭祖仪式该如何进行、祭祀物品等。祭祀歌还包括丧葬仪式上的“哭灵歌”,和“粑粑节”祭祀歌内容不同,后者陈述死者去世后,需剃尽头发、穿寿衣、用麻布绕棺椁、只能停留家中三天三夜等习俗,以及仪式的流程。另外,还有关于婚姻习俗的歌谣。口琴、笛子是一种在他留人中很常见的乐器,他留姑娘成年后,家中便会为姑娘搭建青春棚,这两种乐器可用于青春棚中吹奏,促进女子和男儿情感交融。
歌谣中的许多调子,搭配音乐加上歌词,起到协调人们劳动、减轻体力劳动带来的精神疲劳的效果。分析翻译的文本,仿佛劳动场景再现眼前,如《放猪调》中又有极强的暗喻性,在放猪这一劳动场景演唱下,把猪比作他留女孩儿,强调男孩应主动追求女孩。
(二)书写功能
他留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边缘文化区,他留歌谣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丰富自我,融合中不失自我本质特色,始终以他留传统文化为本,代代相传保存自己的传统歌谣文化。
1.提供他留族群文化的研究样本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掀起研究区域文化的狂潮,“美国、日本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和推动地域文化研究”;云南学者李子贤、秦家华、付光宇也纷纷提出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圈,稻作文化带等相关概念;黄泽教授提出云南稻作文化祭祀链等概念。这些概念都立足于研究地域文化,阐释地域性对少数民族文学生发、文学风格的影响,以及对生活在该地域内民族性格的塑造。他留歌谣塑造他留人的内在民族性格,是建构个人和群体生活类型的重要因素,还强烈的影响个人和群体在社会层次中扮演的角色,是族群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他留歌谣的风格特色由他留人所赋予,反之歌谣风格也塑造他留人个性,二者间构成互动关系。歌谣内容反映人们对民俗、生活的认识,不管是口头的歌词,还是翻译出版的书面文本,都为当代学者研究他留文化提供一个样本。
2.满足审美需求,保护文化多样性
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网状式的结构,为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趣味,口传和书面文本都必须进一步发展。外界人想要在聆听中得到审美体验,了解他留文化,就必须明白歌谣内容,但碍于语言不通,就需要梳理好的汉语普通话文本;本族人汉语水平较低,口传文学满足了他们的审美享受。“雅俗共赏”是现代人审美需求上的共同特点,“雅”和“俗”同时走上舞台,向社会大众展示他留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他留文化,使他留歌谣走上更大的舞台,这些方式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的传承链条,丰富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学的价值和地位。在传承链条上,每一个吟唱的歌谣音符,都以鲜活的姿态现于观众眼中,欣赏他留歌谣就是领会他留人的世界观,让听众仿佛看到一个漫长的族群迁徙过程。
(三)书写建议
综上所述,传统的书写文化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忽略了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性及人民平等性,轻视口承文化之于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意义。我们需要承认歌谣的口承价值,因为对他留歌谣文化研究不能只从文本到文本,缺乏田野调查,是不可能获得完整可靠的研究成果的。他留歌谣的活形态性质,对分析民族文化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当代书写文化视角下,我们应该从口承性角度去观照他留歌谣文化,只有用平等的文化视角,才能真正理解口承歌谣的内涵,得到更全面的认识。第一,少数民族歌谣是以少数民族语言的形式吟唱,在翻译为汉语普通话文本时应该注意“脱节”问题。用汉语去表达少数民族歌谣,很多情况下难以传达原初的歌谣内涵,在歌词韵律、形式、字数等方面也问题突出。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复校对歌词文本和原初内涵之间的链接关系,力求语言表达上真实、朴素、又具有韵味。 第二,应处理好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身份问题。田野调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调查对象是否积极配合,作为调查者我们不应该把自身定义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或者高级文化的代表者而去轻视被调查者的文化。他留歌谣的翻译工作离不开他留老艺人的参与,我们要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打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相处模式。第三,重视他留歌谣的口承性。口承文化与书写文化在生发、发展、传承等方面的特征不一样,翻译时应更加重视歌谣口承性,口承性在翻译时很容易被改变,如果不注意保护,很容易消失。
三、结语
在边屯史的背景下,他留族源呈现多源性的特征,直接影响他留歌谣的生发问题。他留歌谣内容上力求再现民俗,并与劳动场景相结合,传达出他留人对万物形成的思考。从语言上看,他留歌谣风格朴素、抒情直接;从文化属性上看,他留人对依存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改造、加工后逐渐建立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组合成一个庞大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又构建出多源一体、多元一体、多维立体、奇异古朴的文化格局,让他留歌谣一直处于活形态的口传状态。当代的书写文化蓬勃发展,致使他留歌谣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传承方式,将口承与书面传承相结合,以满足多层次的歌谣文化审美需求。然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留歌谣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却也容易让他留歌谣与原初内涵置换,甚至是断裂。作为一名民族文化传承、歌谣翻译者,我们应在不改变原有文化精髓的情况下,不断推陈出新,力求为我国文化精华传承,搭建更大的舞台,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闫淑惠,徐林祥.客家歌谣女性书写的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6(4):247-251.
[2] 覃慧宁.传统书写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歌谣习俗[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
[3] 叶舒宪.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民族志诗学”与人类学的表现危机[J].广东社会科学,2001(5):151-154.
[4]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J].广西民族研究,2004(2):29-36.
[5] 唐嘉荣.他留传统文化习俗的功能和特质[J].红河学院学报,2017(06):26-29.
[6] 简良开.边屯文化论——以永胜县为例[J].社会主义论坛,2011(2):53-54.
[7] 永胜文化研究院编.《边屯探源》[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4:51.
[8] 李子贤.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7.
[9] 张福三.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10] 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册[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大学第十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名称:祖先崇拜的乡村功能考察(项目编号:20180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冯如攀,云南宣威人,云南大学1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