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2019-08-27吴纬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文明意识生态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关键期,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成为题中之义,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广西某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学生生活习惯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情况、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状况这五个方面,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

1984年莫斯科学者首次使用“生态文明”一词开启了人类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潮。2007年,“生态文明”首次进入中国共产党宏观决策,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转眼将迈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日子,中国社会发展迈向更高台阶,生态文明建设相应步入更高发展阶段,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要应加深刻树立、与时俱进。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生态文明是积极的、科学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某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本文对某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供指导途径。本次问卷一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回收率达96%。调查范围从本科到研究生,比例分别是大一10.94%、大二9.9%、大三13.02%、大四10.42%和研究生55.73%,男学生所占比例为21.88%,女学生所占比例为78.13%。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程度调查分析

2007年党在十七报告提出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要求,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党和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本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概念和内容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此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程度。对于生态文明的正式提出在哪次会议的问题中,只有16.15%回答正确,45.83%的学生认为是在十八大上提出的,而6.77%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和31.25%的学生不清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是否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问题中,57.29%的学生回答基本了解,36.46%的学生回答听说过,4.17%的学生十分了解,还有2.08%的学生不知道。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含很多,其中主要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法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科技建设等等。这个知识某校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同学们都很了解。但是相比较之下,回答生态法制建设和生态科技建设的学生就少一些,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包含法制和科技。其中,选择生态环境建设的学生比例为95.31%;选择生态法治建设的学生比例为86.46%;选择生态经济建设的学生比例为93.75%;选择生态文化建设的学生比例为94.27%;选择生态科技建设的学生比例为81.77%;还有13.54%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选项。

在调查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先后顺序问题上,65.63%的学生认为应该同时进行发展,缺一不可,也有30.21%的学生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但是有3.13%的学生认为应该优先发展经济,还有1.04%的学生认为在我国发展中对于经济和坏境问题应该顺其自然。

由以上四个问题可以说明,某校大部分的学生熟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深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内容和发展顺序,但是有一些学生的想法停留在传统的发展道路里,认为经济发展优先和顺其自然,不了解生态文明的内容和政策。

三、大学生生活习惯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情况调查分析

针对大学生生活习惯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四个问题得知:“您有一水多用的习惯吗?”,“您选择洗衣液或洗衣粉时通常会考虑什么因素?”,“您就餐时,通常会选择哪种情况?”,“平时购物后的塑料袋您会怎样处理?”在统计数据中发现,某校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够环保,有待提高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

在“您有一水多用的习惯吗?”问题中,79.17%的学生是有一水多用的习惯的,而20.83%的学生则表示没有一水多用的习惯。在“您选择洗衣液或洗衣粉时通常会考虑什么因素?”问题中,35.42%的学生表示会考虑价格因素,30.21%的学生表示会考虑品牌因素,25%的学生表示会考虑环保因素,还有9.3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在“您就餐时,通常会选择哪种情况?”问题中,66.67%的学生选择在食堂用餐盘就餐,11.46%的学生选择用自己的饭盒到食堂就餐,15.63%的学生选择用塑料袋打包回宿舍就餐;还有6.25%的学生选择通过叫外卖就餐。在“平时购物后的塑料袋您会怎样处理?”的问题中,7.29%的学生选择直接扔掉,59.38%的学生选择留着以后再利用,33.33%的学生选择优势留着有时扔掉。

四、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调查分析

某校学生对某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有不同的回答。大部分学生满意某校的生态坏境,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是很满意。6.2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8.44%的学生表示满意,44.97%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还有0.5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学生们认为学校中主要存在的不环保行为有:64.06%认为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很普遍,14.06%的学生认为水电浪费很大,11.98%的学生认为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9.9%的学生认为乱扔垃圾很普遍。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需改进的方面有以下几个:居住坏境、基础设施、人文氛围、实践活动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其中,选择居住环境美化的学生有76.56%,选择基础设施配置的学生有86.98%,选择人文气氛营造的学生有84.38%,選择举行实践活动的学生有71.88%,选择相关知识推广普及的学生有70.83%。而学校也做了很多方面宣传和改进某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媒体、书本杂志报刊、课堂学习、学术讲座报告、宣传活动和师生交流等。

五、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国家积极号召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下,大学生不仅应该有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在调查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状况中,96.35%的学生认为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很重要;2.08%的学生认为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不重要,因为个人的影响毕竟比较微小;1.56%的学生选择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目前,某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存在着以下问题:93.23%的学生认为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和86.46%的学生认为生态知识缺乏,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相关师资力量少、相关读物和教材少、学校没有引起重视、家庭缺乏相关知识教育、社会宣传不到位等。

学生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有效的举措是:85.42%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课程、90.1%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参与生态环保社团组织感触、82.29%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大校园生态环保监管和奖惩力度、77.6%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73.44%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感化等等。

面对生活中生态被破坏的行为,学生认为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82.81%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使之自觉维护、73.96%的学生认为应该政府加大宣传和资金扶持力度、90.63%的学生认为专业部门采取积极地措施来防治和治理生态的破坏、73.44%的学生认为应该制定严厉的法律来防治、73.96%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大破坏的经济惩罚力度等等。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生态文明的建设正在加强,越来越需要大学生来迎接及领先。本次调查里,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践行:努力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环保活动、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勇于指出身边的不环保行为、勇于指出身边的不环保行为、向身边的家人及朋友宣传生态知识、积极探索,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言献策。在这道多项选择题中,选择努力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知识的学生有85.94%,选择积极参加社会环保活动的学生有90.1%,选择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学生有91.67%,选择勇于指出身边的不环保行为的学生有81.25%,选择向身边的家人及朋友宣传生态知识的学生有78.65%,选择积极探索,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言献策的学生有78.13%。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通过本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現状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大的可进步空间。所以要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大学生成为责任感强烈、自觉性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爱军.生态文明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4.

[2] 王丹丹,张晓琴.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市部分高校调研数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03):100-110.

[3] 陈欣,张志成.浅议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7):200-201.

[4] 余国圣.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5] 孙耀胜,崔宇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黑龙江教育,2016.

[6] 陈七三.论新时期大学生环保意识及行为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4 (10):77 -80.

[7] 张云兰.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3):31 -33.

[8]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4):112-115.

[9] 丁瑞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53-55.

作者简介:吴纬(1995- ),女,广西梧州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猜你喜欢

文明意识生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对不文明说“不”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