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型人才培养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19-08-27刘晓雅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

摘 要:顾名思义,双创型人才指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它是高校培养的核心目标,它也完美的响应了国家要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在此号召之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大潮中去。在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上,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关键,它对学生的价值观及优良品格可以完美的培养和塑造。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培养;思政教学改革

我国正以极快的速度往前发展,高校当前乃至未来所培养人才的目标必然是双创型人才,培养双创型人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让学生的综合意识加强,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双创教育培养的传播体,肩负着重要的实践作用,只有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改革,才能让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走向良性发展轨道,让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

一、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模式固定而陈旧,与双创理念无法进行有效结合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虽然开设时间不短,但是长久以来教学的方式过于固定而单一,教材中的观点不够大胆而具有创新,教学所运用到的载体也不够多元化,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无法与双创教育进行完美的结合。众所周知,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应对困难,克服困难。而在大学生双创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各种困难及各种诱惑,如果没有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恐怕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这就需要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结合的并不是很充分。

(二)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不足

虽然国家号召大学生进行双创,并推出各项政策扶持,而各大高校也积极响应号召,积极的开设了相关课程,成立相关机构、社团等等,但是专业的教师队伍却无法弥补经验上、理念上的不足,因为很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都属于兼职教学,他们对双创的理念本身就没有深入的去理解、去钻研,而双创是一个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的课程,如果自身的积累都不够,去教育学生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上去引入双创教育,更是难上加难。很多教师授课时倒是一套一套的理论,但是却无法将生活中的东西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也让思想政治课程变得非常“曲高和寡”,不是那么平易近人,一切都是那么的空洞。

(三)教学理念非常落后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开展双创教育,是需要一定成效的,是需要以教学理念微基础作为教学的一项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的践行这个理念,让学生去大胆的创新和创业。在很多人眼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就业,就业率才是关键,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大多是技能型的人才,这就容易造成很多高职院校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甚至很多时候其他课程会占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时间。除了学校的轻视之外,还要提到的一点便是学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解也较为浅显,他们非常消极的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投入,思想政治课程往往是“一块大饼”,这块大饼虚无缥缈,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这种落后的教育理念就造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教学实践非常匮乏

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必定离不开实践,只有在大量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几乎没有实践,仅有的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多媒体展示层面,学生没有机会外出考察,没有机会进入社会去搞调研。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无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也很难最终培养成才,这对于双创教学目标的实践,有着非常消极的反作用。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一)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在各项扶持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形势一片大好,双创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更是可以帮助国家拉动内需。作为大学生,要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积极的学习双创知识,积极的开展双创实践,在创业浪潮中勇于表现自己。

(二)完成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的革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转变为培养双创型人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贯彻双创精神,落实双创精神。如何对教学理念革新,首先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转变轻视思想政治课程的心态,充分认识到双创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课程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还要对旧的思政教学理念进行革新,让双创精神能够在思政课中得以贯彻,让思政课程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建设和完善专业教学队伍

前面已提到过,目前高职院校中思政教学资源薄弱,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没有完成理念上的转变,也无法将思政课程与创设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随着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被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已认识到,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很有必要,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需要的不再是身兼数职的教师或领导,需要的是注意力、专注度都较高的专职思政教师。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怎么去贯彻双创精神,如何为双创型人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都是组建专业师资队伍需要去思考的种种问题。

(四)加强教学实践

前面也已提到过,双创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双创理念,并有效的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作为学校和教师,要积极的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要多开展实践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实践,自主探索,自主的提出相关问题,这样才能为未来培养出更高标准的人才。

(五)构建双创服务体系,强化双创实践基地的建设

各大高校在陆续开创双创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成立双创社团,双创协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创业讲座,让成功人士进行经验上的分享,同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竞争氛围,让学校里充满双创的氛围。由于创业之路困难重重,充满挑战,所以作为高职院校,还要想办法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这就需要思政课程发挥重要优势。作为大学生强化自身技能和能力的重要场所,双创实践基地可以很好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针对性的展开思政教育,两者的结合,既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思政教育和双创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让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走入良性循环,真正的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十分关键,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才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岳苗苗.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7).

[2] 汪祥松.论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业的融合[J].劳动保障世界,2018(3).

[3] 王芳,张龙,许莉芬.音乐欣赏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J].当代经济,2015(15).

[4] 雷以柱,李志,陈定梅,等.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1).

作者简介:刘晓雅(1983.07- ),女,吉林人,研究生,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思政教学。

猜你喜欢

双创型人才培养
农业院校科技孵化园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及“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建设
农业类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