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明大政纪》史料价值探微

2019-08-27杜少娟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杜少娟

摘要:《皇明大政纪》是明代私家修史成果的代表著作,该书记载了自明太祖起兵至隆庆六年凡204年间的史事。《皇明大政纪》所载史事详实可靠,对明代重大历史事件皆有涉猎。此外,该书还对明代官方讳言的秘史作了记载,并考订了官修史书中篡改、讹误的史事。《皇明大政纪》是研究明史的重要史料参考来源。

关键词:雷礼;《皇明大政纪》;史料价值;私家修史

一、雷礼与《皇明大政纪》之编纂

雷礼,字必进,号古和,江西丰城人。生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卒于万历九年(1581),享年76岁。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十二年(1533)授福建兴化府推官,开始仕途生涯,此后宦海沉浮近35载。雷礼历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累官至工部尚书,政声颇佳,致仕后又撰写了《皇明大政纪》等多部著作。雷礼于《明史》中无传,其生平仅见于潘季驯《少傅工部尚书雷礼传》、余寅《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雷公行状(代作)》、张岱《郑晓雷礼列传》中。通过记载可知雷礼任职期间恪尽职守,精于吏事。在工部任职期间,雷礼主持参与了多项大型工程,如督修天寿山、卢沟桥河工和重修紫禁城三大殿。因此雷礼颇受皇帝重视,“世宗有忠敬勤敏之褒,每称冬卿不名”[1]。雷礼刚直不阿,主持重修三大殿期间,他提出切实可行的修缮方案,尽力节省成本,史载“工估者至数十百万,而费止什一”[2]。雷礼此举损害了严嵩党的利益,但雷礼敢于同严嵩对抗,可见其人品高贵。

雷礼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在职期间撰写过《真定府志》和《南京太仆寺志》,而《皇明大政纪》与《国朝列卿记》是雷礼的代表作。雷礼居官数十载,在仕宦途中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史籍和奏疏决议,为他后期的著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来源。此外嘉靖朝正是明朝私家修史的兴盛时期。明朝中后期统治腐败,边患问题严重,催生了一批史家撰写国史,以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雷礼也积极撰写史书。

二、《皇明大政纪》之体例与内容

编年体是以帝王为中心,按年代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编纂方法。明中叶始,明代史家开始编纂国史,自洪武始,进而延伸到正德、嘉靖朝。雷礼的《皇明大政纪》就是该时期编年体史书的代表。该书承袭编年体史书的体例,兼容纲目体,“编年叙次,有正书,有分注,略如纲目之体,颇便于观览”[3],体现了明代综合体史书的编修特点,在史籍体例上有很大进步。

《皇明大政纪》共二十五卷,由雷礼、范守己、谭希思共同完成,大致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一年。该书前二十卷记载了从洪武元年至正德十六年间的国家大事,由雷礼所著;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为嘉靖元年至嘉靖四十五年间的史事,由范守己续编;卷二十五为隆庆朝事,由谭希思续编。该书以时间为主要线索,以年代为先后顺序,自元至正十三年太祖起兵于濠梁迄隆庆六年穆宗崩,对当朝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记载,纠正了不少正史记载中的讹误,是明中后期私家修史的早期代表。

《皇明大政纪》在编纂上,各个时期因史事的多少而分别占据不同的卷数,内容有详有略。其中太祖朝最多,共占五卷,成祖一朝三卷,景泰帝、穆宗最少,占一卷,其他卷数有次。该书内容丰富,记载详实,涉及范围较广,对明代政治、军事、制度等项的记载尤为细致。值得称赞的是,该书对明代官方讳言的宫廷秘事亦有涉猎,如建文朝史事、明英宗复位等。该书是明代私家修史中质量颇高的一部著作。

三、《皇明大政纪》之史料价值

(一)对明代正史、地方志记载的补充

《皇明大政纪》大部分内容由雷礼编纂而成,其文笔极佳,“在先朝以文学政事正直显”[4]。雷礼通过任官期间接触的原始史料,对明代正史记载简单或者缺少记载的重要人物进行了补充,以及对正史记载的讹误作了订正。如《皇明大政纪》卷十九中,王文成自兵部主事谪龙场驿丞、自驿丞迁庐陵之以后历官,孙忠烈自刑部朗中为大理寺丞之后历官,都一一记载。雷礼本是江西人,对王文成、孙忠烈二人在江西所作贡献较他人更为清晰,其“深知二公之功大,故特载其始末”[5]。

范守己与谭希思在雷礼的基础上,续编了《皇明大政纪》。范继承了雷礼的编纂风格和编修思想,对史实进行认真考订。如《皇明大政纪》卷二十五载:“隆庆六年三月,吏部尚书潘晟乞致仕,许之。先是给事中宋之韩论晟衰朽不堪典礼,上慰留之,之韩嗾同官贾待问鐸等攻之,晟三疏乞去,乃得许。之韩浅鄙很愎,内?附当事以自肥利,而外务搏击,以必胜立威,不独攻晟一事也,士大夫侧目视之。”[6]潘晟在正史中没有传记,只在张居正和其他人的传中有所涉及。张居正去世后,潘晟被罢免。《新昌志》中也记载潘晟“厚德雅重,有遗爱于乡”[7],因此通过《皇明大政纪》的记载,可知潘晟“在朝亦有雅望,非恃门生之力者”[8]。

(二)为之后史书编纂提供真实可信的史料

明人修史往往对建文、景泰两朝事讳莫如深,将洪武至正德这十一朝事编作九朝史。雷礼在《皇明大政纪》序言中也言及:“建文、景泰朝事又讳不易言,用是因循二百年畏难于史,即大手笔私有撰记,往往不敢示人,即示人辄匿去,未敢悬之市门传之都邑也。”[9]

然而《皇明大政纪》单列一卷为景泰帝做史,将景泰朝之史事详加记载,为后世留存了宝贵的史料,成为研究这一朝历史的重要史料来源。《皇明大政纪》一书虽将建文帝一朝略去未做传,但对建文、成祖朝事进行考订,真实记载。靖难之役后成祖即位,为了皇室尊严,后世对史书作了篡改。如《明太宗实录》载:“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乙酉,太祖崩。”[10]而雷礼在《皇明大政纪》卷六中载:“六月……文皇自燕邸入临,至淮安,出敕令归国。”[11]删去了太祖临终召见燕王的不实史料,力求史料加载的真实性。类似的例子在《皇明大政纪》中不胜枚举,正因雷礼等人的这种秉笔直书的著史风范,使该书成为明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参考来源。

明末清初作为中国古代私家修史的第四次高峰,涌现了很多质量较高的私修史书。《皇明大政纪》作为该时期私家修史的典型代表成果,更具备继续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丰城县志(同治)·卷13,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2]同上.

[3][清]李慈铭撰.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36.

[4]同上.

[5][清]李慈铭撰.越缦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7.

[6][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卷25[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册8:845.

[7]同[5].

[8]同[5].

[9][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卷25[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7:558.

[10]明太宗实录·卷1,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58.

[11][明]雷礼,范守己,谭希思撰.皇明大政纪·卷25[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册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