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19-08-27程斌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程斌

摘 要:红色文化属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抗战时期革命先辈的信念、理想与精神等,在我国的革命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意义。高校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实现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同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文章从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入手,积极探索了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红色文化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红色文化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以下主要围绕着当前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现阶段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学生的参与度不足

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新鲜事物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点,电脑与手机等现代化科技产品一经推出就深受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而红色文化一直被大学生群体认为是陈旧乏味的事物。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不仅无法起到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的作用,还会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宣教红色文化时采用单一的教育方式,加上宣教内容枯燥乏味,教学用语平乏无趣,难以激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不少大学生认为红色文化对于自身的生活缺乏意义,也就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红色文化,难以深入体会与理解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

(二)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普遍性不足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组织学生听汇报、观看红色电影以及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内容为主。在组织学生参加完成上述活动之后,会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者是观后感,而不少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任务,通常采取的方式是直接搜索网上现有资料,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与编辑形成自己的观后感或者是读后感,很显然,这种方式并不能够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真正内涵,也并未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也就难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价值。除此之外,在教学评价环节中由于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加上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对学生监督,难以保证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

(三)缺乏對红色文化的重视,统一性不足

近些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的严峻,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与专业技能为目标,而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课程教学,无法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在塑造大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素养方面作用,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在实际开展中常常流于形式,虽然组织学生参加了多种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品德与道德品质并未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为了顺利获得职称晋升,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论文的撰写与科学研究,所以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教学任务负担重,也就无暇顾及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而由于教师本身对红色文化教育不重视,也就难以向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精神的有效渗透,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参与红色文化教育课程。除此之外,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得不在专业课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以此提升自身今后的就业竞争实力,也就不愿意参与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加上受到教师的重专业课程,轻德育课程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很难顺利的开展下去,效果也就是差强人意。

二、红色文化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关系着我国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重要价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长征精神以及“五四精神”等优秀的红色文化,端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强大。

(二)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鲜活。在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之中,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红色文化的宣传,诸如组织学生参加革命遗址,引领学生重温红色经典文学,或者是带领学生演绎红色故事等。上述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品德,还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与信仰。

(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优化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同样如此,高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政治的工作方式,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内涵,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从而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比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可以组织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比如,传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电影以及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等,在富有意义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用红色文化涤荡大学生的心灵。

(四)强化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从内容方面来看,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高校在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之中,要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组织诸如演讲、书法、征文以及时政宣讲等多项比赛,实现两者的紧密的融合,在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保证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一)注重课堂教学与红色文化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做好红色文化教材的改进工作,并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保证红色文化教育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要坚持就地取材的基本思路,选用为大学生所熟悉的当地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深入人心,保证红色文化价值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发挥。

(二)加强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注重校园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紧密结合。比如,高校可以组织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多样化活动,包括举办红歌比赛、红色诗文朗诵比赛、红色图片展与演讲等。通过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而且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以红色文化精神规范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可以使得校园文化更加的丰富,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网络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的结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要认识到互联网的强大作用,重视网络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出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因此,高校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加大对校园网的监管力度,加快红网平台的建设,积极创设党建新闻网、团委网站等,形成积极向上的红色网络环境,利用多种新媒体方式诸如微信微博以及青年之声等,积极的倾听学生心声,为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重要保障。

(四)实践服务与红色文化的结合

高校在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之中可以采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式,社会实践方式指的是组织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常见的活动方式有:参观红色旧址、寻访老战友、义务讲解员等。志愿服务有参观纪念馆、萧红故居、七三一遗址等。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服务与红色文化的结合,引发学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从而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红色文化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以及政治觉悟等,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五)实现思政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提升教育的感染力

当前,高校在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為大学生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思想较为的悲观,且情绪非常消极。因此,在大学生成长道路上高校要发挥出自身引导性作用,端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塑造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得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此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非常的单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感染力不够,对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就十分的有必要,可以利用传唱红歌、舞蹈表演等多种方式弘扬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或者是参观纪念馆以及遗址等方式,上述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与吸引力。

(六)完善思想课程教育体系,提升思政理论说服力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内容过于的抽象,缺乏相关的案例与实践,总体说服力不足,且空话与套话较多,而这必然会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论证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真实案例与事件的应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通过参观历史遗址或者是阅读历史人物等,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理论说明力,让学生以历史为鉴展望未来,并形成远大的人生理想与目标,肩负起历史使命。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创新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注重红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主义情怀,让大学生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良好作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湛风涛,林婉婷.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的应用研究综述[J].党史纵横,2016(09):53-54.

[2] 陈德钦.福建三明苏区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01):1-6.

[3] 王芬.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3306):150-153.

[4] 袁君丽.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对策研究——以湘鄂西为例[J].特区经济,2017(05):134-136.

[5] 肖立东,高文举,张程.弘扬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6):274.

[6] 张伟平.将延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7(27):118+127.

[7] 李倩,曾虹,黄红梅,等.琼崖革命精神在海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11-13.

[8] 刘丽萍.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38-39.

基金项目:文章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18211。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