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三联动、四化五同、服务三农”涉农高职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2019-08-27李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职

李琳

摘 要:针对高职思政育人模式普遍陈旧、理念固化、知行脱节、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涉农行业背景特点的“三三联动、四化五同、服务三农”涉农高职思政育人模式。该模式在推广运用中获得良好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职;思政育人模式;三三联动;四化五同;三农服务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育人模式陈旧、知行脱节、育人主体理念固化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尤其在高职院校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相对缺乏,如何打造适合高职学生和专业的思政教育体系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难题。针对高职思政育人模式普遍陈旧、理念固化、知行脱节、育人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涉农行业背景特点的“三三联动、四化五同、服务三农”涉农高职思政育人模式。该模式受到省内外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推广。

一、以“理论活化、教学互化、文化融化、实践强化”四化为重点,创新“学-知-行-修”涉农高职思政引领培养全过程

(一)以“学-知-行-修”为线进行思政育人

“学”是通过基础素质课程及在线开发课程:形成基于学习共同体、涵盖思政课的45个教学专题,开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爱国教育十讲》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在线课程(智慧树)等在线课程,培养具有基本正确三观的合格学生;

“知”是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全学校全专业、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到各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其中专业核心课程要求至少安排2学时思政育人内容,形成固定的职业精神教育,培养有正确价值观的岗前后备人才。

“行”是通过拓展课程、文化熏陶引领,例如科贸茗谈、孟子学堂等,把思政引领落实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养成一名具有优秀素质的准职业人。

“修”是与学生专业实习,家园社区的生活结合,通过主题教育、思政社会服务、社区活动等,把价值观内化,引导学生持续研修固化价值导向,成为一名具有坚定信仰的政治人。

(二)理论活化,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根据青年的思想政治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共同主题+时代课题”理论范式,设计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四个自信、法律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等45个专题,开设《网络流行语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孟子学堂》等特色课程。

(三)教学互化,分解教学创新任务,解决知行脱节问题

以青年的认知为主,挖掘内源性资源为支撑思想引领、打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协同创新渠道。通过“大学生上思政课”、“学校毕业生创业典型讲创业课”、“清明同上一堂特别思政课”、“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党史国史知识竞赛”、大型体验式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客体互化、主体共通互化。

(四)文化融化,设计涉农专业及学生喜爱的地方文化,以文化人

比如设计“茶文化节”、“科贸茗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吟诵活动”“传统文化职教行”等富有涉农高职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五)实践强化

以农村志愿服务专业化、特色化、高质化为重点,将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课堂、公共课课堂,打造一系列依靠涉农专业特色,依托专业技能的思政育人品牌,强化思政内容内化。

二、依托青年价值引领研究所实现“三三联动”

(一)依托青年价值引领研究所的三联动育人团队。以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三类人员为校内思政育人主要成员,落实三向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教师联席会议,研讨思政育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落实研究所师资管理制度,打造进得课堂、入得农场,人才培养双师型、“三农”服务专家型专兼结合的思政育人师资队伍。

(二)以思政课内容为纲,实现思政课-专业课--公共课三课堂联动,形成“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功能,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与综合素质课的思政育人效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人文艺术类课程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然科学课程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体育类课程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三、借力高职院校成熟的“校企所协”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校企所协”+“社区”的五向协同三梯次育人模式

(一)以“校企”为思政育人主体;以“所协”为思政育人平台;以社区为思政育人通道。以青年价值引领研究所为依托,通过各专业产学研用委员会,将思政育人内容与优秀企业文化共融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党支部培养红专人才,如茶文化节联合茶协会、孟子学堂联合孟子研究院等,暑期学生 “入社区·下乡村”服务三农,借力学校广东农业职教集团、扶贫村社同向引领高职青年大学生职业精神、引导励志典型。

(二)组织合作企业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方面成果,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三)企业文化与思政育人融合,以“课题研讨—联动合作—融合推广”的协同方式,在深入进行思政研究基础上,依托青年价值引领研究所,结合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及科技部“星创天地”等科研成果,引领组织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所、社区多方进行农学结合、文化传播、农创活动,打造文化链、价值链、产业链融合推广的思政育人模式。

(四)打通社区思政育人通道,以家为枢纽共建社区文化。连续9年开展“一封家书寄亲情”、“诵读红色家书”、学生社区“模范小家评比”等活动弘扬社区文化;以常春藤社区志愿服务、“进机关·到企业·入社区·下乡村”暑期社会实践、茶艺队社区服务、戒毒所开展帮教活动、“甘露行动·茶道塑人”未管所爱心帮教等社区活动,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双培养,学校公益服务效果及满意度双提升。

四、思政育人与三农服务融合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实现德技并修

学校结合涉农办学特色,利用广东农业职教集团、科技部“星创天地”、广东高职教育农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资源组建思政育人三农服务平台。紧扣政府工作重点,文化强化实践强化靶向服务三农需求,通过组织宣传队,开展志愿服务、调研报告、主题教育、农创咨询等服务解决知行合一难题。

本模式形成以来,面向5万多名学生进行实施,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知、认同、践行程度显著提高,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设计的思想引航员等教学项目,共衍生主题教育活动作品25个省级奖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特等奖2项、一等奖31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获思政教学比赛国家二等奖1个,省一等奖9个,相关成果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多所同行高校来校交流学习。思政育人三农服务深入全省28个区县,100个村,81个农场,辐射202个村,305个农场。

基金项目:文章系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粤港澳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进程与现实路径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JD710024。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