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芳:笔底乾坤,神与物游
2019-08-27王悦阳
王悦阳
石库门的一砖一瓦,透过笔墨的堆叠、皴染,仿佛往昔流金岁月的沉淀;梧桐树的枝繁叶茂,片片斑驳之间透出的,是光影交叠的温度;弄堂口的黑漆木门,映衬着西式窗棂的明快亮敞;远处是黄浦江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而对岸的陆家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历史文脉与今日风貌,两相辉映,浓缩而艺术性地铺展在人们眼前,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这是一幅长7.5米、高5.5米,由16张8尺宣纸无缝拼接而成的巨幅国画,名为《上海》,算起来足有40平方米。巨大的尺幅,温暖的色调,精巧的构图,个性的笔墨,无不展现出上海这座城市开放、包容、创新的独特个性与城市精神。正如其创作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汪家芳所说:凡经典之作,叙说的总是“此时此刻”,传递的总是创作者所处时代的最强音。
熟悉汪家芳的人都知道,作为当代优秀的山水画家,他的笔尖沉淀了几十年来的自我修行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体验。笔歌墨舞,初心不忘,在数十年的丹青岁月里,他的绘画作品拥有鲜活、独特的个人风貌和时代特色;每一笔皴擦点染,都用自己个性十足的水墨语言,传达着文化自信,笔墨传承与独具个人面貌的艺术特点。
眼前这幅巨作,从构思到搁笔,历时整整三个月,在动笔前,汪家芳查阅大量资料,用眼细观一座座优秀历史建筑,用脚慢慢感受一片片特色街区,用上百幅写生,深究、细品什么是可阅读的建筑,什么样的街区适合漫步,城市“温度”由何而生……正如当年傅抱石创作《江山如此多娇》一样,绘制巨幅画作,考验的不仅是画家个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还需拥有足够的脑力、体力。绘制过程中,汪家芳有时趴着、眼几乎贴着地作画,力求每一笔都精到准确;有时又站在高高的升降机上,挥舞大帚般的毛笔,严格把控大画的整体布局与气势。忽上忽下,时而大笔挥洒,时而精细入微,真可谓“呕心沥血,筚路蓝缕”。难怪画成之后,汪家芳的夫人嗔怪丈夫“为了画这幅画,连命都不要了”……大画上墙,气势恢宏,博得赞美一片,没想到汪家芳又有惊人之举,坚决婉拒高额稿费。在风生水起的上海画坛,汪家芳一直是深受藏家、市场热捧的实力派大家,如此精心绘制的作品,竟然分文不取,高风亮节,令人感动。而对此,汪家芳却看得云淡风轻:“一个画家能有机会用画笔记录自己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的城市,是多大的幸运,其他还谈什么呢?我想让这幅画纯粹些。”
情在画中,意聚笔端
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反映上海的发展和变迁,一直是汪家芳的梦想。在上海土生土长,从小住在石库门里的他,切身感受着时代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机遇。因此,当有关方面发来邀请,希望他为西郊宾馆外宾接待大厅创作一幅体现上海城市风貌的中国画巨作时,汪家芳为之兴奋不已,马上倾注全部精力投入其中。
汪家芳近照
“这么大一幅画,这么大的容量,要反映这么多内容,还有一个时空的跨越,其实对于任何一個画家都是考验。”对于汪家芳来说,这不仅是迄今为止他所创作的最大尺幅作品,也是上海建城有史以来,以作者个人名义独立完成的最大尺幅中国画作品。更重要的是,作品所饱含的特殊意义,必须倾注其以往所有的艺术积累、才情与技巧,最终达到“情在画中,意聚笔端”的想法与目的。
经过采风、学习、查阅大量材料和反复思考后,汪家芳将红色的石库门、金秋的梧桐树、陆家嘴的标志性建筑等具象物体与中国画独特的笔墨意境相融合,列为创作的关键点。并且选择了上海的石库门作为主线,由此重点刻画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红色历史传统以及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间
最终,画面确定在代表海派文化的上海石库门,代表红色文化的中共一大会址,以及象征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三个基点,奠定了作品的主旋律,那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展现时代特征。而画面顶端的一条黄浦江,连接南北,跨越古今,流动不息的江水,则又象征着“江南文化”在作品上的体现。
在作品的艺术处理上,汪家芳采用了浓墨重彩并铺以金黄透红样式的暖色调,通过对上海城市标志性植物——梧桐树特有的金黄色的渲染,反映了上海金秋时节处处洋溢着的收获与喜庆气息,映衬出“这里是上海”的时代强音。而精到的笔墨语言所展现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现代建筑群体,宛如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如实地反映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从而彰显上海在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温度、历史厚度、建设速度和发展高度,展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独具的城市伟岸风貌。
“这幅画就像一扇大门,它告诉世人,这扇大门,现在开放,过去开放,而且永远开放,它面向世界、面向大海。”在巨作面前,汪家芳自豪地用艺术向世界宣告,一位当代中国画家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艺工作者需要大胸怀、大格局,要对时代负有使命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所处的城市是个诞生奇迹的城市,可歌可泣的东西太多了,爱上海的理由太多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的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城市的角角落落去,要走进生活的最深处,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地搞创作。拿出最好的作品,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上海。”笔墨当随时代,汪家芳希望无论再过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人们看到这幅巨作时,依旧能够感受到此时此刻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息与无穷魅力。
画与远方,笔墨留痕
毋庸置疑,汪家芳有着扎实的传统绘画根底和传统文化修养,同时又接受着“八面来风”的当代文化清新气息的陶冶和启迪,使他的作品呈现出贯通古今的特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为一的理想追求。如此,汪家芳的山水画在整体是登山临水、胸襟开阔的气韵表现;在局部则是貌似散淡,却焕发出柔中见刚的风骨与境界,深邃与阔大,意象与笔墨之间,少有刻意的雕琢,却又在笔墨挥洒间显现出烟雨江山如梦似幻的新情,以及宛自天开的韵致。
而如此鲜活生动、笔精墨妙的创作,完全离不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熏陶、感悟与体验。《上海》一画所取得的成功,恰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太久,经过一番休整、总结与反思,汪家芳又一次踏上了全新的艺术征程。这一回,他要重走明代杰出学者徐霞客所走过的山山水水,沿着《徐霞客游记》的路线,带着属于自家的笔墨,做一次“艺术壮游”,致敬前贤,重塑经典。
清秋
奥地利写生
在汪家芳看来,计划中的一百幅“画说《徐霞客游记》”,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对古人文字的图解或插画,而是沿着先贤的脚步,重新感悟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恢宏大气,泰山日出,黄山松云,雁荡清幽……三山五岳,江河湖海,从徐霞客到汪家芳,古人的笔墨描述与画家的笔下美景,将会做一次深入、精彩而难得的对话,以我法写我心,以我笔抒我情。在这里,徐霞客也好,汪家芳也罢,画笔、文笔亦史笔,只有将祖国山河的万千气象融于笔端,才能真正表达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无尽挚爱与款款深情。无论是海河山川、荒漠平原,还是烟霞云树,阴晴雨雪,浑厚苍茫与湿润氤氲的水墨相交织,游历于山水间,直面山川风景;行走于生活中,感悟日常烟火,将水墨写生带进生活与自然中体验和印证,因而这种原创就会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也充满最真挚的艺术感染力。
汪家芳始终认为,从古老历史沉淀中一路走来的中国画,留下了太多的诗情画意、胸怀抱负,从其创立伊始,就是文人高士寄怀达意,情感抒发的绝佳手段。中国画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只有学习传统笔墨精华,了解古人如何绘画,分析研究前人如何对自然进行提炼,如何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图像,才能在水墨写生中获得最佳效果。古人用丹青写出历史的神韵与气质,今人在传承古人笔墨的基础上,就一定要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艺术家所处的这一时代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带着这样的绘画追求,他拿起画笔,手握画本,信心满满,从中国到外国,沿着浩荡丝绸之路,去寻找历史踪迹。直至今天,“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汪家芳已足足踏遍了整整24个,不久的将来,另外三个国家的风貌也将留在他生动、鲜活的写生画稿之中。
对汪家芳来说,行走在这些国家中间,他将自身的绘画艺术和国家战略融合,构建完成了自身艺术成就的新高度。他眼中的风土人情、文化现象以及脚下的真实观察,都让自身成为独立的个体,融入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去,用手中的画笔呈现一位画家对社会的担当,完成一次次文化重聚。他的观察与写生非常有趣,从不使用相机、手机抓拍眼前所见,唯一的记录方式就是笔下的线条和色彩,每到一地,灵感一来,立刻动笔,短则几十分钟,长则个把小时,就能现场完成一幅气韵生动,别具一格的速写作品。这其中有钢笔线条,也有白描勾勒,水笔与色彩的交织往往又会生发出全新的艺术效果……每天出游,他总能认认真真画上三五幅有质量的写生佳作,晚上回到旅馆,则用他那拿手且清秀的毛笔小楷,细致入微地记录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成为一篇绝妙的游记随笔。
无论是寥寥数筆瞬间造就的美感,还是精雕细琢展现山川、建筑的宏伟,汪家芳的写生,兼具艺术的灵性和生活的气息。在他的画面里,有烟雨蒙蒙的江南小镇;有浩瀚苍茫的西北风貌;有充满异国风情的村庄城墙;当然也有形形色色的不同面孔,那些随性勾勒的线条,让情感的传达更为立体、真挚与鲜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有趣的写生作品,基本都完成于画家定制的宣纸明信片上。每到一地,每画一幅,汪家芳就会不厌其烦地找寻当地邮局,买下当地的邮票贴在写生明信片上,并盖上当地的邮戳,最终才算完成一件既匠心独具,又无与伦比的艺术品。那么多年来,每去一个国家或地区,他总能带回厚厚的一沓写生作品,一一展卷之时,艺术所独具的感染力与震撼力,顿时扑面而来。“他的旅行最简单,每到一地就是画画,不逛街,不购物,不娱乐,一天到晚,沉浸在画中,既纯粹又可爱。”望着丈夫展开写生明信片时喜悦与满足的神情,夫人作为第一观众与最大的支持者,也由衷为丈夫的执著、认真与刻苦而感动。
村居
“画家只要有生活、情感、思想,便总能融入到任何文化背景、任何生活方式中去,这也是对文化的把玩。”在旅途中,汪家芳用画笔与真心,打破语言隔阂与文化差异,与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交上了朋友,建立了属于艺术的跨国界友谊。如今,这样厚厚的写生作品已逾千幅,不仅是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忠实记录,也是汪家芳用中国绘画语言所做的“笔墨游记”,生动、珍贵且难忘。“随画随记样式的‘画与远方,有助于我洞察事物发展与人文情怀的深邃,更有助我从中获得对人生的体悟,激发我对中国画艺术创作探究的热情。”正如汪家芳本人所说的那样,这种来自于心灵与笔墨碰撞的原创,既有精神的高度,也让他深深地沉醉其间,乐此不疲。
不可否认,汪家芳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不仅能够走出国门打开眼界,提高自己的艺术积累与技巧表达,同时,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也更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传统中国画家所应担当的历史使命与文化责任。
“我一直感觉,画家一点都不伟大,画家的思想伟大,但画家永远是一种职业,就应该兢兢业业,把画画好。”面对许多诸如“名家”、“大师”的赞誉,汪家芳始终不忘初心,强调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画家。在他看来,画家作为当下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他们身上有着这个时代赋予的精神特质,并且兼备对传统的敬畏,为这个时代带来了不同呈现方式的美的享受。但画家归根到底是一种职业,是美的传达者与表现者。“中国画的灵魂就是笔墨和思想之间的高度融合”,在汪家芳的心中,时代所留下的中国画家,最珍贵的并非是头衔或荣誉,而是他们身上带有中国文化价值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整个中国文化脉络传承起到通贯古今的作用。
一路走来,汪家芳正是以这样开放、勤奋与务实的态度迎接自己艺术与思想的一次次沉淀与升华,扎根生活,出入古今,贯通中西,因而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当代语境中释放独特的审美品质和别具韵致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