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学生阅读教学中助读材料的运用
2019-08-27刘春芳
摘 要:《海底两万里》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即使在今天仍然风靡于世界各地,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可见一斑。但文学作品是历史的存在,《海底两万里》距离当今读者已经一百多年之久。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神奇的想象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性呢?文章以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探讨适当引入能够互相关联和支撑的助读材料,把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把作品还原到跨学科的史料阅读中,引导学生深度感受这部科幻小说的巨大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科幻小说;想象;科学;助读材料
作者简介:刘春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北京 100000)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6-0028-02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先声和源头。小说以科学幻想为构架,讲述了一个海底历险的动人故事。全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想象丰富,展现了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丽,以及有关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体现了科幻小说严谨的科学性。
《海底两万里》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典范之作,也是引导學生走进科幻小说,进行深入阅读的佳作。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读过《海底两万里》了,如何立足小说的文学价值,发掘与学生素养以及生活实践相关的阅读价值,这是《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指导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是学生自然、自主的行为和活动,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阅读“困厄处”,并及时地设计、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获得深层理解。
一、立足真问题,发现学生阅读“困厄处”
1.“浅阅读”的阅读倦怠。学生阅读一本小说,最吸引他们的往往是故事情节。通过前期调研,笔者所在班级30名学生中,有10人在小学阶段已经读过《海底两万里》,22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故事情节。基于调研结果,大多数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再读小说,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阅读的倦怠。但学生是否真正吸收了小说的真正“养分”呢?答案又是含糊的。学生对于《海底两万里》阅读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如何让学生对现代科幻小说的这部开山之作产生兴趣,并进行客观的欣赏和评价呢?教师需要把握整本书,用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由粗浅阅读到精细阅读,由兴趣性阅读到研究性阅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由独自阅读到伙伴探究。
2.“过时”的想象。小说中众多神奇的想象在现今学生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小说中的想象已经是“过时的想象”,那么,学生如何感受这部小说的神奇之处?这就需要我们把小说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欣赏和评价。“知人论世”是文学品评的一般方法,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方法,在学生阅读中“推波助澜”,促进深层阅读。
3.“被忽视”的科学性。科幻文学的先驱之一雨果·根斯巴克对科幻功能的理解为:“浪漫传奇”——一种叙事架构,后被升格描述为“惊悚冒险”;“科学事实”——融入故事中的对现有科学原理的大段说明;“预言式愿景”——对可能的新科学发现或发明进行的细节性描述。优秀的科幻小说一般要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反观当下,国内科幻小说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因此,中学生对于科幻小说也存在着“误读”,部分学生往往更关注情节,而忽视作品的科学性。科幻小说的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这是科幻小说的独特价值所在。
总之,多数学生喜欢阅读科幻小说,他们的阅读兴趣大多停留于小说中神奇的想象,丰富的奇观,奇特的情节。学生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海底两万里》中的奇观和发明对他们的冲击力并不十分强烈。另外,学生狭窄地关注小说的情节和想象,对小说的科学精神、人文意蕴缺少深入的认识,这都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二、引入助读材料,突破阅读“困厄处”
通过前期的阅读和交流,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情节和人物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尾声的一段话,提纲挈领地抓住整本书阅读的脉络。
我现在能够肯定的是,我有权谈论那些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我周游了20000法里的海洋,我有资格讲述这次让我穿越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极海域,包揽海底奇观的环球海底旅行。——《海底两万里》二十三章 尾声
1. 小组分享奇观,初识奇观。阿罗纳克斯教授与尼摩船长在十个月的航程中,见识了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奇观,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奇观”是哪一个?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奇观”,回顾小说的基本内容,在讲述和交流中初步感受小说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分享热身运动,为深入走进小说做铺垫。分享完毕后,教师追问: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观”是否真实存在呢?学生答案不一。此时,跨越时代的鸿沟去感受小说丰富的想象力,需要引入相关助读材料。
2. 初读助读材料,感受奇观之“奇”。教师提供了两类与小说内容有关的材料,第一类是反映凡尔纳创作的年代科技发展水平的材料,包括南极科考、潜艇、海底隧道、海洋科考等各个方面;第二类是讲述作者凡尔纳创作经历的材料。
学生把助读材料与小说相关内容建立关联,通过对比、分析等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发生在1866年,小说发表于1870年。比如,学生读到18世纪“南极科考”的文段材料时,发现历史上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而《海里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早已带领自己团队到达南极;更神奇的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而小说中,“电”不仅仅普遍使用,还开始了“利用海水发电”;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于1942年,而小说中早已有了神奇的阿拉伯隧道,可以“48小时穿越地中海”……对比当时的科技发展情况,关联小说中的“奇观”,《海底两万里》中神奇的想象奇观就跃然纸上、无须多言了。
3. 再读助读材料,体会科学之“真”。借助助读材料,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中神奇的想象。感叹之余,部分学生还慢慢发现:为什么小说中描写的好多“奇观”都在我们以后的生活中成了现实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再品助读材料,我们会发现,《海底两万里》中的众多奇观都立足于当时的科学发展前沿。
18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823年2月英国人威德尔南下到南纬74°15′,创造了当时南下的最高纬度。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国迪尔维尔曾力图超过威德尔创造高纬度纪录未成,随后,英国的罗斯于1841年驶入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罗斯湾,但他为冰障所阻无法到达他预测的南磁极——南纬75°30′、东经154°。1908年英国的沙克尔顿挺进到南纬88°23′,离南极点仅差180千米,但由于食品耗尽而折回。
通过上面的助读材料,我们看到凡尔纳所在的时代本来就有“南极科考热”,探险家们纷纷“探路”南极,凡尔纳不过在小说中让南极科考更进了一步。这表明《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着严谨的科学性。《海底两万里》一书中的丰富奇观展现了小说神奇的想象力,但这些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立足于科学研究的前沿,这与凡尔纳的生平爱好、创作经历密切相关。此时,关于凡尔纳生平经历的助读材料在学生的阅读中就变得更加亲切生动了。同时,凡尔纳小说中的很多想象大多在后来变成了现实,这也体现了凡尔纳科幻小说带有科学的前瞻性。
总之,基于学生对于小说中神奇的想象力的感性认识,借助助读材料,深入分析小说中的奇观,帮助学生感受《海底两万里》中立足于当时科技发展前沿、带有神奇前瞻性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其作为科幻小说的独特价值,让学生对科幻小说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法)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M].沈国华,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
[2] 肖乐.初中科幻小说教学法初探[J].教法新探,2014,(1).
[3] 齐华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带给我们的真实未来[J].语文建设,2014,(11).
责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