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因素与反思
2019-08-27翟三华
翟三华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累和发展,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理念和民族精神,用她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让校园充满文化氛围,让学校教育更具丰富的感染力,更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三观”,进而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三观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概述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它受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所形成的各种积极的中华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校园文化是在传统的社会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1],具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全人格,凝聚人心,约束师生行为,启迪智慧等作用。所以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环境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建设发展强大的希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未来,高校学生这个群体思想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误入歧途,所以,把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不断地创新发展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这是我国发展强大的基础所在。
(一)国际社会环境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文化传播呈现裂变式的增速,这些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习惯。在国际文化、经济和科技的交流中,一些发达国家以网络、书籍、文章等为媒介,利用网络信息和大数据等途径和方式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输入和侵蚀,宣传新的自由主义思潮,诋毁我国优秀文化和历史人物,在些在无形中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法制观念等,导致大学生社会思想多样化,社会道德和价值判断标准多样化,导致使我国主流优秀文化的在大学这个群体中的生存和继承环境受到排挤,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缺失,道德滑坡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
(二)当前社会环境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由于外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糟粕的文化不断冲击下,侵蚀了我国部分人群的“三观”,导致社会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事件和现象,这些不断侵蚀着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和消费观念的健康发展,再者一些媒体或文人激进观点的引导,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利用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当前社会各公司或单位的招聘考试条件一般要求各类技能等级证书和荣誉称号等,而能够衡量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指标考虑较少,这些也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国家政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等的重要支持作用。2015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3]”经教育部通过修订2017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也增加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为新形势下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国家政策支持。
三、当前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各高校早已进行,如校训校歌基本都汲取了传统优秀文化的营养,校园的奇石亭榭和道路楼宇的命名等也充满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等,但是部分学生所却表现出来的行为着实令我们沉思。如:弑师杀母、毒杀同学等事件,利用传统优秀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措施和效果如何?
(一)校园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有限
校园活动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的形式之一,然而在组织校园活动中发现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学生干部和个别有该活动相关特长的学生,而绝大部分同学不积极参加,就出现了学生干部参与组织活动多,而学生活动参与度低的现象,经过调查:一方面是一部分学生还延续高中时的学习习惯,不愿参与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自己玩自己的爱好,不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或不敢和别人交流,所以不去参与活动,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二)相关德育课程重于知识内容的讲授和考试,难于外化于行动
为弘扬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开设了德育相关课程,而教师进行课程内容教授,学生学习知识,进而进行考试,从一定程度讲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关于课程方面的知识,却不易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这些与学校开设课程的初衷不符,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考核标准。
(三)学校重视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而疏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在高校扩招、合并、升格的背景下,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素质下降,校园的面积得到了扩大,校园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花园、道路等物质文化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而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校园物质文化的重于建设利用,而忽略了内在文化的教育和熏染作用,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探索解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
随着0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校园主力,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但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明显,再加上社会阅历不足,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匮乏,很容易受外界媒体和新闻的引导,而形成消极的、扭曲的“三观”,所以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意义极大。
首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传统主流价值观念对时事和网络新闻的做出及时正确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学会思考,明辨是非,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三观”。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对学生培养和校风师风学风的建设作用,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每一个人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学校在加强传统文化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同步积极组织系统性长期性主题教育活动,分阶段分主题进行专题教育,使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形成风气,养成习惯。也可以利用各种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多样化教育方式来吸引学生眼球的关注度,占据学生的碎片时间和网络空间,使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教育镶嵌于学生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煜,陈兰剑.关于校园网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62-64.
[2]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7/1005/07/CVVGPBDC000187VG.html.
[3]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科技网:http://www.stdaily.com/zhuanti01/guojia/2018-01/04/content_6178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