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察视野下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思考
2019-08-27陆斐
陆斐
摘要: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广西人的性格,也养育了广西这个区域的山歌文化,广西壮族山歌别具一格,是壮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广西壮族山歌的田野考察,对于传承与保护壮族山歌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壮族;山歌文化;保护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而陌生。在灯红酒绿的街市里,有时候会让人们迷失了自己,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总是会让人变得烦躁与不安,人们渴望得到一份安宁与纯真。这就是一种归属感,希望心灵能得到栖息,身体能得到放松。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山歌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儿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因。山歌以最为原始的方式向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直观的表达自己的亲身感受。在田野考察的视野下,如何保护与传承巴马壮族山歌文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巴马壮族山歌的文化背景
巴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居住着壮、瑶、苗等12个民族,壮族人口占绝大部分,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筑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唱山歌是巴马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巴马壮族山歌文化贯穿各种民俗风情的始终,同时各种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又给山歌文化提供滋长的土壤。“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1]巴马壮族山歌文化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
(一)獨特的生态系统
巴马位于广西西北部,是国际著名的长寿之乡和旅游胜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马人民的健康长寿与水的特殊构成密不可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能够颐养天年,无疾而终。近几年来,有许多的肿瘤患者来到巴马盘阳河畔的坡月,长寿村等疗养,有些甚至是直接购买房屋居住,人们把这些人称为“候鸟人”,他们生活的轴心是水,以及每一天到百魔洞口吸氧,风雨无阻。
以巴马县城为轴心向四周分散的村落大多都是以石山为主,人们只能在有限的农田里四季轮换的种植应季的农作物。当地气候温和,四季无霜,河流交错,加上土地肥沃,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当地人们发展水稻田种植业的先天基础。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稻谷的收成,用稻谷与其他的东西进行等价交换,换取他们生活的必需品,这是传统的生计模式。而现今,农作物的种植比较比较丰富,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不再只是一亩三分地庄稼的收入,而是年轻人外出打工挣得的钱。
巴马还有独特的风土人情,牛用来耕田,过节杀鸡杀鸭,过年杀“年猪”,隆重的喜事,也会杀猪、杀羊,猪肉可以拿来腌制做腊肉。家畜家禽的粪便则是农作物肥料的主要来源,河流里面的鱼、虾、田螺、黄鳝以及山上的野菜是他们餐桌上很常见的菜品。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人们过得富足安逸,因而田间地头是人们哼歌唱曲常见的场所,也是山歌文化的大舞台。
(二)多彩的民俗风情
多民族的互动成极具特色的巴马民俗风情,共同造就丰富多彩的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特色鲜明的巴马长寿村的裸浴风情、“补粮”习俗、三月三传统歌节是主要的民俗风情。盘阳河是巴马的母亲河,盘阳河的河水矿物质丰富,河水的温度大都在十七摄氏度左右,不冷也不热,为裸浴创造了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巴马的裸浴是当地特有的习俗,是盘阳河两岸的壮族儿女追求美的一种方式,也是当地人们很喜欢的一种健身运动,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享受其中,代代相传,山歌表达了对它的喜爱:
盘阳河,水清清,沿河两岸神仙境
壮寨瑶寨河边排,寨寨都出老寿星
盘阳河水清又清,下河裸浴洗净身
人人光身来洗澡,个个健美如仙人
潘阳河畔风光好,裸浴民风传得妙
要想长寿请下河,光着屁股洗个澡
从歌词当中,我们就能体会得到壮族儿女对裸浴的喜爱。相传在古时候,盘阳河两岸的同胞非常的爱美,他们的审美观念偏向于西方人,把洁白的人体看作最美的艺术珍品,供人们欣赏。因此,人们在河边洗澡的时候都要脱光衣服,大家一边洗澡,一边欣赏白嫩的肌肤,相互赞美。
“补粮”习俗也是巴马壮族特色的民俗风情,所谓的“补粮”就是孩孙们给上了年纪的直系长辈补充粮食,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老人长寿。有的是一年补一次,有的是几年补一次。因为人们认为,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他们生命的“粮食”就会“断粮”,所以就需要子女,尤其是出嫁了的女儿或女婿来“补粮”,这样,老人的“粮食”就不会断绝,因此便能健康长寿了。山歌是“补粮”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歌手们都是自愿到其家里去唱山歌,山歌爱好者就会在一旁欣赏或者自行组织起来进行山歌对唱,每一对歌地点都围着一群观看热闹的人群,围观的人越多歌手们就会越开心。
“三月三”是全广西壮族也是巴马壮族最为盛大传统歌节。它是一个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都有过“三月三”的传统,每一个民族过“三月三”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其中,壮族“三月三”最为隆重。巴马的“三月三”会持续几天,它与其他地方的壮族具有不同的习俗是:上山祭拜祖先、各村屯举行庙会、山歌比赛。此外,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糯米饭,供人们分享,五色糯米中的黑色部分则是用枫叶染制而成,有首关于采枫叶的山歌这样唱到:
壮乡三月春风过,吹得枫林绿满坡;
手采枫叶开口唱,千枝万叶都来和。
手采枫叶坡过坡,采得青山歌连歌;
染成五色糯米饭,壮乡生活色彩多。[2]
二、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现状
巴马壮族山歌文化是壮族山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壮族山歌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壮族山歌文化主流下的延续与传承。
(一)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历史起源
巴马壮族山歌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候人们在山头互相呐喊,呐喊虽然不能够称之为“歌”,但它对山歌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人们普遍认同的巴马壮族山歌文化是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这种具有原始仪式性的大集体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以民众之间的交流交往为主,并且由重舞蹈向重歌唱方向发展,渐渐地发展成为具有群体性的歌会活动。据文献记载,巴马壮族山歌文化早在唐代就开始流行,盛行于宋朝的中晚期。壮族山歌的吟唱与晚唐时期流行的道教中道公所颂的经书有相似之处,对壮族山歌的歌唱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调子《唐皇》都有所记载。
(二)巴马壮族山歌文化起源的传说
据说有一位非常会唱山歌的老者,他有一位有着倾国倾城容颜的闺女,很多男性为了她不惜跋山涉水到家里提亲,前来提亲的青年都很优秀,一时难分伯仲,因此老者就想到用山歌的方式让他们进行比赛,最终的胜者就能够成为其女婿,因此山歌对唱比赛的方式由此而来,这种说法也反映了人们婚姻的观念,它是“古代实行族外婚姻的产物”[3]。
刘三姐是壮族的歌仙,“相传刘三姐就是歌圩的第一个领袖”。[4]据说刘三姐不仅人长得特别漂亮,唱山歌更是了得,她为那些被地主打压的人民打抱不平,对地主们一次又一次的揭露与批判,引得很多地主对她又爱又恨,这个故事还被拍成电影,世人从此认识了壮族歌仙刘三姐。
关于巴马壮族山歌的起源传说,为山歌增添了一份魅力,同时也看出历代的巴马壮族人民对山歌的关注。壮族人民“无论男女,皆以唱歌为其人生观之主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既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豖之顽民”。[5]这表明了巴马的壮族山歌文化意义非凡。“任何一种传统的民族风习,它总是在这个民族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生活条件,并由此产生的思想意识、心理情感等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6]。山歌记载着巴马这片土地上的壮族儿女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幅带有旋律的历史画卷,而随着时代的改变与人们的需求影响,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巴马的人口大幅度往外地流动,有重要的节日或是过年时候人们才会回流,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空巢”老人和小孩。这样一来,巴马壮族就出现歌师无处传,山歌后继无人的局面。同时,壮族山歌是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一种民间歌谣,这就造成一种语言的极限性,然而不管是在巴马县城,还是在巴马乡村,壮话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沟通语言,讲普通话人数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对山歌没有兴趣,巴马壮族山歌现有的歌唱者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整个山歌环境出现断传这种局面,按照这样的趋势,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消亡只是时间的问题。面对这种现状,如何保护与传承巴马壮族山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巴马壮族山歌文化出现这种面临消亡局面的原因不只是打工潮的影響,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还会考虑到科技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唱山歌的分散性等等。
目前,巴马政府意识到了这些,并且制定出相关的方针与政策。如政府有意识地将歌手组织化、活动制度化以及歌会商业化。把歌手们联合起来,结成团体,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扣响艺术市场的大门,把山歌作为艺术产品,推向市场。组织举办山歌演唱会,在县城内搭建一座“日日有唱”山歌台,把歌手组织起来,进行造册登记。
三、巴马壮族山歌的艺术特点
巴马壮族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他们辛勤劳作,生活朴素,因此山歌的语言具有浓重的南方口音且运用的是当地的土话歌唱。歌词幽默,多是五言和七言,结构短小,主要采用的是二人合唱的二声部音乐旋律,曲调爽朗,节奏自由。山歌即编即唱的歌唱形式也奠定了山歌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歌唱主题灵活多变,情感真实质朴,动人心弦。
首先巴马壮族山歌语言具有本土性。巴马壮族山歌的歌唱语言的重要的特色即是用本地的方言歌唱,这对山歌来说具有限制性的同时也有其优势性。巴马壮族山歌文化,采用本地土话歌唱的方式赋予了巴马壮族山歌鲜明的地方特色,即使是在同一个县城的壮族人民,也会因为地域的差异,说话的语调与口音也因此不同。这种语调与口音的变化,促使巴马不同地方的壮族人民对歌唱的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对于外族而言,理解困难程度也可想而知,但同时也因为不同的地方语言特色,造就了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巴马山歌语言没有华丽辞藻,语言简练,言简意明,自然淳朴,真实不造作。
其次巴马壮族山歌歌词的幽默性与简易性。巴马壮族山歌的歌词多是五言与七言,最常见的是七言歌词,歌词的结构构造遵循结构美,句式规律整齐。歌唱者重视语言的搭配与语言的通俗性,使歌词简单易懂的同时又表现歌唱者的歌唱才华。歌词的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容易引起听歌者的情感共鸣,再适当的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歌唱出来,极具幽默特点。
再者巴马壮族山歌是以二声部为主要歌唱旋律。巴马壮族山歌相比于其他的歌唱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采用对唱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四人的对唱方式,男女双方各坐两排,这种两个人合音对唱的方式,就是二声部的音乐旋律,即两个不同音色不同音域的两个人共同完成同首山歌歌唱。
此外巴马壮族山歌的演唱曲调主要有巴马、所略、甲篆、那社四个调子,“曲调是经过长期的群体唱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格律”[7],巴马壮族山歌歌唱时候讲究押韵,巴马调腰韵与脚韵都有,唱起来朗朗上口,在每一段唱词的末尾采用重复的唱法。在歌唱过程中,音域平稳流畅,既没有很高的音区也没有很低的音区,歌声悠扬婉转,温情款款。
四、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的多维功能
唱山歌是巴马壮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用山歌唱亲情,唱友情,唱爱情等,山歌中涉及的主题广泛,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感,对不同的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的功能意义。山歌文化则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它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8]
(一)文化功能。“任何族群离开文化都不能存在,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族群认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8]。巴马壮族山歌涵盖着巴马壮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他们以歌唱的方式表露心声,表达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因此可以说巴马壮族山歌文化是巴马壮族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体现。山歌往往记载的是一些现实的事件与生活的场景,人们可以通过它认识不同年代作品的社会风貌,了解山歌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内涵。“壮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唱歌的民族,可以说壮族山歌是壮族文明的源点和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9]巴马壮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汇聚着无数的壮族儿女的心血与智慧,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与价值。
(二)娱乐功能。唱山歌与听山歌是一种有营养的娱乐方式。在过去,每晚聚集在一起唱山歌是巴马壮族人民生活的常态,田间地头,村里村外,都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歌声。现在,唱山歌不再是他们娱乐的第一选择,但还是人们比较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唱山歌,有的用电视播放山歌光盘供人们欣赏,这时候就会围着一群人在一旁欣赏,村民们放下手中的活,在歌唱者与听歌者的身份之中自由切换,达到很好的娱乐效果。
(三)传情功能。对歌是壮族山歌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男女双方交流信息得到实时的接受与反馈,是试探双方感情的重要方法。山歌对唱是青年男女择偶的重要目的和主要手段,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对唱山歌都还是巴马壮族青年男女择偶的主要方式,对唱的时间段绝大多数是在晚上,地点主要是在村庄的河道旁或是道路上,如果是在漆黑的夜晚,则会用电筒照路,如果是在月亮皎洁之夜,那么只身前往即可,有月亮的晚上野外或是村旁唱歌山歌的男女都会比较多。山歌对唱也仅仅是他们歌唱感情,抒发情感的手段,沒有掺杂不良的思想以及行为,这也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思维习惯,那种感觉真挚而美好。
巴马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这赋予了巴马壮族山歌肥沃的土壤,独具巴马壮族特色的巴马壮族山歌文化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更能够珍惜慢节奏的美好,在纷纷扰扰的环境中,人们渴望的便是那份心灵的舒心。巴马壮族山歌以最淳朴的方式歌唱最纯真的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巴马壮族山歌文化由盛转衰,巴马壮族山歌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局面,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去保护它。
参考文献:
[1]周作秋.论壮族歌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04).
[2]翔海.壮族歌圩三月三[J].歌海,2002(05).
[3]胡仲实.壮族文学概论[A].少数民族文学论文集(一)[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34.
[4]农学冠.壮族歌圩的源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5]陆干波.壮族歌圩文化延续原因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6]周作秋.论壮族歌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7]潘其旭.歌圩—壮族民间文学的自由载体[J].民间文学研究,1988(05).
[8]平锋.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7.
[9]黄现璠,甘文杰,甘文豪.韦拔群评传[A].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