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型”和“冲突”视角下的中国大学

2019-08-27任超超

北方文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许先生中国大学文化冲突

任超超

摘要:最初拿到《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以下简称《中国大学》)一书,眼光不自主地就聚焦到了此书的作者——加拿大籍许美德先生(Ruth Hayhoe)。一个外国人居然能如此详尽细致的讲述中国大学的历史,预测中国大学的未来,探讨中国大学在未来的21世纪对中国的贡献?知晓了许美德先生的个人经历之后,便顿感豁然开朗,并有预感本书一定是近期内描述中国百年大学史颇有特色的不可多得之作[1]。

关键词:中国大学;理想型;冲突

《中国大学》的作者许美德先生,是国际比较教育界的著名学者。作为加拿大人,她的治学重点是研究中国的教育与文化,并把学习和传播中国教育文化视作生命[2]。许先生从小就与中国颇有缘分,她年轻时就独自来到中国香港,参与教育与公共事业。而后转入上海,在复旦大学任教,从那时起,她结交了诸多中国的教育大家。在担任加拿大使馆文化参赞期间,她还积极推进中加教育和文化交流。后回到加拿大任教,又多次得到来中国进行访问研究的特殊待遇,有机会花相当多的时间考察遍布全中国六大地区的一百所大学。香港回归后,她还受雇于香港教育学院。正是这样一位工作忘我,严谨治学,关心中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精通中国历史和文化,长期致力于中加文化教育交流的大家,才写出了不同于以往传统视角下的中国大学。

《中国大学》最重要的两个词是“理想型”和“冲突”,也是本书独到之处,接下来的行文将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

一、“理想型”视角下的中国大学

“理想型”是许美德先生分析中国大学的工具,她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以西方大学为长尺来衡量中国大学的百年史。在《中国大学》的开篇,她就指出,这本书是史话而非历史。本书的史料,有些来自口头讲述,有些来自大学校史。这些史料有内在的逻辑,但仍然还需要从内部加以验证,与严格的汉学研究传统所积累的学术文献相对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3]。本书研究的着力点并非是为下一阶段提供一种来自于社会主义论述的定式,而是用史话来讲述中国大学是什么,曾经是什么与达到未来应该是什么的有机联系。因此,当许先生描述她在开篇所使用的概念和内容框架时,就谈到本研究将借助于韦伯所独创的“理想型”的研究方法以进行高度综合的研究。理想型带有“乌托邦”的性质[4],是在简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基础之上而构建出来的理论模式。由此,她从“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这两个学术价值观出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概述欧洲和亚洲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大学,构建出了“理想型”大学。

许先生在“理想型”的基础之上,又探讨了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概况。她提到,在中国的传统中既不存在对“自治权”的表达,也没有“学术自由”的概念;与此同时,也没有一所能称得上是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之后,她利用“理想型”来分析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和欧洲高等教育的异同,提到为了研究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我们必须从相对的两极进行。其中,一极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机构——翰林院、国子监、太学及省、府到县的由一系列考试和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另一极则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教学和学术机构——书院,一个类似学术社团或“学院”的机构。对于“自治权”而言,中国的传统学术模式是士大夫学术垄断居于一极;书院的脆弱自治位于另一极。对于“学术自由”而言,翰林院里士大夫们对考试的内容和规范知识具有绝对控制权,这是一个绝对的学术权威,占据一极;书院里的学者拥有广泛的学术研究自由,占据着另一极[3]。

二、“沖突”视角下的中国大学

许先生笔下的中国大学,并非如同传统的叙事史书般铺陈展开,而是以时间为序,以各个时期的大学所面临的“冲突”为重点来展开。具体来说,《中国大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论述了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探讨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分析了改革十年中的中国大学。然而,许先生并没有使用传统的写作方法作简单描述,但每一章都围绕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主题冲突,试图阐明在冲突中呈现此消彼长关系的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此时本书的第二个关键词“冲突”就跃然纸上了。许先生认为中国大学并非是在直接借鉴西方现代大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在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演变的。

具体来看,在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已名不副实,蔡元培等人的努力标志着中国正努力建立一种具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的现代化大学。最后,中国对中西方大学的教育思想冲突采取了折中办法,西方的思想在与中国思想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开始全面效仿苏联,导致苏联模式和延安模式在“文革”期间发生暴力冲突。在改革的十年中,中国大学再次有机会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3],即可以参与国家事务并对其进行批评和监督。

至此许先生向我们娓娓道来了在一个世纪的文化冲突中,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两极如何与西方的“理想型”高等教育模式相互结合,在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形成中国的现代大学。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第二章中,贯穿本书的三个主题得以确立,并在此后的整个论述中都围绕这三个维度详细展开。这三个主题分别是,关于女性作用的性别主题——“性别分布图”,关于课程发展状况的主题——“知识分布图”,关于大学的地理分布问题——“地理分布图”。在最后三章中,作者则着重描绘了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中国大学[3]。

三、《中国大学》与21世纪的中国大学

诚然,在英语世界《中国大学》这本书无疑是屈指可数的对中国百年大学的发展历程的综述,书中既包括许先生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精准分析,也包含对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冷静思考,还有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她利用大量的一手资料,从独特的研究视角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3],这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但是,这些思考和政策建议是否切实可行还有待商榷。

21世纪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关键期,2017年开启的“双一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19年提出的旨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双万计划”紧随其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其中所说的“一流”,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大学向西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看齐的美好希冀,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那么,正如许美德先生所认为的中国大学走过的1895年到1995年,是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现阶段的“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亦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不断冲突交融的过程。中国大学切勿在冲突中迷失方向,应该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而不能为了学习西方一流大学而放弃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放弃中国大学百年来所积淀的模式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杰.中国大学百年史的理想型书写[J].现代大学教育,2002(05):112.

[2][加]许美德.圆满:一个加拿大学者的中国情愫[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5.

[3][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2:译者前言,3,7,26,50-182.

[4]王海迪.文化冲突中的中国大学[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104-108.

猜你喜欢

许先生中国大学文化冲突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开在心里的花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攀爬的姿态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许先生,谢谢你的扒鸡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