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
2019-08-27翟颖慧
翟颖慧
【摘要】 目的:探究专项护理在小儿肺炎(IP)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IP患儿13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患儿依从性、康复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康复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用药依从性、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项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IP患儿综合护理质量及患儿依从性,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肺炎; 专项护理; 雾化吸氧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pecific nursing o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IP).Method:138 children with IP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specific nursing.The recovery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the compliance of children,the recovery tim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 with IP were compared,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recovery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discharge tim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family health knowledge level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specific nursing m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quality and compliance of children with IP,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drug treatment,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pneumonia; Specific nursing; Aerosol oxygen inha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Jiamus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Jiamusi 154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4.024
小兒肺炎(IP)多受过敏反应、吸入羊水或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菌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反应,为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1]。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冬季发病率较高,患儿肺部啰音、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大多患儿伴有严重呼吸困难、急促等呼吸系统症状,部分患儿还伴有呕吐、呛奶、腹泻,甚至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病症累及组织、系统较广,将严重危及患儿健康及正常发育[2]。临床中多通过雾化吸入药物治疗IP,以控制患儿病症发展,改善IP临床症状[3]。但IP患儿由于其自主控制能力较低,耐受力低下,加之患儿用药依从性较低,将大大降低临床药物干预效果,影响IP病程康复。因此,在IP临床治疗中加强患儿护理干预,对保障药物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为此,本院特选取136例IP患儿进行研究观察,将专项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以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病症康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138例IP患儿。纳入标准:均行X线片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强,双肺下出现不同程度点状浸润或片状阴影,确诊为IP;均出现不同程度肺部湿啰音、咳嗽、呕吐症状;临床资料完整,均完整接受临床治疗、护理。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原发性呼吸系统障碍;伴有先心病等先天性疾病;存在药物禁忌证;无法顺利配合临床治疗或中途转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患儿均由其监护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方式,保持病房内通风顺畅,阳光充足,控制室内湿度50%~60%,温度20~25 ℃,并加强病房内及护理人员手部消毒处理,防止患儿间交叉感染,为患儿提供良好康复环境;严密监测体温、心率等生命體征,并加强患儿呼吸深浅、频率观察及意识状态评估;对于低龄婴儿而言,极易因IP病症出现拒奶、吐奶等情况,因此,需进一步加强患儿吐奶时颅内压监控,但患儿颅内压升高时,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对症处理;对于体温过高患儿可适量使用药物降温,并指导患儿适量减少衣物,将其体温控制于36.8~37.5 ℃;对于1周岁以下低龄婴儿,尽量避免使用降温药物,可松开包被,采用物理降温方式[4]。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中,加强IP专项护理。(1)心理疏导:患儿入院后合理分析患儿病症程度及特点,并与患儿及家属积极交流,讲解IP病症治疗干预方式,积极疏导患儿烦躁、恐惧等负面心理;对于低龄婴儿可予以轻柔抚摸,通过温和肢体动作安抚患儿情绪。(2)健康教育:向家属发放IP教育资料,并通过口头宣传、健康讲座等方式,向患儿及家属讲解IP致病因素、发病过程、干预措施、注意事项等知识,并积极回答家属疑惑,提升家属对护理人员专业性认可度及对IP病症认知度,消除家属焦急等不良情绪,使其可主动、积极配合患儿临床护理工作,并可大大增强家属日常监护专业性,综合提高患儿临床依从性管理力度。(3)呼吸道管理:加强喉部分泌物清除工作,并将患儿头部偏于一侧,取平卧位,避免再次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等吸入加重IP病症;并每2小时帮助患儿翻身一次,同时自上向下轻拍患儿背部,促进小气道分泌物松动,并使其进入大气道;必要时可予以吸痰处理,吸痰负压控制在80~100 mm Hg,吸痰时间控制在10~15 s,整个操作过程需保证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5]。(4)给氧护理:根据患儿缺氧程度合理选择给氧方式,其中面罩吸氧流量控制于2~3 L/min,经鼻导管吸氧流量控制在0.5~1.0 L/min,头罩吸氧流量控制在6~8 L/min;在吸氧过程中,需加强患儿血氧饱和度监测,保证SaO2控制于85%~95%,PaO2控制在60~80 mm Hg,并合理调节吸氧流量,防止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6]。(5)喂养护理:IP患儿进食较少,叮嘱家属以“少吃多餐”为进食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引起消化不良,且日常饮食需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多以高纤维、高蛋白(蔬菜、瓜果、牛奶)等营养丰富,易吸收食物为主,并适量提升饮水量,控制在90~100 mL/(kg·d),以保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痰液排出[7]。对于母乳喂养的低龄婴儿,需抬高患儿头部,同样以少吃多餐为原则,提升喂奶频率,降低单次喂奶量,避免因进奶过多,发生吐奶、呛奶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护理干预1周后,评估IP患儿病症康复情况,显效:临床症状发生明显好转,双肺呼吸显著改善,X线片示肺部阴影缩小范围>80%;有效:临床症状呈好转趋势,X线片示肺部阴影缩小50%~80%;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异常体征、肺部阴影未见明显好转[8]。总有效=显效+有效。(2)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肺部湿啰音、咳嗽、呕吐)消失时间及患儿康复出院时间。(3)通过自制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家属对IP基本知识掌握程度,问卷主要包括IP症状、日常防护措施、注意事项等内容,总分100分;并由护理人员及家属联合对患儿用药配合度,哭闹、抵抗程度等方面评估患儿用药依从性,总分100分。(4)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由患儿及家属共同为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36例,女33例,年龄2个月~8.4岁,平均(4.15±2.03)岁;病程3~7 d,平均(5.32±1.01)d;其中吸入性肺炎19例,感染性肺炎50例;早产儿4例,足月儿65例。研究组,男35例,女34例,年龄2个月~8.8岁,平均(4.62±2.18)岁;病程2~6 d,平均(4.86±1.15)d;早产儿5例,足月儿64例;吸入性肺炎21例,感染性肺炎4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症状消失及康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临床依从性、家属健康知识水平及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儿临床依从性、家属健康知识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IP为儿科常见疾病,病症发作无时间限制,但在春、冬换季之际,小儿抵抗力将进一步降低,易受病毒、细菌等病原菌侵袭致病,IP发病率更高,且病症程度更加严重,患儿将出现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之患儿呼吸功能发育不全,排痰能力较差,易引起肺不张及肺外系统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儿健康[9-11]。目前在IP临床中,多通过雾化吸入药物方式治疗,但IP患儿年龄较低,临床依从性及治疗配合度较差,将严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延缓病症康复速度[12-13]。因此,在IP治疗中需予以科学护理措施干预,以保证临床效果。
IP传统护理方式主要强调患儿生命体征及病症发展监护及病房环境消毒管理,以防止交叉感染,但整体护理质量较低,患儿病症康复较慢[14]。本研究中,本院借助专项护理模式,从患儿及家属心理疏导、家属健康知识教育及给氧管理、呼吸道管理、喂养护理等方面进行专项护理,以全面提升IP临床及日常护理质量[15]。其中患儿呼吸道管理为临床护理重点内容之一,小儿正处于生理结构发育阶段,其呼吸道较为狭窄,自行清除痰液、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低下,更易发生呼吸道堵塞情况,将导致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将进一步加重肺部感染症状,甚至威胁患儿生命[16]。因此,在IP患儿临床护理中,需合理选择吸痰导管,进行负压吸痰,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此外,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安全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升家属对IP专业能力认知水平,提高日常饮食(或母乳喂养)管理科学性,特别对于母乳喂养婴儿而言,在喂奶过程中需轻拍患儿背部,促进奶汁咽下[17-20]。对于以吐奶患儿,可适量垫高其肩背部,提升胃排空速度,减少吐奶情况,保证患儿康复效果。经专项干预后,家属对IP病症专业认知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可对患儿日常生活进行正确、科学管理;并可有效提升患儿用药依从性,进而全面促进患儿症状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对IP患儿行专项护理干预,可保证为患儿提供全方面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疏导患儿及家属出现的焦急、恐慌等不良心理,并提升家属对IP病症专业认知程度,可进一步提升患儿日常护理质量,以保障患儿临床用药依从性,促进病症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晓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41-143.
[2]黄红梅,刘娟,陈清华.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及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115-118.
[3]宋晓玉,张旭林,吴天英,等.PDCA循环法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臨床医药杂志,2017,21(16):211-213.
[4]常凤静,许艳民,王艳艳.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就医成本、疾病知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8):1140-1142.
[5]关艳霞,黄晓岭,强丽霞.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5733-5735.
[6]张红梅,颜波.隔药灸胸背法联合超声雾化治疗与护理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22(11):108-110.
[7]董敏,李丹,李乃侠,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4):746-748.
[8]赵暮迎.全程系统护理模式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5):476-477.
[9]张西嫔,惠蓉,王小娟.护理干预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37-139.
[10]梁红玉,王永强,李会仙,等.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开展出院健康教育计划模式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8,40(18):148-150.
[11]杨利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686-1688.
[12]赵丽,杨卫红,姚金华.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实用价值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1594-1596.
[13]奚玉秀,李瑞雪,姚记农,等.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11):1229-1230.
[14]钟金富.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1019-1020.
[15]宋桂花.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21):2672-2673.
[16]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2-1234.
[17]干丽君.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0):1033-1035.
[18]张薇,李兵,冯静.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405-406.
[19]周淑艳.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8):2232-2234.
[20]陈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1):2590-2592.
(收稿日期:2019-01-21) (本文编辑: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