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019-08-27李伟琦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思想

李伟琦

摘 要:文章论述了全面從严治党和党风廉政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可供参考!

关键词:党风廉政;思想;严治党

一、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的概念

(一)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国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核心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针对党内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要正视并解决。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着诸多考验、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就在于要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工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钢的纪律和铁的严明,这是我党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长久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的宝藏。全面从严治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全体党员严格依照党规党纪办事,依照法律法规办事。除了坚持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依靠严明准则和纪律。

(二)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是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创性的提出这一概念,将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党风廉政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之一,是保持党的队伍纯洁性的关键举措。党风廉政这一概念最初见于党的十四大,其被表述为“党风和廉政建设”并被正式写入党的相关文件之中。在党的十五大中,“党风廉政建设”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并趋于固定化。在之后党的建设中,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不深深入,包含了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建设、反腐倡廉的思想文化内涵。“党风廉政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出了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面对的历史局面和历史任务,随着经济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反腐形势也出现了更多的挑战。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党员干部更加需要加强自身净化能力和防腐拒变的能力,在工作单位中营造廉政氛围、培育廉政土壤,在确保自身廉洁的同时也保证身边其他人不以权谋私,切实杜绝权利腐败,保障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实现党员干部廉政的目的。

二、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腐败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国家的共同问题,严重危害了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生活品质有乐极大的提升,随着改革开放不断进入深水区,新的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以及西方部分腐朽价值理念的传入,造成一部分人理想信念的产生空洞,为腐败的渗入留下了缝隙,腐败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作为一个拥有 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领导被世界各国所赞许、热议。如何保证一个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执政党的长期执政,保持它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不得不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揭示了党治国理政的铁律,如果党自身不坚强,就很难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伟大梦想,成为新时代中国巨轮乘风破浪的“压舱石”。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党风廉政问题有着丰富的理论意义。首先,对党风廉政的建设进行研究能够不断深化党的反腐倡廉理论建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对廉政建设高度重视,每一个党员都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风廉政的建设也从未松懈。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问题的建设,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对基层党风廉政问题开展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农村基层反腐常见的内容,对于指导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进入深水区,诸多社会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对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党建是党建工作最基础的单位,通过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相关的对策研究,对于我国基层农村今后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三、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

(一)响应全面从严治党号召,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落实总书记要求,必须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习惯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生活。将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保障。法律具有其他制度规章无法比拟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是防控廉政风险最为重要的手段。因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法治推动其发展和完善,进而实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目标。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有法可依是这一保障实现的基本前提。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推进,通过立法机关立法和行政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众多,十五大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行政法规多达 2000 余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也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一定的规范,但仍然存在部分法律程序不够严密、立法留有空白等问题。腐败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解决腐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加快制定和出台《反腐败法》以满足市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实际需要,以其为主干统领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而通过修订、完善等方式建立一套行政条例、办法等与《反腐败法》共同构成支撑和保障党风廉政建设顺利有序进行的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健全权力监督体制,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公共权力的持有者和行使者不能仅仅依靠其自身的思想道德自律,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对其行为进行硬性规范和约束。十八大以来掀起的一次次反腐高潮从侧面说明我国腐败问题依然严峻,党风廉政建设任重而道远。部分基层地区以期通过加强领导责任的方式增强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以此监督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但由于制度机制的不完善,其所取得的实际效用有限。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将公共权力置于监督体系之下,使包括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在内的党政领导干部始终处于一种“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之下,为进一步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奠定基础。首先,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扩大差额选举的使用范围和领域,确保党员干部充分有效的履行其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使其更为广泛的参与到选举之中,只有党员选举对官员的任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被选举人才会感受到党员对其所带来的监督压力,督促其廉洁从政。其次,完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监督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机制,调动其积极性,确保整个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和公开性。民主党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国共产党所没有度优势,完善制度机制使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处于平等的监督地位,有效落实其监督权力。

(三)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基层干部党风廉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一些人在腐败泥坑中越陷越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身上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的小错,党组织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法外施恩,就可能导致要么不暴露,要么就出大问题。所以,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這是对干部的爱护。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一见到善要觉得赶不上似地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要像用手试沸水一样赶快躲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群众说,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和论断,“廉者,政之本也”,将廉政上升到国家发展四维之一的重要地位。古代先贤的义利之辨、以德养廉、制度促廉和勤政为民等思想以及几千年大一统国家的实践创造出来丰富的廉政文化。充分挖掘和传承传统廉政思想中所蕴含的精华、智慧,对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诸多地区有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底蕴,历史上名人辈出,积淀了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本地区古今廉政文化和廉政事迹,进一步在各单位推广廉政楹联、廉政漫画等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形式。通过教育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廉洁奉公的思想道德标准。通过潜移默化是教育和影响将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廉政思想传输到全体人员的脑海之中。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