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建设联动: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模式

2019-08-27孟令乔宋环朱萍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思想建设学生党员高校

孟令乔 宋环 朱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进步,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化,社会意识形态也更加多元化,尤其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对青年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2018年4月,“洁洁良”事件的出现,说明当前高校个别学生党员思想状况出现了精神上的严重“缺钙”问题,这给高校党建工作敲响了警钟,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需要向思想建设实现转变。

关键词:思想建设;高校;学生党员

北大中文教授钱理群说过:“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痛定思痛,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存在一些严峻问题,已经到了不解决不可以的地步。综上,高校应积极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模式。

一、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党员和青年学生的双重身份,肩负着光荣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201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滚动调查显示,94.4%的大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從数据上总结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洁洁良”也不是个案存在的。这些思想不纯洁、功利心强的“洁洁良”正在严重侵蚀和冲击着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学生党员教育方式方法自身乏力、失当

第一,教育理念因循守旧。目前,高校大学生已经不适合被动教育方式,要把握教育过程的政治性和方向性,教育过程注重将思想教育变为一种主动性体验。

第二,教育方法未多元化更新。在高校,还存在学生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活动只是读文件、被动发言;有的看看革命电影,写写心得体会;有的更加简单,为了留痕匆匆照几张照片。教育内容和方法未进行多元化更新。

第三,教育内容上下诉求不一致。新时代,党中央对青年学生党员赋予厚望,在教育内容方面,希望他们能够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大学生党员提出要求,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党员学习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大学生党员自身,因其具备新时代青年的特征,希望参与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学习活动。

(二)学生党员理想和现实存在不对称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培养出的优秀学生,他们的理想如果不经过正确引导可能和国情、和祖国需要他们完成的时代任务不一致,也就是他们的理想和现实存在不对称性。如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可能会造成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存在被错误价值观利用的可能性,他们的思想单纯性和现实环境的复杂性不对称。

(三)学生党员教育效果不尽理想

第一,理想信念缺失。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员表现出政治上的迷茫性,他们理想信念缺失,容易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没有坚定的政治定力。

第二,政治参与冷漠。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出现了对政治冷漠和对参与政治毫无兴趣的现象。例如:身为一名具有榜样作用的学生党员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国家政策毫不了解,这种政治冷漠现象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这种对政治参与的冷漠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形象。

第三, 价值取向功利化。部分高校学生党员中具备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特性,他们为了入党而入党,在入党动机上就不纯洁,有的为了在找工作方面得到另眼相看,这样的功利化动机下,是没办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

第四,党员主体意识不强。高校学生党员是优秀学生中的代表,他们应该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当前,存在着一部分主体意识不强的学生党员,他们思想不积极,不履行党员义务,不主动承担党员责任,没有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古语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要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就要汇集和激发所有人的力量,尤其是中国的广大青年,更集中在高校学生党员这些青年学生中的榜样身上。综上,针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思想建设非常重要,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塑造完善学生党员自身科学思想价值体系的需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党员个人接受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很容易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价值观造成严重威胁。“洁洁良”作为一名在校生,也是经过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党员,却在网络上公开发表辱华等言论,这说明“洁洁良”本人在思想道德、政治觉悟、理想信念上存在很大的缺失问题,也说明着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存在着一定问题,即单一的外在灌输或者注入是不可行的,需要由外到内统一发力的思想建设。

第二,是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在北大师生代表座谈上和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也明确指出了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思想纯洁的、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针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建设是党和国家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提升强化学生党员承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以及实现中国梦能力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还指出:现在正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将成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他们更应该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

综上,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高校党建要以“洁洁良”案为鉴,以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问题为落脚点,深刻解决高校学生党员精神上的“缺钙”问题,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从思想上武装头脑,为高校学生党员‘铸魂。

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的实现途径

近几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教育实效,努力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联动新模式。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抓手,运用新理论武装学生党员头脑

要把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运用新理论武装学生党员头脑,不断增强学生党员的认同感。主要努力方向: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教师应更加多元化、权威化。努力让更多有吸引力的专家走上讲台,为学生讲党课,引导他们扣好扣准价值观的第一粒扣子;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材、授课内容应更具方向性、专业性。努力提高课程授课质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第三,授课方式、载体应更加便捷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升级授课方式,开展新媒体、社会实践等多种授课方式,努力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授课内容,深入到学生党员内心。

(二)以提升院校两级党校教育质量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和思想坚定性

高校要注重院校两级党校的学习教育质量提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课教育活动,全面激发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在党课中,一是要全面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要求高校学生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做到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素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二是开展高校党员全过程跟踪教育新尝试。高校党员培养过程可分为入党前的启蒙阶段、入党时的考验阶段和入党后的跟踪掌握阶段。要开启入党全过程育人新尝试,更加重视入党后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理论学习情况、榜样示范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榜样示范作用。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新时代,针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校园文化传播和开展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做到精準滴灌,润物无声。

一是开展高校党员全员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将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素养提升、道德品质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开启专业教师、辅导员、团委书记、支部书记、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全员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

二是要开展能够入脑入心的党员主题实践活动。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活动要求,开展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党员乐于参与的党员实践活动,不要停留在读文件,看电影等活动形式,要深入探究网络平台教育,利用好中共中央宣传部研制的“学习强国”网络平台,让实践活动真正可以走入高校党员的心中。

四、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针对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引领需要全方位的思想建设模式,尤其是对潜在存在的“洁洁良”,高校党建思想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9-03-19.

[2]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综述[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4/201901/t20190114_366955.html

[3]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本书编写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6] 罗斌,张文平,曾远英.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5).

[7] 程燕燕,吴千里.“洁洁良”事件的本质映射与思想政治教育反思[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8] 杨斌.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成绩、挑战与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8(4).

[9] 马骁毅,郑钊.用理想信念教育强化高校研究生党员思想建设的路径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7(5).

[10] 张琢.高校思想建设应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J].新长征,2017(1).

[11] 祝念峰.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J].红旗文稿,2016(15).

[12] 王振.当前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现状与反思[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3).

[13] 房广顺,薛赛男.全面从严治党要从落实党建责任严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讲话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以“洁洁良”案件为鉴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问题研究-以辽宁省高校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GXDJ-YB018)。

作者简介:孟令乔(1986- ),女,吉林四平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宋环(1969- ),男,满族,辽宁抚顺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朱萍(1964- ),女,辽宁铁岭人,沈阳工业大学辽阳分校,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思想建设学生党员高校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培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加强电视队伍思想建设做好电视舆论监督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