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策略

2019-08-27陕占彪

办公室业务 2019年7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网络信息化数字化

陕占彪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应用了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助力图书资料管理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图书资料的管理水平。笔者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图书资料管理;策略

图书馆是积累和储备社会历史与文化知识的地方,其更像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人们在图书世界里可以吸收、补充多方面的信息,慢慢提升自我文化修养。但人们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迎来了知识信息大爆炸,图书资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庞大,加之受众群体的多元化发展,让图书资料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带来的改变

(一)改变了搜索图书资料的方式。传统的图书资料搜索方式是根据读者的需求,找到对应的索引卡片,再根据卡片到书架大致板块去寻找书籍资料。这种搜索方式耗时长、过程繁琐,但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能有效改变这种低效率的传统搜索方式,读者通过适用的图书资料信息系统,在数据检索功能的帮助下能快速找到需要的资料,甚至还会显示一些延伸性图书,大大缩短了图书资料的搜索时间。

(二)改变了图书资料的积累形式。收藏实体的纸质书籍是传统图书资料累积方式,这一累积形式对后期的保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图书资料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图书资料累积方式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后被彻底打破了,虚拟空间和数据转化逐渐成为了累积图书资料的方式,这不仅扩大了累积资料的内容范围,也提升了图书资料信息保存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让查阅、下载和搜索等环节的操作也更加便捷。

(三)改变了图书资料的管理重心。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收集、整理、维护、保存和借阅登记等,这让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显得有些程式化,越来越难以满足有着多元化需求的读者群体,具体而言,就是缺乏个性化服务。图书资料管理员的流程式工作能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有效改变,转变为以数据录入、图书资料信息分类、整理和编辑为主的工作内容中,同时通过网络渠道得知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和服务反馈,进而整理出相应的数据信息做好图书管理和推荐工作。

二、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资料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大部分图书资料管理员深受传统观念和意识的影响,没有深刻认识到图书资料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数据化管理模式发展的必要性。当前仍有很多图书资料在传统方式下被管理着,以人工为主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方式在新时代的读者需求面前显露出了很多弊端,比如图书利用率低、图书检索效率不高、存放出错等。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让现有的管理者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二)图书资料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建立在人才保证上。当前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尤其表现在信息化能力与素质的不足,急需同时具备图书资料管理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性人才,让图书资料信息化发展拥有强力的人才支撑。

(三)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离不开网络环境的搭建、硬件的购买、软件的开发以及运维环境创设,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很多地方的管理单位并没有重视经费投入问题,缺乏经费支持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难以顺利开展工作。

(四)信息化管理標准建设不完善。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为了后期工作顺利开展,主要在开展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前建立统一的标准。很多地方由于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开展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而出现了诸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大大影响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成效。

三、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员综合素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发展对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陈旧管理理念,通过吸收先进的互联网信息知识来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对图书资料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后期资料管理、利用和存储的必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图书资料管理者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所以在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积极引进兼具管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尽可能符合全新发展环境对图书资料管理的要求。

(二)强化共享式互相合作精神。基于对版权和资料内容的考虑,有效图书信息不能在网络上公开,读者们只能在书店中寻找,对于一些要连续付费才能获取的资料也成为了大部分读者最讨厌的部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阻碍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网络图书信息管理与广大书店要在共享的原则下建立合作关系,一切都为了维护读者的主体地位,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在双方达成协议后,便可实现图书资源的扩展、文献种类的丰富,对提高图书资料服务有很大的帮助。如此一来,读者们不用费太多的精力,在一个地方就能找到所需的资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

(三)进一步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下转第92页)

(上接第61页)不管是传统图书资料管理还是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最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都与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有关。这需要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料特点制定并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彻于制度建设中,在充分尊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大家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这样能让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感觉到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而激发工作热情和兴趣,提高工作积极性。针对已有管理制度的单位而言,需要全面清晰认识到当前管理制度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修订和补充工作,让图书资料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制度的制定并不能体现其价值,重点在于后期执行是否落实到位,所以在提升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规范性的过程中,还要强调有关制度的落实,对图书资料管理进行科学管理和指导。

(四)重视硬件设施的更新与完善。电子图书和资料的数量与种类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数字化图书发展趋势逐渐凸显出来,这预示着将运用到更多的智能终端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让广大用户感受到了图书服务的便利与高效。但强大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支撑和依托,在网速或者其他相关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检索速度慢或者卡机类的尴尬情况,查阅率的下降也会伴随着图书资料服务水平的低下。因此,有必要注重网络建设和有关硬件设施的更新与完善,为了有效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还要同时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只有从客观条件上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才能实现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五)坚持做好图书资料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图书资料网络化、自动化的基础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自动化系统在缺失了数据库后将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所以有必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化、通用型数据库,让图书资料馆的各项工作借助通信网络进入自动化工作状态。建设网络基础设施需要引进更多的先进设备,但相比之下,馆藏数据库的建设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对人力的依赖也更多,在有关设别的辅助下还要长期、大量的人力积累才能完成。因此图书资料馆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各类型馆藏文献数据库,逐步使馆藏资源数字化,增强馆藏文献的易检索性和可传递性。在建立数据库时,一定要遵循标准、规范的原则,以保证信息资源的相互兼容和共享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资料管理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必然会呈现出系统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图书资料管理者面临着最大的工作挑战就是如何最大化实现图书资料价值。图书资料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全方位把握发展机会、增强图书资料管理力度以外,还要运用科学信息化的方式让图书资料在网络渠道和平台上得到规范管理,从客观的角度呈现图书资料的多样化价值,更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安霞.探讨图书资料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J].电子商务,2017(9):48.

[2]馬春芳.基于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142.

[3]黄晓勤.浅析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创新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9):77.

[4]罗水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0):144.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网络信息化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影响
言语识别在新交际模式下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