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与PBL结合在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7杨蓬勃杨维娜肖新莉冯改丰钱亦华许杰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课局部

靳 辉,杨蓬勃,杨维娜,肖新莉,冯改丰,钱亦华,许杰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也称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1]。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将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学习[2]。这种教学模式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目前,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部分课程中已经开展[3-4],但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的应用鲜有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5-6],我们在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教学内容

我校2015和2016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总人数为12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全部学生所用教材、教学大纲、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一致。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第7版《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部分为局部解剖学实验课,共10次课,40学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讲解本节课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观看操作视频→解剖操作→教师总结点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分别对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环节进行了改革,具体如下:①开课前一学期,组织教师编写、收集课前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涵盖每节课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点、根据重点内容预设的临床问题、课件及操作视频等内容;②上课前一周,利用网络发布当堂课所需课前学习资料,学生利用手机或电脑下载观看视频,完成课前学习内容,并对临床问题进行思考;③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讲述,并根据操作视频和操作指导列出本节课操作大纲;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剖操作,操作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已解剖出的结构进行观察及指认,并在标本上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临床病例讨论,分析病变部位及各种临床表现的解剖学基础。教师根据学生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对其进行考核。

1.3 评价

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1周,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共设置7个问题,每个问题有赞成、不赞成两个选项。

理论测试:实验课结束3周统一进行理论测试,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两届学生的试题难度相当,评分标准统一。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如下:

表1 问卷调查评价结果

2.2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

混合教学组学生平均成绩为(83.21±10.80)分,传统教学组为(76.09±1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混合教学组的整体成绩左移,其中,90~100和70~80分数段学生人数明显增多,而低分段学生明显减少(60~70),无不及格学生。

图1 学生成绩分布图

3 讨论

3.1 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课程特征及教学现状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以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重点学习口腔、颅、颌、面、颈部诸结构的层次、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脑所在的部位,局部区域狭小,内部结构复杂,因此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本科生教学的难点。

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较,口腔专业头颈部解剖的范围广、层次深,仅凭理论课的讲解,学生很难对该部分内容(尤其是深层结构)建立良好的空间认识[7],因而实验课的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该专业的实验操作一般是从结构复杂且难以辨认的面部开始,由于缺乏在大的局部结构(如上、下肢)上的操作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差,操作积极性低,加之课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不到位,实际标本解剖时盲目性大,找到的结构少,且对已找到的结构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实验课效率低下,整体学习效果差。因此,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3.2 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PBL教学法以其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的优势,在医学院校广受推崇。我校宗濂实验班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连续多年开展了较大范围的PBL教学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8-9]。然而,口腔专业学生缺乏相应整合课程的学习基础,知识储备不够,无法顺利完成常规病例分析,加之头颈部本身解剖结构复杂,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因此在实验课上单纯实施PBL教学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可行性较差。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克服PBL教学中理论知识不扎实的缺点。学生在课前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自行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并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学习资料、与同学进行线上讨论等多种方式梳理知识点,完成自主学习。课堂上,由于有了课前的自主学习做铺垫,学生在讲述及操作的过程中则更专注于主动地基于预习所遇到的问题的学习[10]。另外,结合课前预设的临床问题,学生对已解剖出的重要结构进行观察、指认、总结,并对临床问题发生的解剖学基础进行分析与讨论。一方面,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通过提出问题—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几个环节,能够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课的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主动性。因此,将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法应用于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3 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教学方法的实施形式

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不是两种教学方法的简单堆砌,而要分清主次,注意”度”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口腔专业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头颈部本身结构复杂,学生对理论课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加之学习资料不完善、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此实际解剖操作时盲目性大,实验课效率低下。另外,由于局部解剖学在医学院校是开设较早的基础学科之一,此时学生尚未学习生理、病理、病理生理、药理等基础课程,其知识储备不足,常规的PBL教学不仅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认为,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课应实行“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翻转为主,PBL为辅”的教学模式,且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

首先是课前学习资料的准备与完善。教师除了制作、收集课件及操作视频外,还要精心编写每节课的知识点及临床问题。知识点以教学大纲为蓝本,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大纲上要求掌握面侧深区的境界、层次及内容,由于内容繁杂学生不好把握,我们将之分解成三个小问题:①画简图并小结上颌动脉的位置、经行、分支及其分布;②画简图并小结下颌神经的位置、经行、分支及其分布;③小结翼外肌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从而使复杂问题具体化、明确化,易于学生理解、记忆。另外,由于PBL是辅助的教学方法,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因此预设的临床问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病例,而是为了印证、强化所学的解剖基本理论而列出的临床现象(症状、体征),这些临床问题第一要贴切,联系临床准确;第二要适度,做到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例如,在学习腮腺咬肌区时,我们给出典型的腮腺良性肿瘤(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相应治疗方法,并提出问题,①手术选择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翻开皮瓣是为了保护什么结构?若该结构被切断,术后可能出现什么症状?②患者面神经是否受累,为什么?如果要保留面神经,将如何显露面神经?面神经各分支的显露标志是什么?③如果肿块发生恶化,体积迅速增大并向腮腺深部生长,则可能损伤什么结构,出现什么症状?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逐层解剖腮腺咬肌区,对解剖出的结构进行指认、总结,并对这些临床问题发生的解剖学基础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腮腺咬肌区的层次及穿经结构的理解与记忆。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与实施,要注意两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会贯通。①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学生讲解知识点→解剖操作→病例讨论三步走形式,通过提出问题→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几个环节,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翻转课堂的主导作用:在保证完成本节课操作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使翻转课堂贯穿始终。根据课前学习、实地操作及组内讨论,学生需要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标本指认与总结、病例分析等内容,从而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处于引导地位,并对一些错误的、较难理解的或意见有分歧的内容进行及时指正并予以解释;③PBL的辅助作用: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合理分配时间。一般来说,病例讨论放在知识点总结之后、下课之前进行,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这样,既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喧宾夺主,又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讨论时有理有据,容易获得成就感、参与度高,并且在通过病例讨论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真正起到“翻转为主,PBL为辅,相辅相成”的作用。

3.4 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

实验表明,混合教学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83.21±10.80)分,传统教学组为(76.09±12.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分数段90~100分学生人数明显增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较认可这种教学方法,认为它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混合教学组的学生在积极性、主动性方面更加突出,解剖操作时更加自信、质量更高,课下交流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数量更多,层次更深;传统组则改观不明显。因此,口腔专业局部解剖学实验课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解剖学实验课局部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局部遮光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