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国他乡话人文—记英国St Bartholomew's Hospital访学的感与悟

2019-08-27文/梁

中国医学人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交班人文精神情怀

文/梁 颖

什么是医学的人文精神?如何在医学实践中奉行人文精神?这既是医学教育的难点,也是我久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翻开西方医学的发展史,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如是说:“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本质是一门“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所以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医生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字里行间均透露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西方发达国家又是如何展现人文情怀的呢?

通过在英国伦敦St Bartholomew's Hospital成人重症心脏中心的研修学习,我逐渐感悟出这个创办于1123年欧洲历史最久远的医院、英国最大的心脏中心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我从东方的医疗世界进入西方的医疗世界,体验学习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并以一个新奇的视角感悟着异国他乡的人文情怀。在见证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的同时,也感受到这里的医生们在点滴之处向患者传递出的人文情怀。对于如何在医学实践中奉行人文精神,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场景,我似乎为这个久思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场景一 Handover交班

在St Bartholomew's Hospital的成人重症病房,每天早上8:00到9:00都会在医生办公室准时交班,仅仅16个危重症病人的床位,交班就需要1个小时。其内容非常详尽,从病人的一般病史到关键事件,何时出现心跳骤停、何时气管插管、重要的细菌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和停止时间等都会详细标注,还包括患者当日的病情评估、夜班病情变化以及治疗计划的修改等。作为治疗的一部分,这种详尽的交班为患者能够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提供了保证。这种认真和详细体现出对于病患生命的尊重和负责。最感人的是,在整个交班过程中consultant(上级医生)会不时停下来点评、鼓励,对同事表达感激和同情之意。

感 悟 医学人文体现在细节中。团队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感激,营造出团结友爱的温暖氛围,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场景二 Ward Round查房

查房是每日工作的重头戏。病房分两组,每组consultant带领一个fellow(相当于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临床药师、当班护士长、护工组长、进修医生等一队人员查房。大家角色不同,着装也不同,每个人胸前挂有标识姓名的胸牌,相互见面会做自我介绍并问好。查房时,每个人都会为后面的人扶着门——永远女士优先,不论职位高低。即使是教授,也会让我这个进修女医生先进。此外,这里的医务人员非常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查到每个病人,都会关上病房门、拉上隔帘。查房过程中,医生都会俯下身去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有时为了方便危重症病人看到自己,会蹲下甚至跪在地上和病人交流。每查到一个患者,consultant都会握住病人的手作自我介绍,用关切的眼神看着病人,嘴角充满了笑意。那个场面有时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医生对患者发自肺腑的关爱、尊重和真诚的祝福,患者对医生的托付与信赖,无不体现着暖暖的人文情怀。所有这些和温馨、整洁、明亮的病房浑然一体,即使查房人员众多,也并不嘈杂,大家角色分明,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这里崇尚的理念是:永远患者至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标准。

这个病房承担着全伦敦最危重病人的救治任务,医护非常繁忙。即便这样,他们也不会忽略关照患者的细节。即使气管切开的病人,为了防止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肌肉力量下降或监护室虚弱问题,他们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下地坐或下地走。每天下地几次,每次坐几分钟或走多长时间,都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治疗计划。伦敦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这里的病人来自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喜好,为患者提供不同的背景音乐,视频或书籍(每个患者病床前都有一个可移动的超大屏幕电脑,可以连接网络,随时根据患者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现在病房里住着一个心脏复苏后脑损伤的患者,是位香港人,说粤语和普通话。为了更好地让患者恢复意识,护士每天会给他播放欢快的中国特色背景音乐,并用中文在床头写上一些介绍信息,还会让我这中国来的医生和患者交流几句,以充分判断患者的意识状况。对于纯英文环境中的医护人员来说,做到这些确实不易,但也由此可见他们对于患者的关怀和用心。

感悟在这里,没有民族、性别、年龄、种族等的歧视,大家会自觉尊重隐私,查房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对医学人文的完美诠释和体现。

场景三 Hospital Museum医院博物馆

一天,下班之后,我萌生了在医院内走走的想法。环顾院内,竟然发现还有一个医院博物馆。博物馆用史料讲述着古老的医院以前的故事,馆藏包括历史上的外科用具、伟大的学科创始人的雕塑、中世纪的文件和艺术品。在此处,可以看到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研究的循环系统,18世纪佩西瓦·朴特(Percivall Pott)和约翰·阿伯内西(John Abernethy)的现代外科奠基理论,19世纪末贝德福·芬维克夫人(Bedford Fenwick)发展的护理专业……通过对医院历史和展品、雕塑的详尽介绍,教育后来的从业者要进行医学精神的传承。

感悟铭记历史、心怀感恩,这也是医学人文的一部分。

医院内的博物馆

场景四 St Bartholomew's the less圣·巴多罗买小教堂

信步走到医院建于1702年的亨利八世国王大门,发现门口还有一个小教堂——St Bartholomew's theless,这是英格兰医院中的特有情况,也是五个小教堂中唯一一个幸存者,其余四个都毁于亨利八世时期。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场所,供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进行心灵释放和休息,也会定期邀请名人举行免费的讲座和音乐会。植根深处的慈悲心和乐于助人的情怀,是这里倡导的理念,指引着医务人员不只关注人的心灵,还要让心灵得到平和与幸福。我想,这也是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升华吧。

感悟植根深处的慈悲心,乐于助人的情怀,这就是医学人文。

圣·巴多罗买教堂

回顾中国的医学史,我们的老祖宗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谈过医学人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这与西方的医学渊源同出一辙。无论东方和西方,诠释医学人文的精髓是一样的:医学人文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在细节中体现,在践行中传承。将植根深处的慈悲心、乐于助人的情怀和理念付诸实施,发自内心地给予他人以关爱、同情和帮助,并将其化为日常之举、自然之举,让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沐浴在春风里……

最后,借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的话指引我们未来的方向:只有将医疗技术和医学人文融合在一起,才能构成完美的医疗服务。让我们扬起科学与人文结合的风帆,弘扬现代医学科学的人文精神,促进医学科学的全面繁荣。

猜你喜欢

交班人文精神情怀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浅析医院多级交班系统功能规划设计与探讨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SBAR交班模式在临床工作能力考核中的运用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总分总护理交班模式在老年病科的应用及体会
护理交班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