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学校生命教育的思考

2019-08-26邹平惠

丝路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生命教育

邹平惠

摘 要:近年来,中职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反映出中职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冷漠和对生命意识的缺乏。生命教育作为培养中职生生命意识、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 生命教育 关爱生命

一、 生命教育的提出

在近四十年的生命教育过程中,基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上升的残酷现实,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自杀的应急措施。人们不仅要思考如何生存,还要思考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只要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1]人类必须创造,他们必须超越,他们必须更好地理解和改变世界。最后,人类生命的价值,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必须考虑诸如为什么要活着这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它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吸引。

二、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命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需要培养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劳动技能优秀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愿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这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精神融入青年学生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职业学校学生具有国际化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有利于职业院校的学生。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环境发展和变化的迫切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趋势,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各国人民和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广泛的平台,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技能。然而,负面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也对其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自律降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此外,校园伤害、事故等各种威胁职业学校学生人身安全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职业学生应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生命教育是促进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得青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长时间以来,由于生理发育过程中的困惑,往往不是及时的引导,而且隐蔽性伤害无法预测,时常发生,往往难以处理,导致心理脆弱,一些学生思想混乱,行为失控。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身心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我们的教育必须重新设定起点:教育必须帮助每个人有理性的意识,主动地去生活,然后去发掘它的生活潜力,使每个人都尊重存在的历史和社会基础,充分展示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生命。教育不能把每个人塑造成精英,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方式促进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人类文明的进程。[2]也就是说,教育应该立足于每一个真实的个体生命,培养个体生命追求的勇气和使命,帮助个体生命具有实现生命意义的实践能力作为内涵。正如哲学家施威泽所说:“人类意识最直接的事实是:‘我是需要生存的生命。我在需要生存的生命中。在反思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每一刻,人们都将自己理解为生活意志中的生命意志。”

三、在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校里。为了改变这种感觉,我们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分数,还要全面的培养和重视生命教育。

(一)关爱生命

有关青少年厌世和自杀的报道经常在报纸上读到,并且令人震惊。经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18~34岁人群死亡的案例中,自杀是最大的原因,自杀的人数是他杀人数的7倍多,中国60%的自杀死亡是精神疾病,而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比例超过了90%。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放弃了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研究表明,学生中的自杀主要与无法承受学习压力有关。

济南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朱君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只是个性鲜明的孩子,但很难承受挫折。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就会有情绪上的问题,严重的抑郁,甚至放弃生命。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与其自身的人格缺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缺乏深入的家庭交流和对儿童的关注,学校和社会忽视了培养青年人的自主权。有时会在多个因素的叠加下,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

(二)生命教育渗透到职业学校学科教育中

学科教学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时,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学科与生命教育的交汇点,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在“体育”课程中,教授学生生命的常识、运动和身体健康方法;在“艺术”课程中,教授学生欣赏生命的独特之美;在“语文”课程中,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增强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在“政治”的课程中,学生接受人生理想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多用“案例教学”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生命。例如,湖南师大学生李春华为了救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营救两名溺水的青少年而英勇牺牲。湖北长江大学的方招和其他十多人主动组成了“人梯”,跳进河里救出了两名溺水的少年。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人生目标。

同时,教师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应做到七个方面。

1.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的学科情境引发学科问题。

2.教学过程要以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重要方式,鼓励自主探究问题。

3.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淡化统一的模式、规范化的训练。

4.充分让学生体验成功,以获得自信。运用“门槛效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明确“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5.要不厌其烦地欣赏学生:“赞赏要不厌其烦,指责要适可而止”,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而与学生沟通的最佳途径就是欣赏学生。

6.让学生有问不完的问题:引导他问同学、问老师、问书本,直至问自己,这才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7.关注每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活泼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教学哲学中,所有的学生,包括每个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生命教育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珍惜生命,也是为了激励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是为了告诉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生命,还可以帮助学生关注、尊重和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有其特殊性。因此,掌握学生的特点,引入适当的生命教育内容,并以有效的实施手段加以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實践中体验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充分重视生命教育,充分认识与实践,就能逐步形成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保印.直击中国教育底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生命教育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