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发展

2019-08-26于志勇

丝路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农村

于志勇

摘 要: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当前激发农村群众文化常态发展重要任务。为了更有效地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制约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本文围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机制建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思路,努力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关键词:农村 群众文化 常态发展

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建设新农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新農村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设施、服务和资金保障。农村文化活动的常态发展依靠政府组织的农村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的供求问题。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农村地方文化资源,真正把文化工作放在农民的心中。[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更要建设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农村,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文化活动的需求日益迫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供需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围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需求情况,我们发现,许多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看电视、打麻将和玩牌。只有少部分的农民能在业余时间来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经我们在农村调研,现在广场舞、秧歌等广大农民朋友经常参加的群众文化活动,所涉及的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娱乐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参与者的比例是40%。伴随着农业科普活动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农民参加科普活动阅读文化活动的人占比逐年提升。另外,农民文学创作、民俗活动、书法和绘画等特色文化和高雅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内在基础和制约因素

(一)内在基础

通过对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民朋友的文化活动初步建立了设施、活动、服务、资金和人才等方面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体系,基本实现了广大农民朋友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的良好条件。经调研我们感受到了当地的民俗和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感受到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制约因素

一是,对群众文化观念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基层领导层面,对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知。存在“重经济指标、轻文化发展”的错误观念,目前农民思想转变还是较慢,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还是比较弱,有些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程度不高;二是,受资金投入的制约,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需要资金保障,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资金投入少一直是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的突出问题;三是,农村文化队伍的局限性,农村文化人数量少,质量差,[2]远不能满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在专职人员队伍中,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的文化专管人员普遍存在兼职问题;四是,受气候环境的制约,尤其在东北,每年11月开始进入冬季,直到次年4月底天气才能变暖,整个冬季时间漫长,受气候影响,绝大多数群众的文化活动大多只能在室内进行,采暖方面的资金投入就增加了群众文化活动成本;五是,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存在部门和部门之间资源整合不够充分问题,导致文化设施利用率和效率低下,供应和需求之间机制不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的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符。导致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品位的人们对财富、知识、快乐和审美的要求出现不对称的因素,这是由于对于农民的文化活动需求,没有健全的调查和反馈机制。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农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的投入属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供给范围,是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在组织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拨付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资金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同时,有关文化活动场所冬季供暖、群众文化活动各项配套资金都应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保证群众文化设施、服务、活动等方面支出不低于经济发展收入增长。在组织好结对子种文化到基层文化服务点的基础上,根据农民文化需求的特点,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法人治理建设、总分馆服务制度建设等新型服务模式,并开展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二)注重资源的有效整合

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设施和文化服务活动开展,丰富农村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要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活动建设,以及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发展。在组织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中,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最大程度整合各种公共文化资源,为农村人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公共文化专家学者利用课题、社会实践,并组织志愿者队伍,解决农村人民文化活动发展中的困难,丰富基层文化辅导力量。加强文化组织交流互助,加快文化人才共享。文化设施共享,辅导和培训互助,并通过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平台,动员社会各种力量解决公民文化服务设施、人才队伍和资金缺乏的问题。

(三)引导群众的文化需求

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重点完善针对不同年龄、学历和收入的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体系,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质量、数量的绩效反馈体系。在免费开放和设施建设方面向自办文化团体,支持自办文化团体以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式发展。结合基层“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运用文化品牌活动和辅导培训,提高自主文化团体的表现水平,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引导各级政府为文化大院、文化团体、文化社团等社会文化组织的加速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组织农民群众参加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农民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切实激发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增强农村人民文化活动的活力。

(四)培育文化的品牌特色

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对内可以增强群众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外可以增强文化活动辐射力和带动力。在做大做强市级活动品牌的同时,支持各县(市)区集中力量创建当地的重点文化品牌。同时,以“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为方向,引导乡镇政府和基层组织集中力量开展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和形式。发展各自重点文化品牌,形成品牌活动示范发展、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以现有业余文化队伍为依托,巩固现有文化团队,扶持新兴文化团队,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团体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增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动力。

(五)加强团队的支持

加快建立一支有文化技能、为农村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队伍,是实现农村人民群众文化正常化开展的重要保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重点建立文化专管人员流动工作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流入和不适应人才外流。同时,加强对农村队伍和文化能人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全面推广公开选拔乡镇文化站站长的成功经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从事文化工作,提高基层文化人才的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培育一批文化人才,培育一批文化组织,繁荣群众文化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赵继省.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与建设[J].文艺生活旬刊,2015(3):200—200.

[2]何丽秋,孙立君.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建设[J].科学技术创新,2010(19):90—90.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