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9-08-26沈莉莉李传忠
沈莉莉, 李传忠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 麻醉科, 上海, 201802)
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安全性高、预后效果理想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但腹腔镜手术本身属于一种创伤性治疗方式,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仍可引发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致免疫功能下降,延缓术后康复进程。相关资料[2]指出,临床上存在术后疼痛治疗不足的患者约为60%, 需给予高度重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由Kehlet[3]提出,主要是指在围术期采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手段,降低应激反应,减小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本研究探讨了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56例。纳入标准: ① 符合手术相应指征,且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 ② 无认识功能障碍,可正常沟通者; 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合并2种及以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② 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精神性疾病史者; ③ 存在恶性肿瘤者。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 年龄42~75岁,平均(58.84±3.78)岁; 文化程度为专科及以上15例,高中19例,初中及以下22例。观察组男32例,女24例; 年龄43~76岁,平均(59.17±3.45)岁; 文化程度为专科及以上13例,高中18例,初中及以下25例。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镇痛干预,即术前麻醉讲解、术中给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咪达唑仑)麻醉诱导、维库溴铵等麻醉维持、双氯酚酸钠等药物镇痛等。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 ① 组建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临床经验超过10年的5名外科、麻醉科护理人员为组员,对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培训、考核,成绩95分及以上者为合格,若成绩低于95分,需继续进行培训,直至成绩合格为止。② 加强知识宣教。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采用多媒体等方式,讲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一对一讲解,同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及时有效地解答患者疑虑,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③ 术前准备。术前不实施肠道准备,术前6 h禁食, 2 h禁饮,且术前2 h给予患者3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服用。④ 体温护理。采用升高室内温度、使用加热毯等方式维持患者温度恒定,同时将输注液体在保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温度过低导致患者体温降低。⑤ 多模式镇痛。术前给予患者舒芬太尼及羟考酮实施超前镇痛,手术过程中采用吗啡、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七氟醚吸入用以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后将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排尽,并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术后48 h给予布比卡因、吗啡进行自控式硬膜外镇痛泵镇痛,于48 h后给予盐酸哌替啶、曲马多等镇痛药物进行镇痛处理,谨遵医嘱合理调整补液,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调节。⑥ 术后护理。术后2 h给予患者流质饮食, 6 h后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24 h后可给予患者正常饮食,术后6 h引导患者下床活动。
1.3 评价指标
① 康复效果: 记录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 ②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满分10分, 0分表示无疼痛症状, 10分表示强烈的疼痛感,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症状越明显[4]; ③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其包括19项自评条目、5项他评条目,满分21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5]; ④ 并发症: 统计呼吸困难、下肢深静脉血栓、尿潴留、切口感染等的发生情况。术后12、24、72 h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康复效果
观察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VAS、PSQI评分
观察组术后12、24、72 h时的VAS、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康复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术后VAS、PSQI评分对比 分
VAS: 视觉模拟评分法; 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的17.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术后疼痛属于不良的伤害性刺激源,可导致机体生理及心理上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病情转归,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风险因素[5]。腹腔镜手术虽是微创手术,但仍可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引发患者疼痛感,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增大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6]。
相关研究[7]指出,疼痛的产生主要是由5-羟色胺、前列腺素、组胺等多种物质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手术治疗可对机体造成一定创伤,致前列腺素生成并释放,进而导致疼痛的产生。常规镇痛干预大部分是在术后实施干预,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高,而多模式镇痛干预主要以快速康复理念为基础,结合不同的镇痛方式及镇痛药物,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8-9]。该方案还可抑制疼痛产生的病理与生理机制的不同时相或靶位方式,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促进内环境稳定,优化术后应激状态,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10]。多模式镇痛干预的有效实施需以快速康复外科团队的建立为基础,团队各成员相互协作,通过强化健康宣教、体温护理、多模式镇痛等干预手段,减轻患者主观疼痛感,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康复效果较为理想,术后12、24、72 h时VAS、PSQI评分较低,并发症较少,表明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预防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虽可表明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本次样本量较少、不同患者体质存在一定差异性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等因素,故还需增加样本量,最大程度去除相应干扰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