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临床分析

2019-08-26郑敏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微量肌酐比值

郑敏华 陈 佳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 广东省潮州市 521000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之一,具有较高的致盲率[1]。因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处于血糖高水平状态,因此容易引发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疾病等[2]。据相关研究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进行检验,可以作为诊断早期肾损伤的一个敏感指标,伴随临床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一指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应用,以期提高诊断效果,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使致盲率降低[3-4]。本文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临床价值,从我院择取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择取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从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择取,所选患者均与WHO制定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研究也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其他肾脏疾病患者、心肺功能减退患者等。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为依据将其分成三组,尿白蛋白正常组280例,其中男152例,女128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5-80(59.35±9.42)岁;尿白蛋白微量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5-80(58.45±9.62)岁;尿白蛋白大量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5-80(60.10±9.55)岁;从性别以及年龄来看,三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可比。

1.2 方法

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180)对所选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进行检测,通过免疫比浊法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通过苦味酸法对肌酐进行检测,通过对应设备和配套试剂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具体检测方法如下:每位受检者留取10ml尿液标本,并置于干燥清洁的小便管中,在开始检测之前,需要对尿液标本予以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r,离心处理时间为10分钟,去除不溶性杂质,同时将有形成分去除,取上清液,于2小时内通过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予以检测。另外在空腹清晨状态下对受检者的血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并对受检者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检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病程、年龄、血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三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达,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达,用X2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观察指标对比

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为三组,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mg/g)分为尿白蛋白微量组,将(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00mg/g)分为尿白蛋白大量组。三组血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白蛋白正常组病程比尿白蛋白微量组、尿白蛋白大量组短,P<0.05,尿白蛋白大量组及尿白蛋白微量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明显高于尿白蛋白正常组P<0.05,尿白蛋白大量组的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尿白蛋白微量组P<0.05。见表1。

2.2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关系

正常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17.59±9.25)mg/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3.6%(66/280), 微量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210.55±74.35)mg/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46.7%(14/30),大量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531.76±95.26)mg/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75%(30/40),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观察指标对比()

表1 三组观察指标对比()

注:与正常组比较,①P<0.05 ;与微量组比较,②P<0.05。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mmol/L)年龄(岁)病程(年)尿白蛋白正常组(n=280) 5.27±1.12 1.75±1.27 1.25±0.54 3.03±0.80 8.27±1.77 14.79±5.28 46.8±7.9 7.18(2.01-7.41)尿白蛋白微量组(n=30) 5.44±1.17 1.89±1.31 1.30±0.61 2.94±0.82 8.48±1.84 15.13±5.61 52.9±8.4① 8.51(3.74-9.21)①尿白蛋白大量组(n=40) 5.39±1.20 1.92±1.29 1.40±0.57 3.01±0.84 8.42±1.86 15.27±5.48 63.2±8.3①② 11.70(5.40-16.91)①②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因血糖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因此容易产生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据相关研究指出,这两种病变可同步出现[5]。如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阳性结果连续出现2次以上,则表示为持续性蛋白尿症状,基本可以确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30mg/g以上的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6]。伴随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直接关系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7]。

本次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关系,结果显示,尿白蛋白正常组病程比尿白蛋白微量组、尿白蛋白大量组短,尿白蛋白正常组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尿白蛋白微量组、尿白蛋白大量组低,尿白蛋白微量组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尿白蛋白大量组低,由此可见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进行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可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判断,另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8-9]。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偏高,提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指标[10]。

4 结语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越高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正向相关关系,对于此若发现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异常,则需要及时进行眼底筛查,以便于预防视网膜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微量肌酐比值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