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应用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价值

2019-08-26王小凤陈永汉郑招科朱亮亮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卡氏莫唑胺胶质瘤

王 毅 王小凤 陈永汉 郑招科 朱亮亮

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所有颅内原发性肿瘤的一半以上。当下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术后放疗联合烷化剂替莫唑胺。 强度调制放射治疗在临床中是一种常用的体外照射技术,其实施主要是通过调节放射剂量来照射目标区域,同时,它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重要器官的伤害。替莫唑胺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神经胶质瘤的咪唑鎓类药物,这种药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可一定程度提高治疗安全性[1-2]。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5年8月-2016年2月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患者。随机分组,参比组实施调强放疗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实施调强放疗+替莫唑胺治疗。比较两组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疗效;平均生存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不良反应,分析了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应用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5年8月-2016年2月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参比组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23-75(53.25±2.89)岁。肿瘤部位:额叶15例,顶叶10例,颞叶10例,枕叶10例,其他5例;病理分级:Ⅱ级28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联合治疗组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23-74(53.67±2.81)岁。肿瘤部位:额叶15例,顶叶12例,颞叶8例,枕叶10例,其他5例;病理分级:Ⅱ级28例,Ⅲ级13例,Ⅳ级9例。参比组、联合治疗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比组实施调强放疗治疗,患者术后14天之后开始接受放疗,采取直线加速器放疗,CT增强扫描,患者采取仰卧位,给予C型枕,热塑面罩固定头部,将患者头垫型号和信息记录在面罩,从颅顶向下颌边缘扫描,扫描层距3毫米,层厚3毫米,MRI影像下,勾画重要器官和治疗靶区。肿瘤残存病灶作为肿瘤靶区,确定靶区剂量为PGTV/术腔59.92~64.2GY、分割28~30次,每天一次,在5.6-6周完成放疗。

联合治疗组则实施调强放疗+替莫唑胺治疗。放疗期间给予50~100mg/m2的替莫唑胺口服,放疗结束之后继续实施5个周期的替莫唑胺治疗,用量是120~300mg/m2,连续服用5天,一个周期28天,共治疗5个周期。

1.3 指标

比较两组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疗效;平均生存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版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

联合治疗组疗效更高,P<0.05。如表1。

表1 :两组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疗效比较[例数(%)]

2.2 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

治疗前参比组、联合治疗组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比较,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 2。

表2 :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比较()

表2 :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比较()

组别 例数 时期 卡氏KPS评分值 生存质量评分值联合治疗组 50 治疗前 62.13±2.68 57.25±3.21治疗后 80.56±3.26 94.19±3.66参比组 50 治疗前 62.21±2.34 57.13±3.05治疗后 68.56±3.11 83.21±3.21

2.3 平均生存的时间

联合治疗组平均生存的时间和参比组比较有优势,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生存的时间分别是16.45±1.77个月,而参比组平均生存的时间分别是13.11±1.45个月。

2.4 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组和参比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参比组恶心呕吐有30例,骨髓抑制有21例,放射性脑病有19例。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29例,骨髓抑制有21例,放射性脑病有19例。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神经实质或神经间质,向胶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进而导致以颅内占位,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可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和头晕头痛等。脑胶质瘤为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助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手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一般来说,通过术后放化疗抑制,杀灭残存肿瘤细胞,可一定程度降低复发率,延长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3-4]。放疗方法能够有效增加患者术后生存期采用多野分散照射技术,病结合患者肿瘤情况核实选择放射剂量和部位,从而提高针对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 替莫唑胺是一种新型的烷化剂 - 咪唑四嗪衍生物,用于口服治疗胶质瘤[5]。 替莫唑胺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物质。由于替莫唑胺具有良好的组织扩散和分布能力,口服后可迅速吸收,相对于其他烷化剂,替莫唑胺可以很容易地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使其可用于中枢治疗神经系统肿瘤[6-7]。替莫唑胺具有接近百分之十的生物利用度和广谱抗肿瘤活性,是一种活性烷基化物质,可以甲基化DNA并发生在鸟嘌呤O6和N7位点,从而形成其单链或双链断裂,将肿瘤细胞的DNA阻断而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替莫唑胺作用于肿瘤细胞分裂的每个阶段,并且是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的非特异性药物[8-10]。

本研究中,参比组实施调强放疗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实施调强放疗+替莫唑胺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疗效、平均生存的时间、卡氏KPS评分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值相比较参比组更好,P<0.05。联合治疗组和参比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

综上所述,调强放疗+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卡氏莫唑胺胶质瘤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奇特的卡布列克数
替莫唑胺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效果分析及预后
替莫唑胺应用于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
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43例临床疗效评价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上颌恒磨牙卡氏尖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