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行业现状及管理对策

2019-08-26李贞邢杰张丽梅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电器电子产品产物

李贞,邢杰,张丽梅

(云南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云南昆明650034)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电器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速度也随之增快。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居民百户拥有量测算,2017年,我国彩色电视机居民保有量为5.4 亿台,电冰箱4.3 亿台,洗衣机4.1 亿台,房间空调器3.9 亿台,微型计算机2.5 亿台,手机11.1 亿台,吸排油烟机2.2 亿台,热水器3.7 亿台[1]。

电子废弃物含有丰富资源,可再生利用价值大:1 t 废旧线路板可以分离出129.73 kg 铜、0.453 6 kg 黄金、19.96 kg 锡,以及铁、铝、镉、镍等;1 t 废弃电脑经专业回收处置,可回收塑料270 kg、铜128.7 kg、铁1 kg、铅58.5 kg、锡39.6 kg 等[2]。然而如果处理不当,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0 世纪80年代末和20 世纪90年代初,广州贵屿开始拆解废旧电器,不当的拆解造成贵屿地区重金属污染然严重,土壤中重金属的铜、锌、镉的含量是本底值的2~200倍,汞和铬的含量也比汕头市土壤中的含量高出1 倍[3]。

为规范废电器拆解行业,目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采用基金补贴制度,即生产者缴纳基金,补贴有资质的拆解企业[4-6]。目前,全国共有109 家拆解企业纳入基金补贴名单,其中有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生产企业建立的拆解企业达57 家,占比52.2%。年处理能力达到1.43 亿台,年平均实际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达到7 500 万台左右。

1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基本情况

云南省现有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再公司)和云南巨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路公司)2 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名单内的拆解企业。

1.1 华再公司基本情况

华再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13日,是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资子公司,位于昆明市东川再就业特区天生桥特色产业园,注册资本1 00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 858.06 万元,厂区面积66 833 m2,生产加工区面积5 100 m2。2014年6月12日,被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纳入第四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2014年6月24日,取得昆明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证书,许可处理能力为120.01 万台/a,其中电视机90 万台/a、电冰箱10.5 万台/a、洗衣机5 万台/年、空调0.01 万台/a、电脑14.5 万台/a。华再公司于2014年9月正式开展基金补贴范围内的拆解活动。

2017年6月许可证到期后申请拆解能力变更,变更后,许可处理能力为120 万台/a,其中电视机34 万台/a、电冰箱30 万台/a、洗衣机40 万台/a、空调5 万台/a、电脑11 万台/a。

1.2 巨路公司基本情况

巨路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日,是中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公司,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工业园区北古城镇工业片区,注册资本3 22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 660 万元,厂区面积33 330 m2,生产加工区面积8 627 m2。2013年11月1日,取得昆明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证书,许可能力为80 万台/a,其中电视机72 万台/a、电冰箱1.97 万台/a、洗衣机2 万台/a、空调0.03 万台/a、电脑4 万台/a。2014年6月12日,被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纳入第四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于2015年2月正式开展基金补贴范围内的拆解活动。

2017年6月许可证到期后申请能力变更,变更后,许可处理能力为120 万台/a,其中电视机80 万台/a、电冰箱15 万台/a、洗衣机20 万台/a、空调0.5 万台/a、电脑4.5 万台/a。

2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情况

2.1 拆解情况

2015—2017年,云南省2 家拆解企业累计规范拆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269.387 万台,其中废电视机210.016 6 万台、电冰箱15.230 3 万台、洗衣机27.310 6万台、空调0.176 8 万台、电脑16.652 7 万台。历年拆解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情况(2015—2017年) 台

根据表1所示,云南省电视机和电脑2016 和2017年的拆解量较2015年度明显下降,冰箱、洗衣机拆解逐年增加,主要原因:一是CRT 电视及电脑显示器报废高峰期已过,而云南省两家企业目前均尚未开展拆解液晶电视及显示器;二是随着基金补贴的调整,冰箱、洗衣机拆解补贴的增加,企业前端收货资金压力减轻,相应的回收数量增加,拆解量增加。同时,由于云南省气候原因,空调使用率低,相应的废空调拆解数量也较少。

2.2 拆解产物产生情况

2015—2017年,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累计产生拆解产物65 343.58 t,其中CRT 屏玻璃占比最多,塑料、CRT 锥玻璃、铁及铁合金占比次之。拆解产生的危险废物以CRT 锥玻璃、电路板为主。

2.2.1 一般拆解产物产生情况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产生的一般拆解产物情况表2所示,其中CRT 屏玻璃、铁及铁合金、塑料及保温层材料的产生量较大。

2.2.2 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目前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生物主要有电路板、CRT 玻璃(黑白)、CRT 锥玻璃、荧光粉、废矿物油几类危险废物。云南省2 家拆解企业均尚未开展液晶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的拆解,含汞灯管类危险废物暂未产生,具体如表3所示。

表2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一般拆解产物产生情况(2015—2017年)t

表3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产生情况(2015—2017年)t

2.2.3 历年拆解产物产生情况

随着冰箱、洗衣机拆解的逐年增加,其特有拆解产物保温层材料、压缩机及电动机产生量随之增加。电视机及CRT 电脑显示器拆解产生的拆解产物CRT 屏玻璃、CRT 锥玻璃逐步减少。电路板作为“四机一脑”拆解的共有拆解产物,近三年产生量基本持平。各拆解产物占比及历年变化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3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存在问题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自“以旧换新”时起,有了规范的拆解企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的平稳发展,推动了云南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跨行业协同和回收模式创新的进程。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3.1 缺乏畅通的回收渠道

科技的日新月异,大数据、“互联网+”已融入到生生活的每个角落,诸如“香蕉皮”等“互联网+回收模式”不断涌现,但很难达到盈亏平衡,目前尚未形成电子产品成型的回收产业链。

而云南省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主体仍是个体商贩为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源与处理企业之间缺少有效地沟通桥梁,导致部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得不到规范拆解。同时,拆解企业进货渠道单一,致使企业的资金压力主要集中在回收端,补贴资金多数最终流入回收商贩中。

3.2 目录外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污染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纳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名录(2014年版)》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仅有14 类,现在实行基金补贴的仅有“四机一脑”五类产品。

就云南省而言,液晶电视尚未开展拆解活动,目录之外的工业源电子废弃物、大型电子设备、中小型电器电子产品,以及相关产品维修、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有较高资源价值的零部件、元器件尚未启用监管,存在环境风险。

3.3 拆解产物无害化利用处置能力不足

云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以物理拆解为主,云南省后续的处置利用企业仅有CRT 铅玻璃及废矿物油综合利用企业,电路板、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制冷剂、荧光粉、电池等拆解产物要依靠转移至有外省资质企业进行深加工。转移过程中环境风险不可控。

3.4 基金入不敷出

由于一段时期的报废量增速持续高于生产量增速和正规处理规模超出预期,基金补贴自2015年起出现赤字,全国每年缺口达30 亿元,征收标准从未调整过。截至2018年底,拆解企业仅收到2015年补贴资金,企业垫资额度提升,企业资金压力增大,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

图1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累计产生情况

图2 典型拆解产物产生情况历年趋势图

4 对策及建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污染防治规律不同于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其回收处理受到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条件等多方面影响。结合目前管理现状,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4.1 完善政策机制,加强补贴落实

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案,落实生产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应及时动态调整基金征收及补贴额度,保障收支平衡。

尽快落实新增目录产品的管理要求,明确补贴企业核定程序和标准,调整基金补贴核定的规则,加快补贴基金的拨付进度,减缓企业资金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基金补贴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4.2 创新回收模式,建立回收试点

加快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的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数据采集、分析及流向跟踪监测等。鼓励互联网企业、生产者、销售站回收处理企业深化合作,完善逆向物流,促进多渠道回收体系发展。

选取个别社区或街道为试点,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互联网+回收模式”应用,畅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最后一公里。加强与商务部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等联动,共同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等报废的电器电子产品固定资产的处置机制,确保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最终流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

4.3 加大宣传力度,畅通信息渠道

结合“6·5 环境日”、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民众了解电子废物的价值与不正当处理带来的环境危害,增强公众环保的主观意识,倡导公众主动参与绿色回收行动。

畅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者的信息渠道,加强合理回收渠道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能够进入到规范化拆解的系统中来,降低环境风险。通过新回收渠道的构建和民众意识的不断提高,降低回收成本。

4.4 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

开展印刷电路板等含有稀贵金属拆解产物的深加工技术研究,针对液晶面板开展相关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管理研究,加快推进云南省后续处理能力建设,建立拆解产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示范工程。

加强与发达省市间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各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力量。推行“走出去、引进来”人才培养和技术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适合云南省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工艺设备。

猜你喜欢

电器电子产品产物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如何与“电子产品”保持安全距离?
球形三氧化钼还原产物形貌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会
奥田电器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美联储加息的产物研究
控制电器的机器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