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理论话语到实践策略的思考
——以当代设计语境下的热点范畴为例

2019-08-26王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共性理论空间

王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1 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解读荷兰城市

1.1 从理论话语层面谈城市建设

一个城市的演变与建设过程包含着对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状况的诠释与演绎,同时也反应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智慧与改变。城市建设关乎自然环境的保护、历史的沿革、农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公共交通的承载力等。

1.2 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荷兰的城市建设

荷兰有一个悠久的传统,人们坚信未来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社会创造和影响的——因此必然是由人民“制造”而产生的。[1]荷兰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城市集群发展的急先锋,是所谓智慧城市的典范。荷兰整个城市最突出的问题是国土面积狭小,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岸线。以建筑师为代表的荷兰人民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建立起了智慧的规划城市的系统以及依靠集体行动创造城市的永恒主题。因为长期以来与水患的斗争,荷兰建筑使用性较强且具有临时性,运用最平常的材料,达到居住者与水、与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城市建设的范畴内理论到实践如何得以理想的转化,核心要素就是建筑师一定要扎实而细微的关注城市。建筑师要以什么样的的视角面对城市与建筑,就是要看到背后的东西。所以对于城市的解读要从根源开始,学会如何立足于城市中的矛盾与冲突做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

2 文化类建筑与历史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对待历史有限接近的态度

2.1 从理论话语层面谈“有限接近”

文化类建筑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价值诉求,从这个层面上看公众是需要历史的。而博物馆则是传播与展示人类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最直接的文化建筑。观影如同观展,电影希望观众有代入感,完全跟随剧情产生心理变化。观展也希望观众在摒除干扰的特定氛围中感知历史信息,有一定程度的穿越之感会有助于身入其境,获得直观的感受。观展又不同于观影,不希望观众有混淆真实与历史的错觉,而是希望对展品有恰当的诠释与呈现,以当代介入的方式提示与历史的差异与距离。

张男老师把理想的观展体验定义为“介于传统博物馆和美术馆之间的空间体验——既有一定程度的场景代入感,又能保持冷静理性的心理距离,相对于研究者对历史真相的无限接近趋向,可称为公众的有限接近需求。”

2.2 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思考

张男老师在设计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时意识到真实的历史不可能精确重现,但是可以无限接近。而无限接近会使观众混淆真实与历史的错觉,不利于对展品恰当的诠释与呈现。于是“有限接近历史”成为了张男老师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研究问题。铜车马原件只有半人高,相比兵马俑气势不足,所以张男老师考虑将铜车马信息叠加、放大、数据化,不断强化“稀世国宝”的地位。最终等高全息影像、放大分解影像等现代技术成为“有限接近历史”的重要手段(见图1)。

古遗址保护五原则中的“真实性原则”和“可读(识别)性原则”在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中都得到体现。对于历史的态度人们更多的是保持距离,以一种仰视的态度去尊重,也确实很难有机会没有距离的去体验。就算对待过去的历史也可以通过现代的手段来呈现,科技与历史的碰撞可能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

3 空间更新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更新的公共性善意

空间更新的公共性善意包含了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空间更新、公共性、和善意。空间更新:在历时的序列中,空间形态及其容纳的功能随着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所作的增减、拆并、重构、覆盖等活动过程;“公共性”:在同时的序列中,人在群体中呈现的利己与利他的属性平衡;反应在对空间状态的诉求中即为:开放、公平、和包容;“善意”:人的群体本能中所具有的利他属性,同时被利己属性所制约。针对空间公共性的诉求回应即为:同理心意愿和公共价值优先。[2]

空间更新的公共性善意即从另一个角度定义了什么是好的空间更新:即为了公共未来,空间更新是为了更多人能更好的生活在未来。好的空间更新,就是面对历史,能够善存真实的源流记忆;面对未来,能够促进生活的最大可能。好的空间更新,可以适应巨大的社会变迁,而不丢失公共的价值意义和內延的文化信息。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设计以公共性善意为出发点,在设计中处处可见其丰富而又细腻的为城市服务的细节、将人与事物有机融合的包容性以及其具有的指向、引导、示范公共价值(见图 2)。

图1 秦始皇陵铜马车博物馆

图2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图3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主教学楼的设计

建筑师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空间更新的公共价值,上帝赋予我们权力,我们就应该为公众服务,为公共生活服务,为人类生活的长远利益思考。从理论深度与广度的思考到实践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行动并不断反思。

4 回归理性的设计策略与实践——问题先导的设计策略

4.1 从理论话语层面谈问题先导的设计策略

即回归理性的设计策略,回归到对建筑学基本内涵及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三大基本问题的理性回答,即以发现问题作为设计的基本起点。反思理性主义在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的表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将建筑领域的理性主义定义为遵循普遍的科学客观规律,尊重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做法,反对虚假的设计和装饰,强调设计真实性与合理性的建筑创作理念。[3]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对形态极简性的追求、对技术真实性的关注、对功能逻辑性的推理、对经济合理性的诉求四个表现特征。

4.2 从理论到实践过程的系列思考

4.2.1 天津大学北洋校区主教学楼的设计

首先应该明确在北洋校区主教子楼设计中先导问题是什么?是否是高台阶、大尺度、大广场?即真正的现代校园建筑是什么,或者是方位与气势?是讲究构图的对称、轴线?笔者切切实实感到了如此会造成人文的缺失和精神上的悖谬。它抹杀了建筑的地域性、功能性和场地特性,更谈不上实用性和投资效率。建筑设计需要回归理性,综合所有内外条件和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归纳出关键矛盾,寻找最佳解决途径,对其利弊得失进行全面权衡,选择最适合的设计与建造策略,最终达到相对理想的结果(见图3)。

5 结语

褚冬竹老师对城市的解读,张男老师对建筑与历史文化的探究,杨明老师对城市与人文的探究,任祖华老师以理性做设计的态度,在当代设计前言的热点范畴中为年轻学者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的示范。不同设计思想的形成得益于建筑师对于设计的研究、实践,针对城市问题和社会现状基于满足人的需求所做出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探寻每一个设计背后的东西,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

猜你喜欢

公共性理论空间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空间、文化与公共性:统一战线视域下的城市民族工作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空间是什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创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