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2019-08-26肖帅
肖 帅
(铁岭市中医医院分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幽门螺杆菌使内部发生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胃部有疼痛感、食欲不振以及反酸等症状[1],该病容易反复发作,病情发展严重时患者会感到强烈的剧痛感,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中医上将该病的临床表现分类为脾胃不和、胃络淤血以及胃阴不足等[2],脾虚湿热型是在慢性胃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采用的是药物治疗,而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对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2.3±5.2),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2.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3.1±5.1),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4±2.3)年。入选患者均通过临床相关检查符合本病诊断标准。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同时均治疗1个疗程(4周)。对照组给予患者三九胃泰颗粒治疗,1天/2次,1次/袋(2.5 g),使用温开水冲服。观察组给予患者半夏泻心汤治疗,药方中包括党参、山药与白扁豆各20 g,茯苓、红枣、神曲、蒲公英与半枝莲各15 g,黄芩12 g,制半夏、白术与厚朴各10 g,炙甘草、黄连与砂仁各8 g。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调整,脾虚严重患者适量加入黄芪与白术;湿热严重患者适量加入栀子与花蛇舌草;脾虚寒患者适量加入吴茱萸与干姜;胃出血现象患者适量加入白及、地榆炭以及云南白药。患者在早晚各服用1次,药物用开水煎服。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可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治愈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黏膜血水肿、出血以及糜烂情况均消失;显效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黏膜血水肿情况明显改善;有效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黏膜颜色呈现红色,血水肿现象较轻,没有出血和糜烂情况;无效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等现象未改善,甚至症状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将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来比较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来进行组间检验,采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3 讨 论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固有膜内产生了相应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使上皮细胞发生变形,并且其中的小凹上皮出现增生现象,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与幽螺杆菌感染和患者的胃黏膜抵抗力下降等有关。中医上把慢性胃炎归纳为胃脘疼痛与胃痞等一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胃部没有饥饿感,食欲不振及反酸,脾虚湿热以及气机阻滞等[3]。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易发展为胃溃疡和胃出血,严重甚至会导致胃癌,会危害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使用合理有效的药物对治疗该病具有重大意义。
半夏泻心汤主要是在中药药性的基础上,将药物治疗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药方中的黄芪与黄连属于苦寒行药物[4],可帮助患者清除体内的中焦之热,并且具有消炎的作用;药方中的半夏与干姜具有和胃止呕和除湿的作用,能够在患者体内起到燥湿辛热的效果[5];药方中的党参、红枣、炙甘草和白术共同应用会对患者的脾胃起到调节作用,修复受损的胃黏膜,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药方中的吴茱萸性温热,能在患者体内起到滋阴补气和去湿气的作用;茯苓、扁豆与白术三者联用能有效的去除患者体内湿气,加快脾胃功能的恢复进程。三九胃泰的成分主要有云苓、九里香和三桠苦等,云苓有健脾胃的作用,九里香能起到止痛和活血化瘀的效果,三桠苦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病情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