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陡轴向切口、平坦轴切口手术治疗对术前角膜散光≤0.5D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水平、角膜散光的影响

2019-08-26金尚丽陈智慧尹巧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散光光度轴向

金尚丽 曾 锦 陈智慧 尹巧莲

(1 东莞市常平医院 眼科,广东 东莞 523573;2 广东省人民医院 眼科,广东 广州 51008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已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但透明角膜切口的大小、方位、位置均为影响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尤其是角膜散光变化的重要因素[1]。对于术前角膜散光>0.5D的患者多建议选择个性化角膜切口[2],但对于角膜散光≤0.5D的文献报道甚少,且手术切口报道集中于上方、11点钟方位、颞侧等固定位置。本文对比分析陡轴向切口、平坦轴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视力水平、角膜散光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抽取我院眼科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共163只眼)术前角膜散光≤0.5D的白内障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81只眼)和B组(60例,82只眼),A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38~80(67.03±5.62)岁,眼压(12.68±3.05)mm Hg;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Ⅱ级16眼、Ⅲ级52眼、Ⅳ级13眼。B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38~80(67.03±5.62)岁,眼压(12.72±2.83)mm Hg;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Ⅱ级19眼、Ⅲ级53眼、Ⅳ级10眼。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选择2.4 mm透明角膜切口。术前确定A组作陡轴向切口,即切口位于角膜散光的陡轴(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轴向),B组作平坦轴切口,即切口位于角膜散光的平坦轴(角膜曲率最小子午线轴向),标记主切口位置。按照术前角膜标记情况作切口,常规依次完成前房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晶状体核超声乳化、注入黏弹剂、人工晶状体植入操作。

表1 两组裸眼视力比较(D

表1 两组裸眼视力比较(D

注:与同组前一时刻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A组(81只眼) 0.28±0.06 0.49±0.10* 0.72±0.17* 0.70±0.15 B组(82只眼) 0.27±0.07 0.51±0.11* 0.64±0.15* 0.63±0.13 t 0.979 1.214 3.187 3.815 P 0.329 0.227 0.002 0.000

表2 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D,

表2 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D,

注:与同组前一时刻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A组(81只眼) 0.34±0.07 0.67±0.30* 0.49±0.14* 0.29±0.05*B组(82只眼) 0.33±0.08 1.01±0.20* 0.74±0.17* 0.35±0.07*t 0.849 8.523 10.242 6.290 P 0.397 0.000 0.000 0.000

1.3 观察指标: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以电脑验光仪及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散光度、角膜手术源性散光(SIA)大小、散光轴向分布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取表示,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视力水平比较:见表1。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但A组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较B提高更显著(P<0.05)。

2.2 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见表2。两组术后1周角膜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大(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又明显减小(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散光度大小(P>0.05);但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均较B组小(P<0.05)。

2.3 两组角膜SIA比较:见表3。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SIA逐渐减小(P<0.05),但A组术后各时点角膜SIA均较B组小(P<0.05)。

表3 两组角膜SIA比较

表3 两组角膜SIA比较

注:与同组前一时刻比较,*P<0.05

组别 术后1周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A组(81只眼) 0.72±0.18 0.58±0.11* 0.36±0.08*B组(82只眼) 1.10±0.27 0.98±0.19* 0.63±0.14*t 10.559 16.422 15.093 P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散光轴向分布比较:见表4。两组术前散光轴向无统计学差异(χ2=0.152,P>0.05),A组术后各时刻与术前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χ2=1.880,1.387,3.108,P>0.05),而B组均有统计学差异(χ2=6.685,8.958,P<0.05)。

3 讨 论

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白内障手术己进入屈光时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切口越小、散光少、术后愈合越快、术后患者行动不受限等优点,其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最佳术式之一[3]。然而,部分患者即使术前视功能预测良好、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眼底镜检查无明显异常,仍未取得满意的视觉质量,相关学者认为此现象与角膜散光度、SIA等有关,其中SIA为手术因素(手术方式、切口、缝线、技巧等)导致的散光[4]。除了提高视力水平,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控制SIA也成为了影响白内障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A组作陡轴向切口,B组作平坦轴切口,发现术后两组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均得到改善,但A组裸眼视力提高更显著,术后角膜散光度、角膜SIA均较B组小,表明陡轴向切口手术治疗改善术前角膜散光≤0.5D的白内障患者视力水平、角膜散光的效果优于平坦轴切口。推测原因为陡轴行切口缩小了角膜的陡峭性,使角膜平坦的同时平坦轴变陡,陡轴与平坦轴差距减小后更有助于减小散光,平坦轴切口则相反;在角膜解剖结构上,与角膜垂直径相比,水平径比更长,而陡轴向切口离角膜的几何中心更远,可控制对角膜曲率的影响,当术前角膜散光较小(≤0.5D)时SIA较小,并可矫正术前原有散光,促进视力恢复。李劼[5]对患者术后随访12月,发现选择陡轴向切口、颢上或鼻上切口患者的角膜散光为(1.41±0.76)D、(2.89±0.77)D,前者术后角膜散光更小,且裸眼视力更高。此外,白内障术后由于切口组织水肿消退、切口处瘢痕形成、切口松弛等原因,角膜散光极易出现由顺规性逐渐向逆规性转化趋势,即散光漂移。本研究A组术后各时刻与术前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而B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陡轴向切口更有助于稳定术后角膜散光轴向,与陈晓勇等[6]观点有一致性。

综上,对于术前角膜散光≤0.5D的白内障患者而言,陡轴向切口手术治疗优于平坦轴切口。但此结论仍需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论证。

表4 两组散光轴向分布比较(n)

猜你喜欢

散光光度轴向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3 ~12 岁儿童高散光的临床分析
基于串联刚度模型的涡轮泵轴向力计算方法
孩子散光不一定都要戴眼镜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皎皎月光
双楔式闸阀阀杆轴向力的计算
双楔式闸阀阀杆轴向力的计算
一种可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超声悬浮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