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200亿元 今年大数据产业继续高速增长

2019-08-24邓大洪

中国商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据安全发展

邓大洪

大数据成为两会的讨论题已经五年,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马化腾,全国政协委员高亚光等仍然为大数据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近几年,各地政府更是争先恐后出台政策争抢大数据“高地”,大数据发展俨然迎来了黄金期。赛迪智库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200亿元。

数字经济成“香饽饽”

在今年的两会上,马化腾代表提交的第一份议案就是要加快产业互联网发展。张近东代表建议:“我国有必要成立跨境数据安全合作组织,引导跨境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促进”际社会数字经济良性发展并努力发挥世界数字经济带头人的作用。”

大数据是一个新型产业,2009年至2013年大数据在我国开始萌芽、起步,大数据的概念在国内获得了极大关注。随着技术沉淀和应用市场的探索,整个大数据生态圈逐渐衍变、发酵。2015年大数据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加快。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2016年大数据产业进入成熟期,不但自身成为规模庞大的新兴产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出台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政策,分别是国务院于2015年8月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及2016年12月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国大数据产业2016年至2020年的发展目标,围绕大数据技术产品、大数据行业应用能力、大数据产业生态、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大数据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和八个重大工程,为我国大数据产业未来5年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年10月,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内蒙古等七个地区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8年伊始,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贵州5省市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上述方案要求,试点地区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试点范围,细化任务措施,积极认真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着力提高开放数据质量、促进社会化利用,探索建立制度规范,于2018年底前完成试点的各项任务。

“我国大数据产业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政策机制日益健全。发改委、工信部、网信办等46个部委共同建立了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全国有30多个省制定实施了大数据相关的政策文件。”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李冠宇表示。

除了国家层面,我国各省(区、市)近年来也如雨后春笋般出台相关政策规划,积极促进当地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各项资源向大数据产业倾斜,培育骨干企业,落实大数据的产业支撑和保障工作。其中,贵州、浙江、广东等地以领跑者的姿态活跃在我国大数据市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及市场规范性问题,率先发布了我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浙江省通过七项主要任务全面布局大数据产业发展;广东省积极打造全国数据应用先导区和大数据创业创新集聚区。各地区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融合进程加速,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在各地政府公开发布的大数据发展相关政策文件中,有6个省级层面政策规划、13个市级层面政策规划的共计19个政策规划以大数据产业为切入点展开。同时,部分省(区、市)根据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在区域大数据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方面进行了探索,如河南和宁夏分别提出运用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河南和贵州还分别编制了

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目录,以更好地指导大数据产业培育发展工作。

大数据发展呈现新趋势

“在全球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我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在不断扩展。”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主任魏凯表不。

赛迪智库日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形势展望》预计,今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200亿元,增速将维持在25%-30%左右。大数据产业链条将更为完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趋于合理,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不断加快。

进入2019年,不少地方已经结合当地发展特色和优势对大数据产业做出重要部署。例如,湖南省日前發布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提升行动、大数据产业主体培育行动等六大举措,计划推动大数据产业未来3年保持30%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21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贵州省今年将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产业产值破千亿元,并加快发展智能终端制造及配套,着力发展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培育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赛迪智库预计,今年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大数据产业整体发展较快,或将接棒东部地区成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领跑省份,未来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显示,目前的大数据发展呈现出十大新趋势:

趋势之一:政务大数据应用开发将获得有力支撑。作为一直阻碍大数据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政府信息开放共享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重大突破。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最新进展,已有71个部门、31个地方实现了与国家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

趋势之二:信息消费升级将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信息消费规模预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并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15万亿元。

趋势之三:中西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爆发期。为加快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包括“百兆乡村”示范及配套支撑工程在内的三大重点工程,其中“百兆乡村”的重点偏向中西部地区。未来几年,中西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爆发期。届时,区域内行政村将全部实现光纤通达,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农村光纤到户用户占比大于50%。

趋势之四:数字丝绸之路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制高点。未来几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将会保持10%-15%的增速;随着全球5G时代的到来,数字丝绸之路体系的发展将迎来爆发式浪潮,增速将超过20%。

趋势之五:人口红利将转变为网民红利,成为支撑应用驱动创新的最大因素。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往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民红利更加凸显,中国已是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依托庞大的数字资源与用户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在应用驱动创新方面更具优势,大量新应用和服务将层出不穷并迅速普及开来。

趋势之六:大数据分析方法有望取得革命性突破。机器学习继续成为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相结合,成为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热点。通过与其他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大数据分析有望出现革命性的新方法,算法和基础理论可能会产生理论级别的突破。

趋势之七:数据控制权争夺战或将成为常态。2017年以来,国内外企业间围绕数据控制权爆发的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在大数据发展的过程中,数据争夺将以更加复杂多样的形式展开,争夺的强度也将日益激烈。如何以合理的制度规则促进有效率的数据竞争,需要在法律与经济两个维度之间找到准确的坐标点。

趋势之八:运用大数据技术增强意识形态治理能力引起关注。2018年3月17日,英国《卫报》爆出数据分析公司剑桥分析非法获取了Facebook的5000万用户信息,通过有针对性地投放信息和广告,在美国大选中为特朗普服务。当大数据技术被领域加以利用,或将对国家政治生态与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趋势之九:数据安全与量子计算机的关联影响将愈演愈烈。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将颠覆当下网络空间秩序,现行的公钥密码体制可以被这项新技术轻易攻破,数据安全博弈再次上升至新维度。未来,围绕"量子霸权”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以此为代表的新一轮重大科技将成为世界强国必争的战略制高点,这需要数据安全专家和工作者们加快研制更安全的抗量子计算密码算法,进一步为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的数据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趋势之十:中国企业将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视为核心资源、资产和财富,纷纷选择数字化转型以抢占新的制高点。展望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是传统企業尤其中小企业必须跨越的生死关隘。

猜你喜欢

数据安全发展
部署推进2020年电信和互联网 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工信部:2021年初步建立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如何进一步做好网络与数据安全工作
数据安全政策与相关标准分享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