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探究

2019-08-24朱德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形势

[摘 要]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任务愈加艰巨。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然存在着对改革缺乏足够的重视,后勤队伍参差不齐,产权问题不明晰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全面改革,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及后勤管理体系改革。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后勤;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日常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依托与保障,其承担着高校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高校的实际管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其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改革的水平及完整程度直接影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效能及水平,因此为保证高校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及科研工作,必须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从1985年提出“后勤社会化”这一概念,到1998年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部署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再到2012年由教育部发布具体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讨论稿)》的出台,由此可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随着高校的发展同步进行。高校后勤经过多年的社会化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的高校后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社会化改革,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优化,满足高校师生对教学、科研更高水平的保障需求,这是新时代下,高校后勤人所面临的新问题。

1 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坚实后盾,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后勤服务保障。而作为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当前形势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对于后勤社会化改革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从1985年首次提出“后勤社会化”这一概念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时间,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对高校后勤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仍然存在不够重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后勤工作仍然只是以简单地满足师生日常教学与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为重心,在当前新形势下,对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然缺乏主动性和实际的行动,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而忽视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性。尽管国家及政府层面一直在提倡高校社会化改革,特别是当前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化改革任务更加艰巨,但仍然有高校并未将改革提上日程,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解存在偏差,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费仍然划给教学和科研,对于后勤经费投入不足,认为后勤改革并非高校的主要任务,严重阻碍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队伍存在问题。新形势下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一大难题在于,后勤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勤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后勤队伍整体学历偏低,普通职工较多,同时队伍年龄偏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化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人员的合理安置问题,高校后勤人员一般包括劳务工、合同工和事业编制人员,劳务工和合同工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执行,對于有事业编制的人员,在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安置这部分人员是一大问题,要有足够的岗位提供出来,但现实情况是其他岗位适合的并不多。因此在社会化改革时,要注意兼顾这些人员的长远发展,保证这些人员的利益不受影响,同时注意平缓的过渡,不要激化矛盾,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3)后勤与学校的产权问题。高校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在于将后勤与高校实现真正的分离,真正地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经营。管理的体制决定运行的机制,当前后勤作为学校的部门,虽然进行企业化运行,但是还是会受学校的统一领导,并非真正的自主经营。因此,在当前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后勤与高校的产权不明晰,后勤无法真正地独立经营,难以调整和规范化高校后勤的服务价格,使其难以向市场靠拢,减缓了其真正向社会化靠拢的速度。

2 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

在当前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迫切地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对后勤进行深入评估与重新设计,促使高校后勤健康、有序地推进社会化改革,以满足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我国当前社会的需求。

(1)推进高校后勤全面改革。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高校作为改革的主体其应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当前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其自我修复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高校不仅要在后勤履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其应尽的责任,同时需要在整个社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行使高校的职能,全面有序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应正视后勤在保障整个高校健康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将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当前建设一流高校所必须正视的重要任务,加大对社会化改革的经费投入。同时在政府层面,应继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更好更快地进行,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及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使后勤做好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坚实基石。

(2)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队伍建设。进行高校后勤队伍的建设必须从完善后勤队伍以及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入手。完善后勤队伍,必须优化队伍结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质量及结构决定了后勤队伍的素质,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内部机制,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模式,不断地优化后勤队伍结构。同时,要提高员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培养计划,提供学习与外出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后勤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后勤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激励也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激励能够促使后勤人员从自身内部提升自己,将其自身的目标同学校的目标相结合,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进行后勤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后勤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用人机制,同时改革薪资模式,使想做事的人能够做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时将物质激励与其他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基础,只有在物质上对员工进行了保障,才能够保证职工的稳定性,激发干劲,并且将晋升、表彰等各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人为本,多与员工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员工具有归属感。

(3)进一步改革后勤社会化管理体系。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的高校改革需求,高校后勤必须进一步进行社会化管理体系的改革。高校后勤结构要随着高校的战略而进行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同时,要不断地优化机制体制,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厘清后勤与高校的产权关系,建立清晰的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高校资产的所有权以及高校后勤对于资产的使用权,使后勤能够真正地自主经营。在此基础上,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的竞争;建立社会化的用工制度,实现社会化的后勤队伍;建立现代企业型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法人企业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

3 结论

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后勤面临着对改革缺乏足够的重视,后勤队伍参差不齐,产权问题不明晰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社会化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及后勤管理体系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在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及“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白立士,刘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7(07).

[2] 孙雷.“双一流”大学建设视域下高校后勤综合改革研究[J].高教探索,2018(01).

[3] 刘晓婷,卢琦.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模式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

[收稿日期]2019-01-14

[作者简介]朱德红(1972—),女,四川广汉市人,研究方向:后勤管理、财务管理、公司治理。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社会化新形势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