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左传》中的“仁”

2019-08-24廖笑弟

文教资料 2019年15期
关键词:义理左传文字

廖笑弟

摘    要: 从文字与义理两个层面,《左传》中的仁可分为“让”与“报”的待人之道与以小保大、亲贤爱民的治国之道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联显示出《左传》时代的“仁”之观念是如何逐渐发展、成熟乃至升华的。

关键词: 《左传》     “仁”    文字    义理

一、学术前史

对于《左传》中“仁”之概念的专门研究不多。《论〈左传〉中“仁”、“义”、“信”三德目》①将左传中的“仁”放置于《春秋》之“德”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将“仁”分为个人品行、处理国政与处理诸侯关系三个表現形式,却只进行简单的列举与概括,并未更深入地探讨其实质与影响。

白奚在《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价值的提升》②中指出《左传》与《国语》已经开始在“全德”意义上使用“仁”的理论尝试探索在众德之外寻找一个能包含众德的普遍意义的“全德”,并且为孔子“仁”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基础。然而这篇文章论证较为薄弱,其在文章中得出的“可见,在春秋时期‘仁已经成为高于、重于其他德目的‘主德,其含义已经涵盖了其他德目,从而可以落实在其他德目之上”的结论有待商榷。尽管“仁”的概念在《左传》一些文本中可以相应得到扩展,但这有可能是由于先秦用语的边界本来就是模糊的,诸如“义”等观念可以落实到“仁”之上,但并不代表“义”就可以涵盖“仁”。笔者认为,在无更充分文本证据的情况下,与其拘泥于个例的概念区分,不如探讨其普遍性,从而对这一时期的观念做出较可信的系统分析。

二、《左传》中“仁”的含义

学术界对于《左传》中伦理观念的解读基本沿袭了儒家价值判断的观念,来可泓将其归结为:“以忠君爱国、孝悌为本的修身之道”与“以‘德‘礼为核心的治国之道”。“仁”在《左传》文本中共出现33次,杨伯峻在《春秋左传词典》③中将“仁”解释为“仁德”与“仁人、仁者”,如僖公八年传大子兹父“让国”而荐目夷,说:“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目夷则说大子兹父这种行为“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这里的“仁”具体指“让国”这种行为体现出来的荐贤举贤而不贪恋权势的德行,是一个独立的伦理概念。而以“仁人、仁者”形态出现的“仁”不少,表明了在《左传》中,“仁”之概念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足以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之一④。

笔者认为,《左传》之“仁”可分为待人、治国两个方面。

(一)“让”与“报”的待人之道。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谓:“仁,亲也。见部曰:亲者,密至也,从人二。会意。中庸曰‘仁者,人也。”可见在后世解字中仁有一个表征主要体现,即对待他人的方法。观之《左传》中出现的“仁”与“不仁”之评价,亦可发现,当仁做修饰定语表价值判断之时,有一部分体现为修身待人方面,而其主要评价标准可归结为“让”与“报”。

僖八年兹父“让国”于目夷而得到目夷“能以国让,仁孰大焉”的评价,可知“让国”这种荐贤举贤而不汲汲于名势的行为,是大“仁”之表现。刘义认为“不贪”即“仁”,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层次。《左传》涉及“仁”的“让”中,包含的不仅是“不贪”,联系上下文,兹父让位给目夷的理由是“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也就是说,这种“让”更深层次的是对贤人贤士的恭敬与敬畏。这种恭敬与敬畏才是“让”之仁更深层次的内核。目夷说“让国”是“大仁”,固然包含有“不贪恋王位”的层次,但实际上,“让国”这种行为并非儿戏,若没有充分的理由,容易有逃避或做戏的嫌疑。

文公二年有载孔子对臧文仲的批评:“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下展禽,即使得展禽位于自己之下,明知其贤能而不去举荐。对于能“让”之“仁”来说,“举贤荐贤”是更被强调和重视的品质。实际上,后世儒家对与仁的发展继承了这一特征,不贪者众多,在乱世中不求于权位而选择归隐山林的隐士并不一定能成为儒家价值观中的“仁”者。也许“不贪”是更为直接便能看出的表征,但对于儒家“让”之“仁”而言,这种竭力推荐能者使得社会变得更好的愿望才是“让”的精魂所在。

而在“让”之外,“报”也是“仁”的重要表现。

僖公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即晋惠公不仅不念及秦国昔日对他的帮助,不听大夫劝谏,反而公然幸灾乐祸。作为一个百姓尚且不能如此以怨报德,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背施幸灾”被“民所弃”是因为这种行为是“不仁”的。这里可以看出,这种“不仁”行为不只是政治外交意义上的斗争。如果是两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大夫们又何来“民所弃之”的论断呢?此处“不仁”指向的应当是一种类似于社会公德的概念。此处,这种社会公德就是不能背信弃义而要懂得回报。前文有所提及,随着礼乐体系逐渐崩坏,社会必然要重新构造一个新的社会价值体系。这个体系不同于以诗、乐、礼相结合的礼乐体系,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重新构建一个更能适应社会的道德框架。因此,晋惠公以怨报德的做法不仅民心尽失,而且在微言大义的《左传》中,他的下场早有暗示。在僖公十四年,庆郑言“君其悔是哉”,而第二年,晋国便果然大败于秦,晋惠公成为秦国的俘虏。

(二)以大保小,亲贤爱民的治国之道。

《左传》记载的多是大夫公侯之事,其一言一行都可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左传》中的“仁”作为一种德行,是与治国方法紧密联系的。而在治国层面,“仁政”表现出来的特征大致可归为以大保小、亲贤爱民两点。

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逐渐兼并小国是历史必然的趋势。然而这种行为却不合礼法,小国民苦,且以大欺小从未是义事,为了自身强大而吞并其国土,毁灭其宗庙,即便在礼乐已经逐渐崩坏的《左传》时期,也是不被赞同的。因此哀公七年便有记载:“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这里十分明确地提及小国事奉大国以求得大国的保护,伐小国是不仁之事。就如宣公十一年楚国借夏氏弑君内乱,以“匡扶纲纪,维护正统”之名讨伐陈国,诛杀夏氏,趁机将陈国划为自己的属地。楚大夫申叔劝谏楚王:“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也。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无乃不可乎?”实际上,以保护小国为仁,在政治层面却显得十分尴尬。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小国被大国收服是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力的深层次原因。《史记·太史公自序》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就算是保护小国的行为,更多的时候也有政治原因。僖公六年有记载:“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楚子保有陈国而不灭之,或有自拟于武王而求其名之嫌,但至少从礼法上,这种行为才是“合乎仁”的。

“仁”在政治上更加鲜明的体现就是实行亲贤爱民的仁政。

文公十三年有载邾文公迁都一事,尤为可观:“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主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在这个例子中,邾文公十分果决地将“民之利”摆在“孤之利”前,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為轻”的思想绝非孟子的惊世骇俗之语。《左传》对邾文公的评价表明了这一舍己利而求民之利行为的赞扬。相反,若是不将臣民的幸福放在眼里,则会遭受严重后果。闵公二年有载,卫懿公好鹤,竟给鹤禄位,将其当作贵客般饲养,却蔑视国家百姓的幸福。这就是典型的以自己的喜好乐怒为最上,却难以深刻地考虑大众百姓的疾苦,导致国家民心涣散。乃至于有敌入侵时军心不齐导致战败。《左传》在描述国家兴旺衰败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的侧重点,就是国君的德行。在客观的历史事实中,也许一个国家兴旺衰败有着更多层次的原因,但《左传》作为儒家经典,它要表现的更多的是在政治道德、礼法文明范围内的价值判断。当然,这种实行仁政的要求不仅落在统治者身上,作为臣子的重要职责,就是奉劝君主实行仁政。昭公六年中记载着书向给子产的一段话:“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如何理解这里的“仁”,若指“恭敬”或“忠义”之心,并不完整。笔者认为,此处“奉之以仁”是以仁政仁爱思想影响自己的君主,使得君主受到感染,施行仁政而亲民爱贤。

三、结语

《左传》中的仁意义并不单薄,相反,若是细究起来,内涵相当丰富。谈及“仁”,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世界,实际上,早在孔子以前,便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仁”之伦理世界。但也不得不承认,单纯就《左传》中的事例归纳其“仁”之所指,并不能算精准。因为在这个时期,有许多伦理概念界限并未有鲜明显著的划分。但也有几处文本对“仁”下了明确的定义。如文公九年中曾记载了范文子的言论:“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在这里,“仁”是一种“接事”的态度,并且这种态度就是“不忘本”。这与本文对于“仁”之含义的分析是一致的,可以知道至少在《左传》时期,在待人处事上,“不忘本”,有德报德就是“仁”是一个较为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理念。再一处是僖公三十三年所记载臼季所言:“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这里体现出“仁”是一种对外的待人之道,即恭敬如见大宾,做事如有虔诚之心。又因为《左传》中记录的往往是国家大臣国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对于他们言行的要求很容易上升至国家政事中,即仁政的要求。笔者认为才是《左传》体现出的“仁”作为一种伦理观念是如何逐渐发展成熟乃至升华的路径。

注释:

①刘义.论《左传》中“仁”、“义”、“信”三德目[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

②白奚.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价值的提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4).

③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K].北京:中华书局,1985:93.

④来可泓.论《左传》中的传统道德[J].上海大学学报,1995(3).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徐提.春秋左传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6.

[4]刘义.论《左传》中“仁”、“义”、“信”三德目[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5]白奚.从《左传》、《国语》的“仁”观念看孔子对“仁”价值的提升[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4).

[6]谢维俭.“仁”、“义”的本义与演变[J].社会科学,2007(11).

[7]来可泓.论《左传》中的传统道德[J].上海大学学报,1995(3).

猜你喜欢

义理左传文字
道兼体用的整全之道:吕祖谦义理之学新论
老子“大音希声”的深层义理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公共理性与整全义理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
种出来的“逍遥居”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