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职工培训方式的探索
2019-08-24梁明
梁明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当前企业职工培训中缺乏完善的培训制度、缺乏培训规划和培训效果监测、培训方式与时代脱节等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丰富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等对策,以促进企业职工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 企业职工 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C-017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究其本质,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的职工培训对其参与市场竞争至关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职工培训方式直接影响着企业职工的参与度,关乎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的好坏,尤其是国家近年来对校企合作的重视,更是促进了职工培训,打开了企业职工能力提升的便利通道。但是,就当前的企业职工培训方式来看,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少校企合作形式主义,实践培训流于理论,难以提高企业职工的技能,也难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出发,对新时代企业职工培训的方式进行探索。
一、新时代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人类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到来让人类告别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迎来了知识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革命,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经济模式。新时代,知识和信息作为创造财富的一种资源,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掀起了企业管理的变革。信息技术将原来扁平化和分散化的企业管理凝固成团队化与虚拟化,将企业纸质管理过渡到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让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掀开了新的篇章。对于企业的职工培训来说,信息技术也让网络培训成为现实,极大地丰富了当前企业职工培训的资源库,为企业职工的学习和进步提供了更多的通道。
企业职工培训是彰显企业人力资本进步的重要方式,是市场对企业的根本要求。在新形势下,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职工培训是企业不断完善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有效途径。企业通过职工培训,可以很好地获得企业发展动力,提高职工的个人价值,促进企业的良性發展,实现职工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对于企业来说,要想有新的知识和活力,就必须不断挖掘人才的潜能,开发出更高素质的人才,让职工能够跟得上新时代的步伐和要求,进一步增强企业职工的竞争力。因此,职工培训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职工培训有助于提高职工的职业发展能力,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于校企合作来说,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职工实现理论的进步,提升自己知识和学历;对于学校来说,教师也可以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共赢,因而校企合作对企业职工培训意义重大。
二、新时代企业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企业职工培训理念的更新和培训方法的改进,企业职工培训质量和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培训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有“省培”“国培”等各种培训。而对于企业来说,则缺乏一套职工培训的制度约束机制。企业的职工培训基本上是需要哪些知识技能,就随机派人外出学习,或者临时招聘具有某项技能的人,对职工的培训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约束。有的企业则是在职工入职企业时候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分配到班组时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余的培训则形同虚设。这些简单的培训无法达到企业职工培训的要求,也难题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研发功能的企业来说,企业的职工培训尤为重要,如果只是为了增加效益而减少甚至取消职工培训,最终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缺失。
(二)缺乏培训规划和培训效果检测。对于企业的职工来说,其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对于新入职的企业职工来说,必须重视对其培训规划的设计和培训效果的检测。传统的企业培训方式十分单一,缺乏个性,培训规划几乎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关联,而课堂讲授、集体听课的培训方式已远远无法适应企业不同岗位的需要,职工被动地参与培训,整个过程枯燥而乏味,甚至有的企业职工认为培训就是走过场,听工作报告,这样的企业培训不重视职工培训的效果,极大地浪费了企业的培训资源。在整个培训结束后,企业也不重视培训的效果,不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检测,这样的培训可以说就是为培训而培训,对一个急需提高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此类培训效果不大。
(三)培训方式与时代脱节。当前的企业职工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理论为主的授课型培训,这种方式最终培训效果如何,难以量化;另一种是对实践的培训,然而无论是实践技能操作还是仪器使用,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让职工适应,更有甚者,新的仪器即使是培训好了,企业也无力购买,最终职工在培训上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这两种培训方式陈旧,无法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的企业,将职工送往学校进行培训,表面上看提高了职工的理论水平,但是在岗位上用处不大。而学校的老师在企业锻炼,在讲课中的意义也远没有想象的大,职工培训价值感比较低。
三、新时代企业职工的培训方式
针对目前企业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职工培训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培训的效果。
(一)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企业为了更好地培训职工,实现培训的价值,必须转变传统的培训观念,纠正错误的用人观念,重视职工培训,尤其是职工新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的教育,要真正地实现职工培训的价值。
首先,企业要重视职工培训,尤其是职工的理论教育,让职工通过培训真正地做到热爱企业,专注岗位的职业精神,形成团队凝聚力,重视职工的思想变化,从思想上让职工有企业主人翁的意识,让自己自觉成为一个学习型的职工。
其次,企业要设计个性化的职工培训方案,注重岗位的差异化,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教育背景进行职工培训,对于那些对企业忠诚的职工、有发展潜力的职工,一定要重点培训,灵活安排职工的培训方案。
最后,要将职工培训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企业希望往哪个方向发展,就重点发展和培养哪方面技能的职工,真正地让职工培训发挥作用,将经过培训的职工放到相应企业岗位上使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丰富企业职工的培训内容。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职工的培训内容,许多企业职工的培训只是在面上培训,然而新时代的培训不局限于此,企业职工不是被动地接受培训,而是要让自己成为培训班的学习者和发言者,成为培训的主人。尤其对于企业的职工来说,既要能够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要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规划有着长远的认识,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使命感,在工作中能够取长补短,精诚合作,提高彼此的工作效率。学校对职工的培训可以侧重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帮助职工更深刻地认识到岗位技能的重要性;而企业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培训,则侧重于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的检验标准等;对于实践性强的岗位,要重视其实践性,弱化照本宣科的理论培训,将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化、实用化。
(三)优化培训方式,重视培训效果。企业的培训方式对职工培训至关重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培训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尽管每一种培训都有其不同的特色,但根据不同的岗位选择科学的培训方式至关重要。企业可以根据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的职工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培训才会增强职工的興趣,这样培训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培训方式层面,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一是讲授法。讲授法属于传统的一种企业职工培训方式,以特定知识和观念的传授为主要目的。这种培训方式的特征在于运用简便、经济高效,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例如上级主管领导在获得相关指示后,立刻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会议,传达指示及任务;主管领导通过他对指示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语言表达给下一级企业职业干部职工。
二是头脑风暴法。优先选择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些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参训企业职工结合自身的经验以及理解,自由地围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培训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时间、氛围等进行较好的控制。
三是案例分析法。培训教师通过列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失败案例,通过与参加培训企业职工的异同分析,总结其中的具体经验和教训。这种培训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强参训企业职工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培训效果的检测上,可以采用对职工实行互相提问、网络考核的方式,让职工重视培训,真正地发挥培训的效果和作用。对于培训不合格的职工,可以从绩效和提拔上给予惩罚,量化每一次的培训结果,实现培训和考核的双重性。
企业职工的培训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的培训方式层出不穷,VR技术、网络培训等已经成为新的潮流,促进着企业培训模式的改进。本文对新时代的企业职工培训进行探索,希望能够探索出适合新时代企业职工的培训方式。当然,不同行业企业的职工培训有着不同的特点,需要企业管理者立足自身企业的特点,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属于自己企业发展的职工培训之路。
【参考文献】
[1]彭林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24)
[2]黄柳红,谭伟美,陈观寿.职业学校对企业员工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对企业特殊工种培训为例[J].职业,2018(29)
[3]靳莉.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酒店企业培训管理模式转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3)
[4]卢秋萍.新媒体时代企业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佛山陶瓷,2018(6)
[5]李宏伟,甘言礼,郑壮壮,等.国家电网公司新入职员工培训模式创新思考与教学改革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6(2)
【作者简介】梁 明(1975—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继续教育管理。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