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小学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的提升

2019-08-24李晓琴

文教资料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素养教师教学小学教育

李晓琴

摘    要: 当前教师行业蓬勃发展,很多高学历的青年人加入教师队伍,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一个问题。小学教师如何适应先进的办学理念、提高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是值得关注与探索的课题。本文针对小学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关注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且给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教师教学    教学素养

教学能力、教研能力、自我研修能力是优秀教师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提高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能力。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小学教师要适应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时代的学生,提高能力,砥砺前行[2]。

一、增加课题研究的密度,提升学校研究能力的平均值,提升教师教学的基本素养

(一)制定教学研究课题,展现科研引领课堂的理念。学校可以根据课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设计教学研究课题,如“教学细节优化的研究”“教学内容的提升的课题”等。对于课题的研究,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细节,突出课堂教学的优质性和高效性。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细节与教学内容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对记录结果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优化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质量的可行性策略与建议。在优化细节的同时强化教师对课题的研究能力,提高自主科研能力。

(二)教研理论走出课堂,理论和实践相互补充。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研理论的关键是将成果投入实践中。只有脱离纸上的夸夸其谈,转化成有效用的理论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必要的反思、归纳和总结能够使理论与实践更加完善,二者在相互补充中共同完善使理论能够充分发挥效用。根据开展的课题研究,可以进行教师评比活动。教师要根据对课题研究的思考,针对实际的教课方式与内容,写一篇与教学反思相关的稿子。这样可以让老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3]。将教师的教研理论带出课堂,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教育者吸取经验与科研成果,帮助更多的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将教师提交的稿件投向本地的杂志报社,并刊登出来,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自信,还能够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增强课题的丰富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促进,不断提升。

(三)实行评比,促进对课题的研究。学校可以让全体教师进行现场课堂教学评比。教师针对课题研究的结果投入实践后,经过反思到再实践到再反思的阶段,会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经过不断反思与实践应该有很大的收获,依照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新一轮教学,相信在课堂上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有奖评比的设定下,能够提升全体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二、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带进课堂,通过学校的监督促进课题研究成果发挥力量

(一)领导的注意力要放在研究成果如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领导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需要对全校老师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明晰全体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有所考量[4]。学校领导可以组织教学质量考察组,考察组的成员需要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组的教学质量进行专项考察。全力掌握教学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快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教师端正教学态度,不会有漏洞产生。

(二)考察组要充分发挥在检查教学质量情况过程中的主动性,就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学老师沟通,通过沟通与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时刻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做到责任到人。这样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不会因为思维面、知识点的缺失而造成教学质量的停滞不前。

三、实行“以优带庸”的策略,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的平均值

(一)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成果,给优秀的、高教学素养的老师颁发奖项,颁发“学校先进教师”的称号。让这些优秀的教师组成教学顾问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老师解决问题,传授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

(二)通过各项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基础素养的提升。学校可以举行各种各样有益于教师素养提升的活动,可以举行教师专属“读书会”,让教师学习更系统的教学知识,通过阅读提升个人素质,然后有所反思,提升反思的高度;学校可以举办“名师讲座”活动,邀请本地先进教师专家来讲学,传授教学经验为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的提升提供思考的方向与经验的学习;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小组”,针对教师教学出现的问题给予专门的帮助。

(三)学习外省先进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基本素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是人需要充足的交流,不能闭门造车,打开大门学习先进的知识,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不至于困倒在知识的盲点、思维的短视上。学校可以举荐本校优秀的教师去外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让教师在外学到新的思维和新的教学方式。这样教师回校后能给予学校其他教师指导意见,提升全校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大力培养“优秀教师”的方式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师提高教学素养是值得应用的。

四、建立完善的教学、评教制度,大力促进教师教学基本素养

(一)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是必要的。每一个组织机构要获得进步,在某一个方向取得突破,必须依赖制度的完善。完善的制度是机构执行运转的前提,只有拥有完善的制度才能统一规划,确定系统的体制。

(二)制订教师的培训计划,依照年限确定培训教职工的时常。分为教师的成长期、成熟期、成才期和成名期四个阶段,数量按照金字塔状进行分配。如教师成长期要培训全校百分之六十的教师,培养担任起制定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课题的能力。教师的成熟期要求培训出全校百分之五十的教师,培养成“校级骨干教师”,教出成批的优秀学生。教师的成才期要求培训全校百分之三十的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教学素养优秀的教师,在评教当中深受学生、教师和领导的好评。教师成名期要求培训全校百分之二十的教师,要求培养出教学的带头人、“学科名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三)措施的实施,完善的评教制度。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对教师培训的人员、年限做好完整的规划。

成立专门的考察组对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进行评价。

组织专门监督的组织,对学校教师上课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督,并且对考察组的行为进行监督,使各个组织顺利运转。

运用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探索和执行到课堂教学中。给优秀的教师颁发“优秀教师”奖,鼓励教师向更远的方向探索,在课堂上取得不凡的效应。

完善机制,正确、科学地管理教师,使教育机制健全、有效,增强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教师的行为和言行,以身作则教育学生。

五、结语

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关系到学生的行为“导向”,关系到教学质量与效益,是学校要关注的问题,也是需要执行到位的,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小学教学中提升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工作。学校要有制订计划的智慧,要有执行计划的魄力,要有管理教师的科学恰当的方式与方法。只有做好每个环节,将每一环节的基础夯实,才能在平地上竖起高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項光荣的任务,因为追求优秀的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的教学是每一个教育人共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袁红兵.略论职前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培养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7(06):43-52.

[2]黄炜,张治.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理念与策略以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例[J].现代教学,2017(z1):8-10.

[3]曹慧英,许红敏.高校教师教育者实践素养的缺失与改进策略——基于小学教育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7(05):73-78.

[4]段战农.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4):10-11.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031。

猜你喜欢

教学素养教师教学小学教育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