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分析
2019-08-24徐宁
徐宁
摘 要:兰州市要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兰州市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应该抓住重点领域,选准着力点。要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完善创新制度供给,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以推进改革持续深化,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深化改革;市场监管;企业改革;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9-0151-0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由20多亿元增长到2 500多亿元,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7年相比2011年收入翻了一番,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改革开放,才有今天的成就。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习总书记的指示为全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深化方向。兰州市要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近年来,兰州市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全面深化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兰州市依然经济发展滞后,市场活力不足,企业发展困难多,创新贡献率偏低,人才流失较严重,城乡差距大,农村发展滞后,营商环境依然较差,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兰州市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重点领域,选准着力点。应该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选择继续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完善创新制度供给、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关键方面为主要着力点,推进改革持续深化。
1.要深化市场监管改革。近年来,兰州市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达90%以上,已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占总事项的60%。但现实中,依然存在制约经济发展的许多障碍。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2017年兰州市的营商环境在全国35个省会城市、直辖市中仍排名在最后。2018年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2019年该项工作仍在继续。兰州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的各项行动部署,探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优化投资审批方式;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进一步放宽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准入门槛,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变部分企业融资途径缺乏的问题;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信心,改变目前投资下降不少企业外迁的现状。
2.大力推进企业改革。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企业是基础。近年来兰州市推进供给侧改革,尤其是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注册资本登记制使老百姓没有钱也可以开公司,白手起家成为现实,这样大大激发了微观主体活力,新增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市企业数量达到32万户,仅2017年一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万多户,注册资金增长640%,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公企业。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兰州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占比逐年增加,整体实力持续增强,有效带动了全市及全省经济的增长,增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目前兰州市非公经济就业人数达到100多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非公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渠道的主要引擎。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兰州非公经济比重仍然偏低,仍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要深化企业改革,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步推进智能制造。其次,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多次肯定和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针对兰州市非公经济比重低、民营经济普遍基础弱、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弱的状况,我们要想办法解决本地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放水养鱼。有不少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是融资问题。虽然兰州银行及其他一些金融机构也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但是企业负担重、融资难依然是最大的制約因素。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政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突破各种制约和限制,既做好风险防控,又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各项减税政策,不断减轻企业负担。最后,要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当前兰州市小微企业虽然数量增长,但是平均寿命普遍太短,尤其是处在餐饮业、零售业等行业中的企业,受市场环境和网络销售、城市建设等的影响,其中的很多小微企业经营不善,利润微薄甚至纷纷倒闭,这些小微企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建议对这些企业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扶持,提高百姓的收入和幸福感。
3.完善创新制度供给。创新是落后地区实现赶超和跨越最可以依靠的力量。创新首先要有创新人才,兰州市在这个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兰州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占总人口的1/10左右,有包括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近物所、寒旱所等1 200多家科研机构,有兰州大学等30多所高等院校,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在西北五省中位列第二位。但是就目前来看,创新在兰州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依然偏低,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仍然有限,主要原因有研发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鼓励创新的制度力度不够等等。2019年兰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创新这个动力充分激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后要继续完善鼓励支持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创新制度供给,加强对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创新政策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对创新工作的促进作用。贯彻落实《兰州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引才文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激发企业和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为培育新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