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I文献分析的中药不良反应科研态势研究*
2019-08-24吕茜倩
刘 娟,胡 臻,吕茜倩,冉 黎
成都医学院 (成都610500)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位于Web of Science平台的科学引文数据库,为世界权威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具有强大的引文检索和分析功能,是获取科技领域国际文献的重要来源。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与化学药品相比,其具有药性平和、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医药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随着中药制剂品种日益增多以及某些中药处方的误用、滥用,国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1]。由于国外对中医中药的认可一直存在局限性,目前在中医药的国际推广中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显现并引起重视[2]。本研究利用权威文献检索工具SCI,对中药不良反应相关外文文献进行检索并综合分析,探讨中药不良反应领域国际研究的特点和科研发展态势,旨在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客观评价,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检索方法
以SCI为数据来源,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在检索词选用上参照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主持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构建检索式并调整检索策略。选用主要检索概念为“中药”和“不良反应”,分别对应英文检索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Chinese herbal' or 'alternative medicine'和'adverse effects' or poison*or toxic*,确定最终检索式为主题=('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Chinese herbal' or 'alternative medicine') AND ('adverse effects' or poison*or toxic*)。
2 结果分析
在SCI中检出相关文献(检索时间2019年5月10日),去除无关文献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该研究领域外文文献2 432篇,利用Excel和Web of Science平台工具分析。
2.1 总体情况
2 432篇文献总被引频次达32 245次,去除自引后被引用30 006次,每项平均被引用13.26次,H指数为69,共有高被引论文21篇。从检索得出的2 432篇文献年代分布可见,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国外相关文献21世纪初开始出现,然后呈逐年总体上升趋势,2015年和2018年达到最高,2019年文献数据尚未统计完全(表1)。
表1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文献数量主要年代分布
本世纪初,国外文献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相对较少,一方面原因在于中医药在国外的推广和使用范围较小,另一方面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有限,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更是未被重视。自2009年始,该领域研究文献呈猛然上升趋势,近10年来,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长,说明中药在不断推广过程中,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研究也已逐渐成为研究重点[3]。
2.2 国家、地区和机构科研情况
对国家、地区和机构分析,一方面可了解对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主要集中区域,另一方面对于科研竞争力分析与寻找合作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该研究领域文献量排名前15位的国家、地区和机构情况进行了分析(表2~3)。
从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来看,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为中国大陆地区,达1 186篇,占到总文献数的48.766%,其次为美国,论文数量512篇,占21.053%,英国145篇,占5.962%。传统中医药经过几千年发展,很显然相关研究依然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中医药临床研究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疗效研究,对中医药的临床评价、效益随访也进行了客观研究。在美国,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已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和肯定,甚至一些美国高校开设了替代疗法相关课程。一方面,中医药在美国逐渐被普及;另一方面,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研究人员关注,使得中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逐渐增多。欧洲国家相关研究也较多,主要有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士等,欧洲国家接受中医药和针灸较早,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和法规体系,欧盟还组建了专门的中药安全性委员会,对其安全性研究也较为重视[4]。澳洲和亚洲地区等国家受中国文化影响,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较高[5]。从各国论文的科研指标来看,总被引频次排名前3位为论文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但篇均被引前3位则为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H指数前3位为美国、中国和英国。可见,中国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最多,但论文影响力和科研绩效评价排名靠后,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表2)。
对研究机构的分析结果显示,香港中文大学发文数量最多,共93篇,占3.824%,其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83篇,占3.413%,中国科学院70篇,占2.878%。前15位研究机构中,各机构论文发文数量差别层次不明显,但科研指标表现差距较大,篇均被引前3名为埃克塞特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哈佛大学,H指数前3名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埃克塞特大学。由篇均被引数据来看,中国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则是该领域最具科研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中医药在香港地区越来越受到关注,香港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中医药的不良反应研究也得到重视[6],促进机构研究实力增强。中国大陆地区相关研究机构则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科研实力分布较为集中(表3)。
表2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主要国家和地区论文情况
表3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文献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2.3 来源出版物情况
出版物对学科领域研究文献的收载数量,反映了对这个学科的认可程度。对该领域的主要出版物情况分析如下(表4)。
表4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文献主要出版物分布
对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2 432篇文献的期刊分布来看,论文数量最多的为爱尔兰出版的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民族药物学杂志)210篇,占8.635%,其次为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循证替代医学)109篇,占4.482%,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66篇,占2.714%。但论文数量前15的期刊中,仅收录7篇高水平论文,分别是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民族药物学杂志)6篇,Planta Medica (药用植物)1篇。前15种期刊中,中医药和替代医学类专业期刊5种,药学类期刊4种,循证类期刊2种。影响因子最高的刊为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6.264,其余影响因子皆<5,相关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扩大。
2.4 基金资助情况
本研究对论文资助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进行规范后,对该领域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资助情况以中国大陆地区为主,国家级资助项目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论文数量最高,为353篇,占14.515%,体现了国家自然基金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视和资助倾斜政策,其余重点项目有国家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等,资助重点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设立了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资助项目[7],体现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的重视,这方面可以考虑未来中美研究机构的合作(表5)。
表5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文献主要基金资助情况分布
2.5 主要研究方向分析
通过WOS平台对2 432篇文献进行研究方向和高水平论文分析。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方向分析显示,药理药学领域论文数量最多,达694篇,占28.536%,其次为综合替代医学600篇,占24.671%,这与该领域研究重点相吻合。由此可见,对中药不良反应研究主要着眼于植物药,多从药理学、化学、毒理学方面入手。此外,主要研究方向还包括植物学273篇、化学234篇、普通内科学220篇、肿瘤学200篇、毒理学184篇、生化分子生物学156篇,对神经科学和食品科学技术方向也有涉及。但从高水平论文分布看,虽存在研究方向有交叉现象,但也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药理药学、替代医学和植物学,其他领域的高水平论文相对较少甚至无,科研工作者可选择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考虑药理学、植物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所有21篇高被引论文总被引3 244次,每项平均被引154.48次,其中18篇综述,3篇研究论文,可见综述被引的次数相对较高。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理学和毒理学,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单味中药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综述,包括黄芩[8]、人参[9]、枸杞[10]、雷公藤[11]、何首乌[12]等,二是对某些被认为具有毒性或不良反应的中药,探讨了其用于对抗或治疗肿瘤的疗效,例如,Wang等[13]主要从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角度,探讨中药雄黄、青黛治疗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配方成分;Huang等[14]指出大黄主要化合物都被报道过具有毒性,但药物评价显示,大黄中的几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而关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和对抗肿瘤疗效之间究竟有何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表6)。
表6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文献主要研究方向分布
3 讨论
对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SCI文献分析显示,作者主体仍以中国地区为主,英美等国家对相关研究亦非常重视。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香港地区和北京、上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影响力较高的机构为香港中文大学、埃克塞特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哈佛大学;国际出版物以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和瑞士影响力较大,其中主要为中医药和替代医学专业刊、药学类刊和循证医学类刊;基金资助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为重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设立了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资助项目;研究方向主要以药理药学、植物学、化学为主;值得关注的是,肿瘤学在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高水平论文中占据了较大比重,较多中药被认为与肿瘤疗效有相关关系,但中药与肿瘤治疗及中药不良反应之间有何具体相关性,还需有待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探讨。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研究通过对SCI外文文献的分析,初步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特点,一方面说明我国学者已经具有了中医药不良反应的客观评价意识,并在该研究领域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各种原因,仍需要在成果准确性、客观性和影响力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提示关于中医药的研究应该走向世界,不能仅限于国内机构和项目支持,应加强和促进国际、国内合作,为中药合理利用及中医药传承发展提供新途径,这对于传统中医药的历史传承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针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中,也应开发各种有利资源,重视学科整合和交叉,重心向临床方向偏移,为中医药临床实践降低风险、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而如何科学看待并利用中药不良反应研究为实践服务,还需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践来予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