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的“桃花扇”是折扇还是团扇?
2019-08-23郭小小
【摘要】近年来,围绕着戏剧《桃花扇》中的重要道具“桃花扇”是折扇还是团扇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论。本文通过《桃花扇》剧本内容推测现存版本中此扇设定为白纱面、斑竹骨的折扇,并根据原著及相关作品推测《桃花扇》早期版本与今本不同,不排除早期版本有其他设定的可能。
【关键词】《桃花扇》;形制;版本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桃花扇》是清代康熙年间产生的著名戏剧,数百年来深受观众和读者欢迎。近年来,围绕着剧中的重要道具“桃花扇”是折扇还是团扇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争论。
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桃花扇》中,第二十三出《寄扇》注释“便面”为团扇;蒋星煜在《桃花扇研究与欣赏》中撰文《孔尚任确认桃花扇为宫扇》,根据侯方域《金陵题画扇》“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认为桃花扇是团扇;严中论文《〈桃花扇〉里的桃花扇》从剧本出发,认定桃花扇为折扇;华夫(即张述铮)在《扇、便面、团扇、羽扇、宫扇及其他——兼以〈桃花扇〉之争谨致蒋星煜、严中诸先生》一文中,研究总结出扇子六大系统,并以剧本为依据,认为桃花扇是圆形折扇。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凡例》中说:“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观者当用巨眼。”可见,“桃花扇”这一道具在剧中意义重大。本文试从《桃花扇》剧本推测这柄扇的形制是折扇还是团扇。
首先明确讨论目标。本文讨论的“桃花扇”是指《桃花扇》戏剧中作为作品情感线索的“桃花扇”,而非历史上有可能存在的桃花扇。因此,一切用于证明“桃花扇”样式、形制的直接证据均从原著文本而来。凡是体现现实中可能有的桃花扇样式的记录(如载于1986年5月5日《中国书画报》的《张伯驹目睹桃花扇》),不作为直接证据。况且《桃花扇》戏剧中,桃花扇在第四十出《入道》损毁。现实中即使存在桃花扇,也会因艺术加工而与戏剧中的桃花扇有所不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桃花扇》剧本中共有12出涉及到“扇”,但在二十二出《孤吟》中“那管他扇底桃花解笑人”系引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句,故而只考虑剩下的十一出。
这十一出中,应包括四把或五把不同的扇子:
第一把扇子出现在第五出《访翠》。侯方域去暖翠楼赴盒子会,有“取扇坠抛上楼上介”,此扇坠为“海南异品风飘荡”,推测为海南沉香木所制。既然是“取”扇坠,可能是从侯方域平时携带的扇子中取下扇坠,自然有扇子出场。它可能是“桃花扇”也可能是另一把扇子。侯方域赴盒子会是临时决定的,没有事先为香君或其他人准备礼物,故从自己随身携带的扇子上取下珍贵的“异品”扇坠赠送香君。
第二把也出现在《访翠》中。李香君走下暖翠楼,李贞丽唱“香草偏随蝴蝶扇,美人又下凤凰台”,此时香君手持一把“蝴蝶扇”,华夫认为折扇“因其扇面展开形似蝴蝶,故又别称蝴蝶扇。”若确实如此,那么香君拿的就是折扇。此扇一开始即为李香君所有,故不是“桃花扇”。
第三把同样出现在《访翠》,侯方域作诗“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 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由于此诗提到“团扇”,常被列为“桃花扇为团扇说”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全文中仅出现一次“团扇”,后文凡是提到侯李定情扇之处,无论何人均称其为“宫扇”“诗扇”,没有称它为“团扇”的。同时,剧中这首诗是为咏香扇坠所作,原文没有言明它离开侯方域后挂在哪一把特定的扇子上。所以,此诗作为“桃花扇是团扇”证据的说服力略显不足。
第四把就是侯李二人的定情诗扇,由杨龙友绘制成桃花扇。这是全文最重要的情感线索,见证了南明的覆亡和二人感情的全过程,也是本文的讨论重点。它在《试一出·先声》中以概括全剧的形式首次出现,最早的正面出场却在第六出《眠香》。它本为侯方域所有,所以可能是《访翠》中被取下扇坠的那把,因缺乏确凿证据,也可能不是同一把,所以全剧中可能有四把或五把扇子。
第五把出现在第二十五出《选优》,是福王赏赐李香君的“桃花宫扇”。它仅仅出现一次,也不是本文讨论的“桃花扇”。为何特地说明是“桃花宫扇”呢?个人认为,“桃花扇”自第二十二出《守楼》后,成为了李香君人格的最佳体现。香君为福王表演,不便携带这把已和她成为一体的桃花扇,作者便安排她获得福王所赐的另一把桃花宫扇,借福王对她的喜爱,写香君“美丽非常”,更借获得新扇,留下香君是否会与侯方域永远分离、“桃花宫扇”是否会取代“桃花扇”的悬念。
排除有争议的第一把扇子,和明显不是“桃花扇”的第二把、第三把和第五把扇子,剧本中出现的其他扇子,即第四把,才是侯李的定情诗扇,也就是本文要讨论的“桃花扇”。
这柄作为侯李二人定情信物的桃花扇,初次出场时,侯方域的念白是:“小生带有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定盟之物罢。”只称其“宫扇”未提及是折扇还是团扇。
这柄扇第二次出场,是在第七出《却奁》侯李二人欢会之后,杨龙友来访,问及:“夜来定情,必有佳作。”此处指的是二人“夜來定情”的诗,第六出被侯方域“题赠”在“宫扇”上送与李香君。这一出李香君取出定情之扇,杨龙友接看时说是一柄“香得有趣”的“白纱宫扇”。蒋星煜根据“白纱”认为这是一柄团扇而非折扇,实则纱料也可用于折扇,从“白纱”依然难以判断是折扇还是团扇。
第二十二出《守楼》中李香君触柱、血溅扇面,是让这柄“诗扇”成为“桃花扇”、李香君形象得到根本确立的关键性剧情。剧中李香君拒婚,持扇“前后乱打”,杨龙友说:“一柄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剑。”团扇前部为铁丝或竹条弯成的圆形,难以给人“利剑”之感。如果用后部手柄“前后乱打”,手握前部,题诗很容易损坏,与李香君对侯方域赠扇的珍爱程度不符。而折扇可以收起来成杆状,形似“利剑”,“前后乱打”时也不容易损坏。
第二十三出《寄扇》李香君“不免取出侯郎诗扇,展看一回。”下文苏崑生言“这柄扇儿展在眼前”,两次提及“展看”,折扇必须展开才能看到扇面内容,团扇则无需此举。杨龙友画好桃花扇,交还李香君时,香君“接看”说:“这是奴的旧扇,血迹腌臢,看他怎的。”“接看”了扇子还不知扇已不是“血迹腌臢”,说明它决非扇面情形一目了然的团扇,而是需要打开观看的折扇。第二十八出《题画》李香君把桃花扇“不免取开”,也说明此扇为折扇,需要“取开”观看。
第二十六出《逢舟》对这柄扇的描写更为细致,此时它已被杨龙友加工成了一把桃花扇:“折宫纱夹在斑筠。”明确指出,扇子的造型是折叠的宫纱夹在斑竹之间。到此已可确定,桃花扇为白纱面、斑竹骨的折扇。
第四十出《入道》“亏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条条,再不许痴虫儿自吐柔丝缚万遭。”宣告了“桃花扇”命运的结束。折扇的扇骨是“一条条”,容易扯成条状,团扇如想扯成条状难度较大。此处也说明“桃花扇”为折扇。
根据上文列出的证据,作为《桃花扇》全剧情感线索的“桃花扇”是一柄白纱面、斑竹骨的折扇无疑,而非有些观点认为的团扇。
这柄“桃花扇”的样式引起了诸多争议的原因,推测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面上常见的纱面扇大多是团扇,折扇则多以纸作面。文中描述扇面为“白纱”“宫纱”,还让侯方域吟出“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句,阅读者容易先入为主地以为桃花扇是团扇,从而忽略了其他描述,产生误会。
第二,原文本身进行过大规模修改,桃花扇形制设定前后不同。
剧中多处透露明确信息,表明“桃花扇”是一把折扇,全剧却无一字点明此事,总是以“宫扇”“诗扇”称之,还引用了带有“团扇”二字的诗句,引发后世诸多误解。对于这件频繁出场、有着“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重大意义的道具,作者“三易其稿”后处理效果竟是烟云模糊,连基本形制都未直接写明,引起种种误解和诸多讨论。这种情况不得不令人怀疑:“桃花扇”是否曾有过两种(甚至更多)不同的设定?
据《桃花扇·本末》,孔尚任罢官六年后,“岁丙戌,予驱车恒山,遇旧寅长刘雨峰,为郡太守。时群僚高宴,留予观演《桃花扇》;凡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杯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
此次排演《桃花扇》邀请孔尚任观看的“刘雨峰”,即刘中柱,字雨峰,历任临淮县教谕、户部郎中、正定知府等官职。他所著《又来馆诗集》卷四有《观<桃花扇>传奇歌》,作于康熙四十年(1701)即孔尚任罢官的第二年。这一次孔尚任是否与刘中柱一同观看演出,不得而知。诗中描述的《桃花扇》戏剧与今本不同:
一马化龙南渡江,两星夹日重建邦。金陵王气那曾见,鼎沸中原戈矛撞。
闯献贼哄大事坏,四镇犄角同聋聩。蟋蟀相公晨登朝,鹰鹯君子夕出外。
新主不管帷幄计,后宫行乐专恣肆。乌衣巷里选姣童,桃叶渡口征名妓。
江南钱塞马家口,监纪如羊职方狗。门纳贿赂日千般,至宝带进奸僧手。
又翻逆案收金人,阳台歌舞妙绝伦。春灯燕子闹不已,梨园装束江上新。
太学诸生清议起,阮党闻者侧目视。风鹤遥惊武昌兵,鼓舌柳生走千里。
宁南檄到指奇货,幻蜃妖蟇胆气挫。阁部建牙镇维扬,酒中密谈廷僚佐。
番山鹞子谁唤来,压寨夫人有将才。黄金坝破浒山败,帐下冬冬战鼓催。
桅竿作声先兆乱,徽垣星昏总堪叹。英雄血洒江柳堤,衣冠魂葬梅花畔。
龙虎失踞石城破,景阳楼上钟声堕。君王戴醉夜半奔,宰相资囊犹满驮。
福运告终城门开,东林复社几人哀。五十余年一回首,父老遗闻安在哉?
云亭山人能强记,谱成好词作游戏。登场傀儡局面新,提起秦淮旧时事。
听吹玉笛拨檀槽,悲悲切切倾香醪。红灯焰冷明月暗,满庭落叶商风号。
全诗没有提到出场场次多达15出(比今本女主角李香君还多一出)、亲手绘制桃花扇的杨龙友,也没有提及今本中重要人物李贞丽与其友人之事;诗中“酒中密谈廷僚佐”“压寨夫人有将才”等内容,在今本《桃花扇》中没有正面描写;史可法没有投水自尽,而是按历史事实设定为战死。诗中甚至对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未置一词,表明侯、李故事在刘中柱所观看的版本中可能不是全剧主要线索,也未必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剧情。
作者在《桃花扇》开场表示创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可以理解为全剧的主要线索是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离合之情”。刘中柱诗中记录的《桃花扇》似乎很少有“离合之情”,更多的时候是直截了当地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本末》中,孔尚任提及“己卯秋夕,内侍索《桃花扇》本甚急。予之缮本莫知流传何所,乃于张平州中丞家,觅得一本,午夜进之直邸,遂入内府。”作者本人手中没有“缮本”似乎不太可能,真实情况极有可能是孔尚任为尽量避开文字狱,“内侍索本”時以“予之缮本莫知流传何所”为托辞,争取时间把原稿修改成符合清朝统治者要求的版本。刘中柱在康熙四十年观看的《桃花扇》内容与今本差异较大,是因为那是“内侍索本”之前未经大规模修改的版本。今本已是经过修改的版本,所以内容与刘中柱诗中描述的版本不同。
《本末》结尾称:“《桃花扇》钞本久而漫灭,几不可识。津门佟蔗村者,诗人也。……倾囊橐五十金,付之梓人。计其竣工也,尚难于百里之半,灾梨真非易事也。”可知,《桃花扇》成书之后,一段时间内靠抄本流传。抄本的传播能力远低于刻本,孔尚任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也不是无钱刊刻自己的作品。《本末》明言当时刊刻《桃花扇》需要“五十金”,数目不算太大。他罢官之后在各地漫游,需要的开销不会少,完全可以将这些开销中的一部分用于刊刻《桃花扇》。他迟迟没有自行刊刻,不是缺少资金,而是“灾梨真非易事也”。《桃花扇》题材敏感,在清康熙年间《明史辑略》案发后,孔尚任创作它已经需要极大的勇气,跨出刊刻《桃花扇》这一步更是绝难,其他有实力刊刻剧本的人同样如此。所以,虽然孔尚任创作了这部戏剧,《桃花扇》也在北京和各地演出,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人敢于刊刻。直至佟蔗村将其付梓,《桃花扇》才开始以刻本形式流传。
“孔尚任的《桃花扇》从初稿开始写作到脱稿,从脱稿到广泛演出,从广泛演出到刊印,其情节与主题思想不免有所变动。”有可能前后稿本对“桃花扇”样式的设定不同,留下一些痕迹没有修改完毕。但最后定稿的《桃花扇》中,“桃花扇”应为折扇。
参考文献:
[1][清]孔尚任.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华夫.扇、便面、团扇、羽扇、宫扇及其他——兼以“桃花扇”之争谨致蒋星煜、严中诸先生[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
[4]严中.《桃花扇》里的桃花扇[J].紫金岁月,1998.
[5]张泓.桃花扇之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
[6]王亚楠.康熙、雍正年间《桃花扇》演唱与接受刍议[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作者简介:郭小小,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