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保护与国际旅游岛的发展

2019-08-23黄秀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黎族民间舞蹈保护

【摘要】黎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至今被赋予时代内涵,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黎族人民以及国内外参观游者喜爱。本文分析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对其开发利用和国际旅游岛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黎族;民间舞蹈;保护;国际旅游岛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海南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加强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挖掘与保护力度。以旅游作为经济窗口,打造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带动旅游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别具特色的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成为促进海南经济发展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化这个特殊环境里,客观经济的调控、市场商业化的规律和艺术审美的变化,无形中影响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因此,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如何保护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成为当今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保护与国际旅游岛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支柱。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既有利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同时又为海南旅游文化发展带来经济效益,推动了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因此,挖掘、保护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对当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具有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人民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它以简洁质朴、率直纯真的风格特点,展示黎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风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和目的,不仅是参观异地风景,更是注重了解异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又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能够吸引游客,具有旅游价值。比如保亭县槟榔谷景点,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展现给游客,吸引很多游客来旅游,来槟榔谷的游客每年有增无减,所以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海南旅游文化品牌,将促进海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发展。

(二)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重要资源

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在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质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构成的因素,能较全面地反映黎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满足旅游者了解黎族传统文化和文化旅游的需求。基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在海南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能充分满足旅游者对黎族文化的感受和真实文化生活的体验,对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得以更好的开发和保护,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是海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南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

(三)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保护有利于国际旅游岛的发展

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蕴藏着黎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还富有表演性和观赏性。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大多都与祭祀有关,但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进行挖掘,在保持原来民间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推陈出新,将祭祀传统习俗歌舞改编成舞姿优美明快、热情欢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舞蹈,如黎族传统民间舞蹈《钱铃双刀》《喜送娘》《草笠舞》《种山兰》《阿寿婆》《达达瑟》《黎族故事》《打柴舞》等都是基于黎族民间舞蹈旋律进行创编的。改编后的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更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和观赏性,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越发生机勃勃和无限的魅力,深受國内外旅游者的喜爱。如保亭民族歌舞团把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搬上舞台,不但深受国内旅客的喜爱,而且深受国外旅客的喜爱,每年出国演出就达十多次。处理好保护与创新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打造黎族舞蹈精品,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海南旅游,有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

二、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有特色的精品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给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异常丰富,但有特色的精品却很少。除了近几年活跃在舞台上的《达达瑟》《鹿回头》《黎族故事》等屈指可数的几部作品外,没有能体现黎族特色的舞蹈精品。

(二)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

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制约着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对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以省歌舞团、省群众艺术馆、各市县歌舞团和各市县文化馆,以及民间歌舞团体等的工作者,构成人才队伍。省歌舞团、各市县歌舞团和省群众艺术馆的工作者专业技术强,但大多数都不是黎族,对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了解不够透彻,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只从服装和动作去考虑,不注重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甚至认为只要穿黎族服装就是黎族舞蹈。因此,无论是对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收集、改编和创新,都很难从保护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角度去考虑。各市县文化馆和民间歌舞团体的工作者专业水平低,高端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即便对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也难创作出有黎族特色的舞蹈精品。

(三)理论研究与艺术表演没有互相结合

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给海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也给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要使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成为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只靠单纯的艺术表演是不够的。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由政府引导展开了对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普查、整理和出版等工作,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保护工作使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编创,提供了理论支撑,涌现出一批优秀舞蹈作品,但总体来说,艺术实践与理论始终未能有机结合,重艺术效益和经济效益,轻总结经验和理论研究,搜集整理成果未能与艺术实践直接挂钩,很难将已经搜集整理的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系统化、理论化地为艺术实践提供民族化、科学化的支撑。

三、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文化发展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之间的矛盾

旅游文化发展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文化形态和内涵上的差异。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所负载的是黎族民俗文化,与黎族服饰、乐器、仪式、环境、时间等共同符号展示黎族精神。而如今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和海南旅游文化的繁荣,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在旅游表演中被表层化,脱离了黎族民俗生活,成为另一种消费品。活跃在旅游中成为旅游文化的黎族传统民间舞蹈,只是大众旅游快餐消费的一种舞蹈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相去甚远,有悖于民族文化保护原则,不利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因此,在当今旅游热、旅游文化蓬勃发展时代,我们必须站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发展黎族传統民间舞蹈,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文化发展与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赢得市场经济效益。

(二)培养表演和创编专业人才

要开发利用黎族民间舞蹈艺术,促进国际旅游岛发展,就必须提高黎族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知名度,突出黎族民间舞蹈特色,增强其民族性、表演性和观赏性,吸引更多的游客,满足游客的文化消费,这就要求创编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应具备深厚的黎族文化底蕴。为此,要注重对表演和创编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本民族中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到舞蹈学院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这些人不仅要了解黎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而且要具备高超的舞蹈技能和技巧,无论在黎族民间舞蹈挖掘和改编,都可以从保护黎族民间舞蹈的角度去考虑,在整理和改编传统舞蹈剧目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本民族艺术特色,同时提高艺术品位。有黎族特色的舞蹈,才能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赢得游客,黎族艺术文化才能得到弘扬。

(三)打造黎族舞蹈精品

组织舞蹈编导深入黎族村寨采风,在认真收集原始黎族传统民间舞蹈资料的同时,去粗取精,大胆创新。以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基本舞蹈语汇为依据,高度浓缩其精华,创作出具有黎族特色的黎族舞蹈精品,并在舞台上展示,打造黎族舞蹈精品。黎族舞蹈精品能够在旅游产业中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

总之,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它集中反映了黎族地区的黎族人民风土人情,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为我省旅游业提供了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了旅游文化品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杨,封雷.分析海南省黎族竹竿舞项目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研究[J].才智,2019(9):215.

[2]洪志斌.海南黎族音乐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开发和利用[D].海口:海南大学,2018.

[3]赵媛.谈黎族音乐及其传承发展[J].音乐创作,2018(3):180-181.

作者简介:黄秀霞(1967-),女,黎族,大专在读,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人,现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文化馆从事舞蹈编导工作,兼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团长,研究方向为黎族特色文化艺术发展,现任职专业技术职称为初级艺术系列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黎族民间舞蹈保护
《黎族母亲》等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地方高校该如何传承海南黎族音乐
黎族元素在校园美术教学中传承的思考
黎族网为传承黎族文化尽微力